网学网为广大网友收集整理了,中学语文教学作文课堂这一课和下一课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转载请注明来源:毕业论文 需要其他论文可去论文范文查找。免费毕业论文下载中学语文教学作文课堂这一课和下一课的区别 在上海,大家公认中学语文教学界的中青年一代中,郑桂华的语文课,无论是阅读课还是作文课,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此前,我曾读过郑桂华关于《安塞腰鼓》的课堂教学实录,对她把握文本的智慧、教学构思的整体感,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都颇为赞赏。不久前,得有机会听她在某中学的高三,执教作文教学系列课中的类比性作文构思。通过她的当堂点拨,产生的实际效果是:一些本来视作文为畏途的学生,对作文有了信心。拿到一个题目,觉得有话说,且说得比较容易、流畅。我作为亲历其间者,对她的教学收获佩服之余,也产生了如何深入一步的想法,现提出来,求教于郑桂华老师和对作文教学一直有所思考的诸多同仁。
这堂课的主旨,是要学生在拿到一个命题时,如何用类比性构思的方法,确立文章的立意以及展开的层次。其教学环节大致可概括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阅读导人,指派学生朗读冰心散文《霞》,由此建立生命与云霞类比的构思,并作为作文构思的方法启悟学生。第二阶段提出“人生”这一命题,让学生自由寻找类比性的事物,并把这些事物如巧克力、梦想、旅行、下棋等作大致的罗列。第三阶段要求学生思考所举事物类比于人生的理由。然后推举出一至两位学生。把思考的结果陈述出来。当这些理由被充分展开时,文章的层次也得到了拓展。第四阶段对层次内容予以提炼。通过比较。考虑哪些特点才是该物象或者事件的个性化的本质化的特点,并联系到命题,表达学生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和阐释。第五阶段回顾整堂课的内容,通过学生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类比及阐释,作学习的总结。
依照王荣生教授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来看,郑桂华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显而易见的自觉意识,从学生反馈给教师的信息看,那种达标感的获致,也证明这样的教学设计是适合学生的。从作文教学的思路引导看,这堂观摩课从两个方面显示出了个性特征:一是放,二是收。作文指导的关键之一是打开学生思路,把学生禁锢的思想解放出来,所以,看似漫无边际的寻找事物,其实是在引导学生把人生思考的触角探寻到每一个侧面,一旦让学生锁定一个物事,思考其与人生的类似性时,其他事物无疑也会对这一事物的意义,起到一种暗示或者说激发的效果。这时候,再要求学生对事物本质特征进行筛选。对思路进行整合,这样一放一收,不仅符合一堂课的教学节律,而且也符合我们思维的一般规律。正是重视了思维方式的动态发展,所以,当郑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说出所举事物与人生关联的理由时,她并没有像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常做的那样直截了当地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说一下你所举出的物象或者事件的理由。而是说:好,下面请我们把思路回转去,想一想,你刚才是怎么想到要举出这一种物象的。这样的一种回过头来的重新追溯,似乎是有意要让学生通过对自己思维的审视,把它的发展线索理清楚,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思考的结果,更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怎样思考的。她把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与元认知结合在一起。而引导学生思考各事物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也显示了以作文为依托,来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就这一点而论,学生通过学习,对作文的命题感到有话说有收获,这只是浅表意义上的;郑老师对他们的那种思维训练,或者说对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也许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后续效果。
但是,对于这一堂作文课,我并不完全满足,因为郑桂华老师关于作文教学的实践已经成为一个系列,从这系列中我只截取了一堂课,似乎有从一块砖里要看到万里长城的念想。我虽然没有学习过她的整体教学计划,但是从学生角度看,这一堂课下来,类比性作文构思的学习已经告一段落,而观摩课的相对完整性似乎也让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来看待。那么,这里把我的设想提出来,也可以说,是对一个尚未学习她全盘教学计划的我来说。有进一步的期待。
因为巧的是,郑桂华老师上完课,接下来是我做的一个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讲座。其中所举的例子之一,恰恰也涉及到了类比思维。那是《东坡志林》的一篇短文《记游松风亭》,转引于此: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日:“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勾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文中交代,作者本来预定到亭子再休息,但一方面足力疲乏,另一方面距离亭子尚远,由此产生的心理焦虑在一念之转中获得了解脱,那就是“此处为何就不能休息?”这里,文言叙述的紧张感,在突然插入的口语中,得到了放松。语体的变化,与所反映的心态变换,十分吻合。不过,作者进一步类推说,如果在战斗中,前进会死于敌手,后退会死于军法,也不妨停下来休息,这不免让人有点疑惑。因为一个纯属个人行为的自然界的步行,被类比于一场社会化的战斗,由于放弃责任而获得的心理轻松,如此潇洒和豪放,又有多大的更积极的价值呢?我这样说。当然不是要责备苏东坡。我想,作者用后面一场战斗作类比,只是夸张地表达他心理目标调整后的一种轻松,带有抒情的意味,并没有真的推卸社会责任的意思。但是,这种类推,并不能保证读者不产生消极的理解。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吕叔湘在《笔记文选读》中选入此篇时,对其题旨特加以说明。一方面说:“此篇说人须无执著,能摆脱。人生诸事纷乘,若心中不能摆脱,则无片刻安宁,不但为人太苦,抑亦无补于事。”另一方面,又指出:“然不得以此作袖手不问之藉口。”正因为苏东坡把同一心态转移到不同情景中容易使人误解,其行文上也显得有些勉强,所以通过口语化的句子重复,把这种心态硬是传递了下去。但是,在语感上突出的前后延续性,却掩盖了其内在逻辑上的自然与社会的本质差异。同样的道理,在作文的思维训练中,如果把类比性思维运用于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事物的本质性特点的概括,引出对人生的考量,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这种局限性所带来的不单单是人生的分量内涵远比用来类比的物象或者事件厚重丰富得多,而是就类比构思本身来说,也有着可比与不可比的问题。我们看郑桂华老师的这堂课,她引导学生进行构思的核心是放和收。都是就可比性而论的,思路也都是在一个平面上加以展开或者收敛的。但是,只有把类比的事物中不可比的一面揭示出来,思路才能向深度来一次突进。不错,郑桂华老师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对事物概括出的特点进行比较,以筛选出事物的本质性特点,这对于把相类似的一面表述得更贴切无疑是有益的。但是,事物与事物的相比,事物中某一侧面与另一侧面的相比,只有把人作为一种尺度引入时,我们才能发现这种类比的相似与不相似。也只有把事物与人生相比的不相似性充分揭示出来,人区别于物的那种独特性,人生的本质特点以及它的无限丰富性才能得到透彻表现。
就作文教学的思路而言,提出一种类比性构思,往往可以增加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依托物象或者事件的特点,也往往可以对所类比的本体做出一些相关的认识,并使学生在面对一些比较困难的话题时,通过类比的途径,把难题转化到一个比较容易捉摸的对象上,从而顺利写出文章,这当然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从一堂观摩课来说,教师需要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单元时间里感受到达标感,以安排作文类比构思的内容,也相当适合。但它的意义又不能仅仅从一堂课或者一种构思技巧的角度来评价。因为这样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我们只要翻翻先秦诸子散文,就可知道,从墨子在逻辑意义上提出“类”的概念来“知类”“察类”后,孟子、荀子等人,都惯用类比思维来展开他们的观点。这种类比是同中国人展开议论的那种理不直指、即事明理的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但我们即便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那些最优秀的文章。其类比性思维的运用和表达,在生动直观之余,也有可能掩盖对本体的个性认识,在理论上形成一种简单比附,而给他人留下“不知类”“僻违而无类”的诟病。也正由于此,类比构思更适合抒情而不适合理论的阐释。因为用类比来构思,使文章成立的基础需要忽视类比双方本质特点的差异性,而以思考彼此表象上的相似性为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其思维方式必然是在同一平面上拓展的,其文章表达的深度也就相当有限。
如果要使出发点和归宿不一致。那就需要从思考“同”中开始,在思考“异”中推进。需要在类比的断裂中,发现出新的意义来。如果完全依托了事物的特点来思考,并把事物的几个特点作为文章主体的几个层次,或多或少还是显示出思维的被动性或者惰性。我特别欣赏郑桂华老师要求思维的回归,我也更期待着这种回归能从物回归到人,回归到思考人生与物象不一样的地方。但这仍然不是这一思考的终点。我以为,更有意义的还在于,当不同的类比在学生那儿产生了冲突或者差异时,比如“人生如噩梦与美梦”,“人生如旅游或者旅行”,“人生如一棵树或者一块巧克力糖”,理解这一差异的背后意义,理解陈述者各自的立场,又成为激发思考人生这一作文题的巨大活力。而这样的作文,才是真正切人到生活中的有价值的话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为作文而作文(其实就是应试作文)的窠臼,是当下作文教学真正应该努力的方向。如果仍然按照郑桂华老师这堂课的教学逻辑来向前推进的话,应该从人生像什么出发,经由人生不像什么的比较而进一步通向对人生是什么的无限接近的理解。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这些内容都需要在一堂课里得到解决。就这一堂课而言,郑老师的定位,也许仅仅在于要让学生面对作文题有话说,而且说得都能靠谱。这样的目标,无疑是完成得相当不错了。但是,我认为应该还有下一堂作文课,来引领学生的思考向纵深处发展。
不过,当我把这样的想法与中学的一些老师交流时,他们大多觉得提出“下一堂课”的建议是没有意义的。面对巨大的高考压力,当应试训练使学生看到题目毫无感觉无话可说时,用类比性的方法来挑动起他们神经的兴奋点,已是一个不小的成功。耐人寻味的是,此次郑老师所开的观摩课,面对的恰恰是高三学生。所以她在用冰心散文《霞》导入之前的发语词,很自然地谈到了高考作文问题。不知道这样的学生对象。这样的一种无所回避的高考压力,是否也影响了她在构思这一课内容时,有意没有朝“下一课”的内容迈进?但我想,如果“下一课”真是不需要的话。除非“这一课”已经和“下一课”合而为一了。因为,我始终认为,作文需要对生活的介入,也需要对人生的真切体验,在确立作文教学这样的大目标、大判断时,已经把应试内容这些小结果包容进去了,就如同人生的大题目必然包含了考试的小题目。 中学语文教学作文课堂这一课和下一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