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源的建设是1项耗时、费力又耗费金钱的工程。Google计划投入1.5亿美元用于图书的数字化,目前,他们的扫描速度大约为每分钟2.25本书,仅在斯坦佛大学图书馆中,每天就扫描高达5万页,而且将来会进1步提高速度,计划10年完成3千万册图书。虽然国内外已有1些已建的,或在建的以数字图书为主的大型数字图书馆项目,比如:中美合作建设的“中美百万册书计划”[3],计划用4-5年的时间完成100万册中英文图书的数字化;还有我国最早的、以公司独立运作方式建设的“超星数字图书馆”,自1998年开始建设,到2005年底,其数字化图书总量也只有100万种左右。因此,无论从建设规模、资金投入还是建设速度,Google的数字图书馆计划都是目前最有竞争力的项目。
2.2 运营模式和可持续发展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向所有人提供数字化信息和网络化服务,即普遍存取是数字图书馆的目标。实现这1目标的关键,首先要有可供利用的数字资源库,其次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即良好的运营机制。
目前,从数字资源库的建设模式上看,主要有政府投资建设和企业投资建设两种方式。由于数字资源库的建设花费巨大,政府的投入通常只是启动经费或项目经费,所以,项目建设完成后,往往因维护经费不足,而成为不再发展的“死项目”,或只对其服务范围内的读者提供无偿使用。而企业投资建设的数字图书馆项目,主要采用市场机制的运营方式,提供有偿服务。比如,超星数字图书馆就采取发行读书卡和会员制方式,开展网上书刊的检索和原文提供服务。[4]
Google的数字图书馆采用的却是不同于上述两种做法的运营模式。Google既不要政府拨款,也不向用户收费,免费提供图书的浏览服务。但借助千万册数字化的图书,无疑将为Google吸引来更多的用户。用户数量的增加则意味着Google广告的升值,由此,为其赢得更多的收入。此外,这项计划也将为Google带来新商机。比如,在图书内容旁边刊登相关广告,对绝版图书提供免费浏览和收费下载服务,直接参与图书的销售等等都有可能成为Google未来的卖点。
因此,Google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模式,是通过广告赢利来为图书数字化付费,其最终结果是“双赢”,用户不再需要为图书付费,而Google又获得的新的商业增值机会。这种模式形成了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商业生态链,并能维持数字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3 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影响分析
Google的数字图书馆计划不仅改变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营方式,而且将改变图书馆业的竞争格局,由此还将影响扩大到信息服务业和文化传播领域。如果将这个计划比喻成1次****,其震源在数字图书馆,波及范围依次扩大为图书馆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甚至世界文化的传播(见下图)。
附图
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的影响图
3.1 对图书馆业的影响
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对图书馆业的影响最为深刻,由此引发了Google是否会取代图书馆这个命题,1些著名学者和图书馆学家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在发达国家与地区,上网找资料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读者到馆率持续走低,Google的计划将会加快这种进程。斯坦福大学的图书馆馆长迈克尔·A·凯勒说:“20年内,世界大部分知识都会被数字化,并可供浏览。人们希望能在因特网上免费阅读,就像今天在图书馆1样。”[5]纽约公共图书馆馆长保罗·勒克莱尔认为:网络真正实现了阮冈纳赞的“为读者找书,和为书找读者”的理想。网络信息如此丰富,意味着图书馆的书架已经不再是学术研究开始的地方,人们更多的是利用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作为知识发现的门户,这使得传统图书馆的知识中介地位受到挑战,Google可能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渠道。
然而,也有许多学者认为数字化图书不能取代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罗伯特·达恩坦认为,对于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来说,仅仅通过1本书的装帧和质量,研究者就能够分辨出这本书的出版年代、出版商及其目标读者。将所有的知识都放到网上,敲敲键盘就能够得到的想法显然不合理。在纽约公共图书馆馆长兼首席执行官保罗·雷克勒看来,这并不是1个非此即彼的问题,图书馆还是要继续增加藏书、进行分类、积累信息,他说:“电视并没有取代广播,而录像带和DVD也不妨碍人们去电影院看电影,毕竟读书远比盯着电脑屏幕要舒服得多。”[6]总之,Google要承担图书馆的全部功能也不现实。
由于知识产权问题的存在,Google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刚进行就陷入和出版商的版权纠纷中,因此Google对图书馆业的影响只是1个渐进的过程。但是未雨绸缪,对于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带来的挑战,图书馆业必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