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子靶向治疗概述及研究现状
概述: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分子之间生物学的差异,以肿瘤的原癌基因产物或其信号传导通路为治疗的靶点,通过单克隆抗体或酶抑制剂来阻断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分为针对特定细胞标志物的单克隆抗体、信号传导抑制剂、抗血管形成药物和针对某些细胞遗传学标志或癌基因产物的药物。
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癌细胞的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方面的认识达到分子生物学水平,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治疗理念,治疗方法不断被提出。在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的基础上,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学的热门发展方向。新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以一些在肿瘤细胞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特异性表达或高表达的分子作为靶点,能够更加特异性的作用于肿瘤细胞,阻断其生、转移或诱导其凋亡,同时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一些分子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值得期待的疗效。
近20年来,人类对癌症的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方面的认识有了飞速的发展。一系列重大发现包括癌基因、抑癌基因、细胞凋亡、肿瘤血管形成等使癌症研究由细胞生物学水平转变到分子生物学水平,一系列新的概念包括信号传导、细胞周期、DNA修复等已经在从酵母、线虫到果蝇、小鼠等多种生物模型实验中得到验证。以此为基础,大量以肿瘤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及其在肿瘤细胞水平的表达为靶点的新的抗肿瘤药物已经走向临床,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放疗及化疗,具有更诱人的临床应用前景,其中包括单克隆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蛋白酶小体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等。
与传统化疗对比
化疗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的疗效却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其原因在于化疗药物用量大,大多缺乏药理活性的专一性,对癌组织及正常组织均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变态反应和产生多重耐药性(MDR),被迫停药,贻误治疗时机。随着科技的发展,临床上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除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药物化疗外,如影像学技术、数字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及细胞免疫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都有一定发展,给临床上诊断与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了新方法与思路,尤其是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更是揭示了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而如何在无创或者微创的条件下,将肿瘤组织或细胞作为靶点,高效的、特异性的杀伤肿瘤组织和细胞,使周围正常组织少受伤害甚至不受伤害,实现对肿瘤的靶向治疗,也成为了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热点。最近20年,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受体、关键性基因及以调控分子通路为靶点的新型肿瘤治疗方案已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逐步走向临床一线,这更使肿瘤靶向治疗(targeted therapy)成为肿瘤生化领域,甚至是整个肿瘤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Science》曾有专题报道称,关于靶向治疗、个体化治疗及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将成为未来30年内肿瘤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对肿瘤靶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做一定介绍。
靶向治疗研究成果
另外靶向治疗的研究现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靶向分子治疗对其基因分子分型逐渐明确,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取得多项重要进展。1998年曲妥珠单抗作为首个靶向治疗药物问世,随后2001年甲磺酸伊马替尼成为在临床应用的首个靶向治疗药物,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于2011年成功上市,而目前正在研制的还有 Nivolumab、Cabozantinib、BEZ235和Ramucirumab 等抗肿瘤新药。在部分肿瘤治疗领域,与传统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肿瘤诊治手段相比,分子靶向治疗已革命性改变了肿瘤的诊治模式,其研发、创新、 临床转化历程令人惊喜。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兴肺癌治疗方式。与传统的化疗相比,肺癌的分子靶向疗法最显著的优势就是能够瞄准肿瘤细胞上特有的靶点,准确打击肿瘤细胞而又不伤害正常的细胞。因此,分子药物靶向治疗后,患者的毒副反应较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系统阐述了分子靶向药物和分子靶向治疗在基因水平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前景。
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很大一部分肿瘤发现较晚且手术效果不佳,使得中晚期肿瘤预后普遍不良;另外传统化疗药物存在毒副作用大、破坏机体免疫力和安全性小等缺陷。因此,肿瘤患者和医生迫切希望医学界和工业界能积极发展强效、安全的新型药物。随着对恶性肿瘤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癌细胞异常通路和靶点的分子药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分子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特性为作用靶点,在发挥抗肿瘤活性的同时,能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近几年,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发展迅速,不断出现新品种,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疗效。成为未来30年内肿瘤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对肿瘤靶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做一定介绍。
(四)分子靶向治疗代表药物种类
1、 单克隆抗体 曲妥珠单抗(Herceptin,赫赛汀)、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美罗华)、西妥昔单抗(IMC-C225,Erbitux,爱比妥)等。
2、 信号传导抑制剂(小分子化合物类) 吉非替尼(Iressa,易瑞沙)、厄洛替尼(Tarceva,特罗凯)、甲磺酸伊马替尼(STI-571, Glivec)、拉帕替尼(Lapatinib)等。
3、 抗血管形成药物 贝伐单抗(Avastin,阿瓦斯汀)、恩度(Endostar,YH-16)。
目录
摘要I
第1章 分子靶向治疗肺癌的应用进展2
1.1分子靶向治疗的前期诊断2
1.2分子靶向药物3
第2章 分子靶向治疗乳腺癌应用进展4
2.1以HB-2为靶点的靶向药物4
2.2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G)为靶向5
第3章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现状研究成果6
3.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6
3.1.1抗VEGF单克隆抗体6
3.1.2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6
3.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抑制剂6
3.2.1抗EGFR单克隆抗体6
3.2.2人表皮因子受体-2(HER-2)7
第4章 分子靶向治疗大肠癌的应用进展7
4.1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子靶向药物7
4.2 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分子靶向药物7
第5章 靶向基因—病毒治疗8
第6章 靶向肿瘤的单抗治疗9
第7章 针对信号转导通路的靶向药物10
第8章 结语与展望11
参考文献12
致谢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