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在新的一年中,各位网友都进入紧张的学习或是工作阶段。网学的各位小编整理了理学论文- 基于创新能力主线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与过程优化 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顺利!
教材陈旧近年来我国建材行业发展迅速,各种新材料层出不穷,如各种新型外加剂、保温涂料、外墙涂料、加气混凝土、清水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等。同时,许多新标准与检测方法也相继出台,既有的标准和检测方法也进行了调整与变化。而这些变化没有及时在建材教材中反映出来,根据调查,大部分建筑材料所用教材30%以上依然沿用5年前的老教材,许多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新标准没有写进教材或融进课堂。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材料的目的就是为工程服务,实践中的应用是检验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只有了解工程的概念才能促进学生学习和认识材料。然而,大多数《建筑材料》课程往往在低年级中开设,此时,学生的大脑中并没有建立工程的概念,学习时很难和工程实践统一起来,按课本上的内容硬性死板地去学习很容易误入歧途,导致材料课程失去了其实际工程意义,更不用说以后在工程中的合理应用。
考核方式单一《建筑材料》课程作为土木工程类大多数专业的考试课,学校或院系在衡量学生对这门课程掌握的程度时一般采用百分制形式,一般为期终卷面成绩占60%~70%,实验成绩占20%~30%,平时成绩占10%。平时成绩主要来自于对学生平时作业、出勤情况的考核,实验成绩注重于出勤考核,期终卷面基本上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三项都忽视了学生技能的考核。这种课程考核形式导致大量低分低能、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
基于创新能力主线的建筑材料课程改革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以激发学生想象力为创新之本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有创造性人才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摒弃常用的由教师依次讲解课本上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为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可在讲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将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实际情况作为配制混凝土的条件,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设计多种试验方法。最后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各种方法的可行性与局限性,最终确定初步配合比、基准配合比、设计配合比及施工配合比。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使学生对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混凝土各组分用量比例设计(在符合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与和易性等要求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2采用新型教学模式一是“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建材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枯燥沉闷,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佳途径是亲自去发现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知识进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为基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小组间交流竞争为主要途径,实现学生的主动性、社会性和创造性。它在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