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网学网理学论文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 论黔北民居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住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建筑不可能改变自然环境,只能选择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去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从而呈现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黔北人民在漫长的生存与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其颇具特色的生态观,这一生态观是其选择居住环境、进行民居建筑的思想基础。黔北民居建筑显示出的美以广阔的自然景物为依托,而自然环境因有了建筑的点缀又充满了人的创造与活力,民居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自然和谐的阐释及其与民居房屋的融合自然界不仅是人类物质的来源,建筑工程安全论文也是人类美的来源。自然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依靠生命和环境的自然选择,充满了生机美。自然界营造了青山、绿水、繁枝茂叶、一望无尽的草原以及鸟兽虫鱼。人类从自然界中诞生,人类文明史实际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但是,自然并非完美无缺,自然界也会产生不利于生态的力量。
地球不仅是人类的,也是与其他生物共有的。地球资源不但应当由人类与其他生物共享,而且应当由当代人与后代人、当代生物与后代生物共享。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数量多、分布地域广,是居民用以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建筑,民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人民的智慧、技巧和艺术才能,最能适应地方气候和自然条件,最善于用简洁的手法取得突出的艺术效果。民居建筑不仅仅应该是供人生活的空间,更应该是促进人与自然界中其他生物和谐共存的媒介和载体,真正成为环境的一部分。民居建筑也注重利用和改造自然,注重建筑的天时、地利、人和,体现出自然和谐的观念。民居建筑应当通过地域差异、气候差异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注重其特色环境设计与文化内涵,从而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融合。要想建筑与自然环境亲近融合、协调统一,就必须尊重与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而紧密结合地形,又必然会产生出各具形态的建筑形象。民居建筑与自然的融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黔北地区,当地民居建筑的自然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是:1黔北地貌地貌是内力过程与外力过程对立统一的产物,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如山地、丘陵地、平原等。地貌是环境中一项最基本的要素,是民居存在的基底和依托。地貌形态、地表物质性状直接影响民居的选址、布局、型制和建材的类型。黔北地区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的斜坡地带,大娄山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其间,建筑工程硕士论文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1500米,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在这片土地上,河流纵横,溪流密布,全区有乌江、赤水河和綦江三大水系。2黔北气候黔北地区季风环流交替,属典型的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高原山地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绝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水量1000—1300毫米,年平均气温13—18摄氏度,全年无霜期为270—300天,日照一般在1000—1300小时,光、热、水气条件较好,适宜农作物生长。
这一切使黔北民居依恋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融合在大自然中,显示出对自然的崇拜和朴素的浪漫色彩。黔北的文化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积淀、继承、沿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作为一个文化形式,建筑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各种社会需求、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审美观念无时不在制约、影响着建筑文化,反过来又接受建筑文化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自网学http:///
温馨提示:以上为我公司为您提供的部分建筑小论文,如需建筑论文,建筑硕士论文,建筑职称论文请您联系我们客服,或拨打咨询热线:021-585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