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论文搜索 原创论文 网学软件 学术大家 资料中心 会员中心 问题解答 原创论文 大学论文导航 设计下载 最新论文 下载排行 原创论文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联系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素材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论文模板 > 理学论文 > 正文

语文读本使用现状及与教材整合使用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用户投稿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14/10/15

【编者按】:网学网理学论文为您提供语文读本使用现状及与教材整合使用参考,解决您在语文读本使用现状及与教材整合使用学习中工作中的难题,参考学习。

【摘要】《语文读本》作为教科书的配套教材,其使用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将《语文读本》与课本有机结合起来阅读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语文;文本;阅读

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课程资源理论得以进一步廓清。《语文读本》作为苏教版语文教材的配套教材,也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读本的实际使用情况又如何呢?笔者粗略调查了一下,结果很让人痛心。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把《语文读本》带回家里,有5%的学生随便翻阅了一下,挑感兴趣的几篇读了读,其余的学生则没有打开过,更有甚者,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有这本书。

学生为什么不爱看《语文读本》呢?对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课业负担沉重,使学生无暇自读。

2.重理轻文,使学生对读本不屑一读。

3.考试指挥棒的驱使,使学生的心态变得浮躁,读本大多被“束之高阁”。

4.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使学生的阅读空间变小,阅读品位变低,学生没有兴趣去读。

5.教师指导不力,使学生的阅读处于自发状态,多数学生不知如何去读。

综上,《语文读本》被不同程度地忽视了,那么教师怎样把那么多丰富的内容教给学生,学生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有效地阅读,无疑对我们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此,我们要大胆灵活地使用读本,善于将读本与课本有机整合起来,做到“整”之有法,“用”之有效。对此,我有几点浅见:

一、移入课堂,精读精讲

教师是教材执行者,更是课程开发者;要克服对教材的盲目崇拜态度,不贪多,不求全,大胆取舍;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勇于跟《读本》打通,可以补充和调换篇目。在不违背教学大纲和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对于教科书中明确“标有*的是选教或自读内容”的课文尽量少占用课堂时间,对于《读本》中教师认为更经典更具文学性,且学生易于接受的一些文章,应当作课文精讲。对于《读本》中学生十分感兴趣且艺术价值高的一些篇目,应当作课文精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可以引入《晚游六桥待月记》、《湖心亭看雪》、《田单列传》、《淝水之战》、《过秦论》、《群英会蒋干中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石钟山记》、《伶官传序》、《左忠毅公逸事》、《梅花岭记》、《与妻书》等诸多传统经典,又可以引入《雨巷》、《再别康桥》、《就是那一只蟋蟀》、《雅舍》、《药》、《荷花淀》、《胡同文化》、《受戒》、《墙上的斑点》、《阿Q正传》等现代经典。这些文章具有很强的典范性,可以将其补充为精读课文。

二、补充阅读,整体把握

《语文读本》中的文章主要包括延伸性、鉴赏性、知识性三类,其中“延伸性”一类的文章就是语文教科书的补充和拓展,目的正是帮助学生更为正确、更为全面、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如《庄子》一书,课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

三、迁移阅读,拓展延伸

本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继续和补充”,“课内学得少一点,精一点,课外则多一点,广一点,深一点”的教学理念,即以课本内容为核心向读本延伸,具体是指用“课内学一篇,课外带几篇”的诱导法,学习一篇课文来带动阅读一个专题的作品,譬如学完《金岳霖先生》,我们感受到了他“有趣”、“重情”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读本“半瓣花上说人情”专题中的三篇文章《记辜鸿铭》、《怀李叔同先生》、《怀念萧珊》,从中了解辜鸿铭特立独行的性格,感受李叔同的独特精神境界,触摸到萧珊伟大美丽的灵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人物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样,学习一个题材来带动阅读同一题材的其他作品,如必修二“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表现了世界大战时期战争的残酷,战争对人民身心的摧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读本中“战争风云”专题和“和平,人们在期待”专题,了解中国古代的战争风貌,纵观现代战争的风云。通过这种方法,对文本作全方位的延伸,学生可以拓展视野,增加知识,徜徉于文学艺术的殿堂中。

四、比较阅读,求同存异

所谓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两篇或两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其有关的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从而发现矛盾、把握特点,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教师可指导学生将必修教材的篇目与《读本》的有关篇目进行比较阅读,就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选题选材、布局谋篇、人物塑造、环境描写、情节安排等方面分条列表,进行比较,归纳出异同,总结出方法。如必修二中有一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读本中收录了季羡林的《荷塘清韵》,教师可以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荷塘月色》主要是通过描绘“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情绪的幽微变化,《荷塘清韵》则是通过对“季荷”的刻画来托物言志,表现作者高尚的人格追求和对人生的豁达与乐观。

五、自主阅读,深化理解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些例子”。对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学生搞懂了,正像学数理化一样,“例题”搞懂了,需要找“习题”来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学语文也要有“习题”。那么,语文科我们到哪里去找“习题”最方便呢?《语文读本》上的很多文章就可以作为“习题”,我们可以根据老师在分析“例题”时用的方法,自己去独立阅读与“例题”类似的文章。这种阅读方法至少有两大好处:第

一、省去了另外找资料来进行训练的麻烦,就近取材、信手拈来,既完成了《语文读本》的学习,又方便及时地训练了教材要求的能力;第

二、“例题”与“练习”的近距离结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依凭,以《语文读本》为训练材料,巩固知识,形成能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信你很快会发现,语文学科的学习,也会有“吹糠见米”之效果。

总之,读本是教本的拓展与延伸,是丰富学生语文知识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教学中可将教本与读本进行“联姻”,优化组合教学资源,真正发挥整体教学效率的功能,有利于学生学习思维和学科素养的提高。

语文读本使用现状及与教材整合使用责任编辑:陈老师    

  • 下一篇资讯: 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
  •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原创论文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论文模板 | 论文资源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