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为广大网友提供“构建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的思考”,希望对需要构建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的思考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在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愈加复杂,因此大学生“特殊群体”人数逐年递增。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特殊群体”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探索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层面上,构建较为完善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教育引导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校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及就业制度变化等,使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在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愈加复杂。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出现已成为高校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他们的成长、成才过程,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教学培养质量和高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通过对大学生“特殊群体”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探索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层面上,力图构建较为完善的多层次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界定
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主要是指在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影响下,由于家庭经济收人、学校地位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个体差异原因,在生活、学习和精神面貌等方面相对处于弱势的大学生群体 J。这类群体中的大部分学生都具有某些相近的心理和个性倾向,表现为性情自卑、敏感、多疑,自我评价较低,对事物的认识偏激,与同学的沟通较少,对集体活动参与率较低,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实际上他们与其他大学生并没有多大差别,只是自我感觉异样,从而造成心理上的种种差距,导致行动上与众不同,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这类群体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学校应坚持以生为本,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个体,开展认真、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让这些学生融入集体。
二、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特点及其行为分析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伴随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迅速膨胀,思政工作战线上的人员压力逐年增大。为了切实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据多年的学生管理经验,对在高校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学生进行分类,总结其特点,并对其行为展开分析。
(一)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家庭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因经济上的压力而形成独立的个性,其中绝大部分学习刻苦、生活俭朴、成绩优异,不轻易向困难低头,体现出自强自立、努力拼搏的精神面貌。
据调查,高校每年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大部分都来自这一群体。在他们的成长、成才道路上,全面的关注、鼓励和激励尤为重要。而另一小部分则恰恰相反,表现出颓废、沮丧、人穷志短,遇到困难则意志消沉、怨天尤人。由于囊中羞涩,他们很少与同学交流,很少参与集体活动,性格变得内向,处事谨慎,慢慢产生了孤僻、敏感、内心封闭等心理。外表的自傲和内心的自卑形成明显的反差,严重者甚至形成心理障碍。家庭经济困难群体是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必须给予特别关注的对象。
(二)学困难群体近年来,由于国家高考制度的改革,高校招生生源种类繁多,有免试保送生、提前录取生(含艺术与体育特长生)、扩招生、自费生等,再加上地区差异,导致进入高校的大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学习困难群体具体表现为:一是基础太差,虽然很努力,但考试总不及格,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这种状况,难度较大。长此以往,易产生烦躁、沮丧和失望等消极情绪。二是基础较好,但未能进入理想的专业学习,由此产生对所学专业抵触的消极心理,继而成绩下滑,甚至自暴自弃。三是由于受社会环境的不良风气、高校不当的管理方法或学长的不良言传身教等影响,出现上课迟到、早退和逃课等不良行为,表现在学习上消极、被动,或是沉迷于网络、赌博、玩游戏等,对学习缺乏兴趣。四是不能适应大学的教育方式和学习生活环境,主观上想认真学习,但效果欠佳,甚至丧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