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学 > 网学资源大全 > 计算机 > 正文

CDMA在中国的应用以及向CDMA2000的过度中的问题研究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13/09/05
【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CDMA在中国的应用以及向CDMA2000的过度中的问题研究,希望对需要CDMA在中国的应用以及向CDMA2000的过度中的问题研究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34页34417字) 
说明:
一、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
到2001年6月底,中国联通通信用户数已达1亿户,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移动电话市场,产值规模超过一万亿元。比起其它行业,移动通信巳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运营业
中国联通拥有中国第二大的GSM网,覆盖300多个城市,基本实现全国覆盖,系统容量超过3000万。移动智能网容量达400多万,2001年将达1000万。拥有超过2000万的GSM用户和约50万的IS-95 CDMA网用户。中国联通还将建成全球最大的CDMA网络。
2.制造业
近十年,中国移动通信运营业蓬勃发展,而制造业却举步维艰,发展极不平衡。可喜的是,1998年以来,中国移动通信产业捷报频传,华为、中兴、大唐、巨龙、金鹏、普天等一大批民族通信企业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零的突破,产品相继投入运营。
近两年,中国科建、康佳、波导、厦华、东方通信、TCL和南方高科等一大批电子企业在移动终端方面同时异军突起,国产手机开始打破了外国品牌一统天下的格局。
但是,国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很低。1999年,国产基站、手机及移动交换机分别仅占全年新增量的2%、3%及4%;2000年的市场占有率略有增长,仍然很低,不过10%左右。主要原因是GSM的Abis接口是不开放的,使得国外厂商得以“先入为主”、“跑马圈地”,国产移动通信设备要想切入困难重重。目前大中城市的基站密度已接近饱和,大规模新建的时期即将过去。按此分析,今后几年的发展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存在的问题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以全球通用、系统综合作为基本出发点,试图建立一个全球的移动综合业务数字网,提供与固定电信网的业务兼容、质量相当的多种话音和非话业务;用袖珍个人终端作全球漫游,从而实现人类梦寐以求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与任何人进行个人通信的美好理想。系列标准的形成就经历了15年的漫长过程,遗憾的是至今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1.IMT-2000无论是接入网还是核心网都没有统一制式
欧洲和日本接入网要用CDMA DS,核心网要用GSM MAP,以便继承当前的GSM系统。美国接入网要用CDMA MC,核心网要用ANSI-41,以便兼容当前的IS-95 CDMA系统。这显然完全违背统一标准的初衷。这5种制式很难实现全球通用、全球漫游的目标
2.IMT-2000的系列建议与主流技术不适应因特网的发展需求
15年来,在3G标准制订过程中的思路一直沿着固定电话网(PSTN/ISDN)的电路交换模式走下去,因此,其系列建议并不适应非话业务与因特网的发展需求。
IMT-2000估计电话业务的频谱是162MHz,占71%,对有限非话业务是65MHz,占29%,今天看来,当时的频谱估计并不能满足数据超过话音的信息需求。IMT-2000的频带划分,适合频分双工(FDD)带宽为2×90MHz,占78%,余下的50MHz则适合时分双工(TDD)使用,仅占22%,也不适应因特网非对称传输的要求。作为主流技术的频分双工的W-CDMA与cdma2000适合对称传输的电话业务,并不适应因特网的非对称传输。
3.IMT-2000不能满足信息通信产业未来发展的要求
2000年1月成立的移动无线因特网论坛(MWIF),对IMT-2000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3个方面的缺陷。
(1)标准耽误了无线因特网的采用,没有一个为各标准组织接受的统一接入技术,没有和IP基础设施相结合,限制了与因特网及相关业务的合作。
(2)现行建议的结构不能对各种终端用户提供丰富的全球无缝业务;
(3)对快速、独立地生成/部署业务缺乏支持,延误了进入市场的时间,因而会减少运营商/业务供应商的收入。
论坛还提出其任务是推动一个单一开放的移动无线因特网结构,使得移动电话与基于因特网的业务(话音、数据、视频、万维网等)能无缝整合,以满足网络运营商与因特网业务供应商的需要,而不依赖于无线接入技术。
从以上分析可见,IMT-2000既没有统一制式,又不适应因特网的发展需求,当前第三代移动通信朝移动无线因特网转向已是大势所趋。
三、中国自主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可行性
1.迎头赶上的机遇
IMT-2000接入网的5种体制很难实现全球通用、系统综合的目标。有鉴于此,ITU-R在最近举行了会议,对IMT-2000进行改进与增强。移动无线因特网论坛正在推动一个单一开放的移动无线因特网结构,国际上也在探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欧洲和日本要用W-CDMA,美国要用cdma2000,两大集团纷争,这种局面可能给中国制造业发展中国技术体制提供了一次迎头赶上的机遇。3GPP要到2001年底才完成后续文本,至少要到2002年,才能够有完全满足第三代标准的产品。这就给我们完善并加强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体制标准争取了一段时间。
2.TD-SCDMA技术体制已被ITU-R及3GPP接受
1998年中国提出的TD-SCDMA方案,采用时分双工(TDD)、同步和软件无线电技术。已被ITU-R和3GPP接受,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建议的制式之一,这是中国提出完整标准建议的第一次。其技术特点是:
(1)频谱利用率高,是W-CDMA(FDD)和欧洲TDD的2倍;
(2)适合多运营者环境,无须成对频段;
(3)适合不对称上下行数据传输速率的IP业务;
(4)系统设备成本低;
(5)易于从GSM向3G过渡。
3.LAS-CDMA已被3GPP2作为侯选方案
2000年中国向3GPP2提出的LAS-CDMA方案,采用大区域间同步码分多址连接等发明专利技术,在多址码的构造上有重大突破,可将干扰大大降低。其技术特点是:
(1)频谱效率高,比cdma2000容量高3倍以上;
(2)传输数据率高,在1.25MHz带宽上可提供高达5.53Mbit/s的速率;
(3)移动速度高,车速可达300公里/小时;
(4)能够适应分组交换及全IP网的发展要求;
(5)可以避免采用功率控制等复杂技术,简化基站和手机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6)可以扩大小区覆盖半径。
目录:
一、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
1.运营业
2.制造业
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存在的问题
1.IMT-2000无论是接入网还是核心网都没有统一制式
2.IMT-2000的系列建议与主流技术不适应因特网的发展需求
3.IMT-2000不能满足信息通信产业未来发展的要求
三、中国自主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可行性
1.迎头赶上的机遇
2.TD-SCDMA技术体制已被ITU-R及3GPP接受
3.LAS-CDMA已被3GPP2作为侯选方案
4.863第三代研究组已取得一些科研成果
5.运营业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网络
6.制造业取得群体突破
四、中国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战略
1.中国应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3G产品
2.加快发展中国体制标准的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集中全国力量制订TD-SCDMA加强型标准
4.加大国家投资力度,尽快研发第三代系统并推向市场
5.研究中国GSM网过渡的有效途径
6.严格控制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的建设进度
7.把第三代移动通信频谱作为国家投资给市场准入公司
五.发展下一代电信网是历史的必然
传统电路交换网的演进
1. 电路交换网的基本态势
2.核心网的演进
(1). 重叠网(网络融合,绿地策略)
(2).混合网 (节点融合,换心策略)
(3).接入网的演进
3.数据网的演进
3.1. 数据网的基本态势
3.2. IP传送网的演进
六.下一代电信网的结构考虑
通往3G的四种模式
WCDMA
CDMA2000
TD-SCDMA
LAS-CDMA
七.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研制现状
一、我国第三代 移动通信研究开发概况
二、WCDMA实验系统
1.移动交换子系统
2.基站控制器子系统
3.基站子系统
4.移动终端子系统
三、cdma2000实验系统
1.MSC子系统
2.PDSN子系统
3.BSC子系统
4.BTS子系统
5.MT子系统
四、测试与实验
八.迈向3G的桥梁——cdma2000-1X
九.如何实现从cdmaOne到cdma2000的演进
1.前言
2.向cdma2000演进的要求
3.cdma2000的实现方案
十.3G的融合
cdma2000-1X增强型标准
3G技术1xEV设计精巧之处
精巧处之一:语音和数据信道分离
精巧处之二:数据业务的优化
精巧处之三:技术向下兼容
十一.关于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诸多观点
1、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
2、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过渡
2.1 GSM的过渡技术
2.2 GSM的过渡过程
2.3 IS-95的过渡技术
2.4 IS-95的过渡过程
3、关于中国提出的第三代标准和技术
3.1 TD-SCDMA
3.2 LAS-CDMA
4、中国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 用户数增长需求
(2) 数据业务增长需求
(3) 降低运营成本的需求
(4) 运营商的商业竞争需求
(5) 民族产业的发展机遇
5、中国移动网进入第三代的时机
5.1 第三代移动通信能否达到预定的目标?
5.2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成熟性
(1) 当前第三代系统技术还处于试验期
(2) 运营商需进行认真的投资评估
5.3 对中国提出的第三代标准和技术的看法
结束语:


作者点评:
现实世界是多样性的,网络的解决方案也不会是单一的。跟踪国际发展趋势,立足国情,发扬创新,把握网络发展的衔接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是新时期网络发展的基本思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迷惘、困惑的泥潭,建设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下一代电信网
  • 上一篇资讯: CDMA移动通信系统概述及其信道编码
  • 下一篇资讯: 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结构方案研究
  • 相关资讯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文章排行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论文模板 | 论文资源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15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