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学 > 网学资源大全 > 法学 > 正文

从“被告人时代”走向“被害人时代”——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探析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13/09/05
【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从“被告人时代”走向“被害人时代”——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探析,希望对需要从“被告人时代”走向“被害人时代”——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探析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27页15722字) 
说明:
[摘 要] :长久以来,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权利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经过多年的努力,保护被告人权利的一系列制度在我国相继建立和完善起来,我国的刑事司法随之也进入了一个“被告人时代”。但与此同时,另一个群体——刑事被害人的权益却被刑事司法遗忘着,刑事被害人的救济制度在我国还是空白。当被害人的权益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受到重视时,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也亟须从“被告人时代”走向“被害人时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背景下,从保障被害人的人权、预防和减少犯罪以及有利于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目的出发,构建我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在对该制度的概念、理论渊源、域外经验与比较立法、制度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作了初步的探析,并结合现实,提出了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初步设想。


[关键字] :被告人时代 被害人时代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导 言
2006年最血腥的暴力案件之一——“邱兴华特大杀人案”随着2006年12月28日被告人邱兴华被执行死刑而落下了帷幕。在邱兴华二审的过程中,关于是否对邱兴华进行精神病鉴定在法学界、精神病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该案也因“一个连杀数人凶手的死刑程序正当性问题,能够引起如此大规模的社会辩论,这本身足可以看出人们对法治的期望,这既是社会的宽容,也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点”而最终入选“2006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 在保护被告人权利呼声日高的今天,有一个现实我们却不能忽视——被害人的权益被我们大多数人遗忘。邱兴华故意杀害11名被害人,故意伤害2人。在11个被害人中有5个被害人的家属提起了附带民事诉讼,但并没有得到一点补偿。 邱兴华使11个家庭遭受了不幸,在邱兴华被执行死刑后,这些不幸仍在继续。 在本案中被害人真正成了“被刑事司法遗忘的人” 。
目录:
导言

一、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之一般含义

二、历史之维及理论渊源
(一)国家责任理论
(二)社会保险理论
(三)社会福利理论
(四)公共援助理论

三、域外经验与比较立法
(一)英国
(二)美国
(三)日本
(四)韩国
(五)我国香港地区
(六)我国台湾地区

四、制度价值
(一)政治和社会意义
(二)法律意义
 1.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保障被害人人权的必然要求
2.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有利于防止被害人向犯罪人转化,控制和减少犯罪
 3.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有利于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五、我国现实与制度的初步构建
(一)现有立法及改进
(二)现实中的有益尝试
(三)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初步构建
1. 补偿原则
(1)依法补偿原则
(2)先赔后补原则
(3)及时补偿原则
(4)适当补偿原则
(5)金钱补偿为主,多种补偿方式相结合原则
2. 补偿对象
3. 补偿程序及补偿执行机关
4. 补偿金的来源
参考文献:
1. 郭建安主编:《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
2.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
3. 张树义著:《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4.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2版;
5. 赵可、周纪兰、董新臣著:《一个被轻视的社会群体——犯罪被害人》,群众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6. 赵秉志主编:《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2005—2006年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7. [英]爱德华兹著:《汉穆拉比法典》,沈大金圭译,曾尔恕勘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8. 张建升、周文英:《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讨会在南昌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呼吁——尽快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载《检察日报》2006年8月10日;
9. 韩慧、徐伟:《谁该为刑事被害人“埋单”》,载《法制日报》2004年7月15日;
10. 傅剑锋:《最高检力推被害人补偿立法》,载《南方周末》2007年1月18日,第1197期,第1版;
11. 李亮:《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仁文——“无罪推定”深入人心》,载《法制日报•周末》2007年2月25日,第7期,第1版;
12. 朱玉光:《国外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概览》,载《人民日报》电子版
http://www.jcrb.com/zywfiles/ca541957.htm;
13. 申爱山:《最高法院新举措救助刑事被害人》,载中国普法网
http://www.legalinfo.gov.cn/misc/2007-01/14/content_514533.htm;
14. 曹锐:《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构建之探讨》,载中国法院网
http://www.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216209;
15. 饶爱民、徐晓波:《论建立中国特色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载《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3月,第7卷•第1期;
16. 罗大华、孙政:《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载《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3月,第2卷第1期;
17. 龚子秋:《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理论基础论争》,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总第53期;
18. 时延安:《犯罪被害人的保护及权益救济的实现》,载赵秉志主编:《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2005—2006年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19. 周欣、袁荣林:《美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概览》,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2期;
20. 孙长春、陈淑智:《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法哲学角度考证》,载《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总第95期;
21. 金昌俊:《中韩日刑事法中保护犯罪被害人制度的比较》,载《东疆学刊》2003年第1期;
22. 孙彩虹:《亚洲犯罪被害人补偿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载《河北法学》2004年7月第22卷第7期;
23. 易琳:《从犯罪的国家责任谈制定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法的必要性》,载《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9月第4卷第3期;
24. 王丽华:《试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载《社科纵横》2006年第11期;
25. 李鹏:《论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价值及本土化》,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4月,第12卷第2期;
26. 郭建安:《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总第100期)。
  • 上一篇资讯: 中国社会转型中利益平衡之研究.doc
  • 下一篇资讯: 试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 相关资讯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文章排行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论文模板 | 论文资源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15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