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学 > 网学资源大全 > 法学 > 正文

论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13/09/05
【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论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希望对需要论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13页8517字) 文献综述 
说明:

摘要:能否将侵权纠纷提交仲裁,在我国仲裁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针对我国现行有关侵权纠纷可仲裁性立法规定不明确及对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可否提交仲裁的规定不一致而影响到我国仲裁实务、阻碍我国仲裁制度发展的现状,从争议事项可否提交仲裁的判定标准,意思自治原则,侵权纠纷的适仲裁性及促进我国仲裁制度发展的角度,对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仲裁以解决财产纠纷为己任,能够通过给付金钱来了结的侵权纠纷就为仲裁提供了可能。侵权纠纷中包括财产性侵权纠纷和人身性侵权纠纷两种类型,对于财产性侵权纠纷是可以提交仲裁机构来解决的,而对人身性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关键词:侵权行为 侵权纠纷 可仲裁性

Abstract
Whether the infringement dispute can be put in arbitration, which is a dispute in the field of law all the time. This paper will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in allusion to the ambiguous law about whether the tortuous dissension can be arbitrated and the disagreement abou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can be put in the arbitration, which have affected China’s arbitral reality and blocked the developed actuality of arbitral system. Ay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will make a research about the determinant standard of whether disputed proceeding being put in arbitration, the principle of intention autonomy promotion of China’s arbitral system. The purpose of arbitration is to solve the property dispute and put to the tortuous dissension an end by paying for the money makes the possibility to arbitration. infringement dispute contains property tortuous and person infringement dispute. Dissension can be solved by putting in arbitral institution. However, person infringement dispute can be treated properly.
Key words: tort;infringement dispute;arbitrability

引 言
所谓民商事争议的可仲裁性是指根据一国法律的规定,哪些民商事争议可以交付仲裁,哪些民商事争议不可提交仲裁的问题。判定争议事项是否具有可仲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第一,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问题决定了有关仲裁协议的效力。若双方当事人所约定的事项在有关国家的法律中属于不可仲裁的事项,则该国法院将可依一方当事人的申请而判定该仲裁协议无效,从而判令终止仲裁程序。第二,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问题决定了有关仲裁庭能否行使仲裁管辖权。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行使管辖权的依据,但其必须以仲裁协议的有效为前提而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问题决定了仲裁协议的效力。因此,如果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争议事项不具有可仲裁性,那么他方当事人就有权对有关仲裁机构的管辖权提出异议而拒绝参与仲裁。第三,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决定了仲裁裁决能否得到有关国家法院的承认及执行。即是说,如果争议的事项不具有可仲裁性,那么仲裁机构所作出的仲裁裁决将无法获得外国法院的承认和执行,该仲裁裁决就没有实际的法律效力。侵权纠纷作为民商事争议中一种既普遍又典型的纠纷,其是否具有可仲裁性,对我国能否及时、快捷、经济的解决众多的民商事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拟从对侵权纠纷的具体理解,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范对争议事项可仲裁性问题上的立法规定及态度等方面,对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问题进行探讨。

目录:
摘要II
AbstractIII
引言1
一、侵权纠纷的概念界定2
(一)有关侵权行为界定的理论观点2
(二)本文对侵权纠纷的具体理解3
二、我国现行法对侵权纠纷可仲裁性规定述评4
(一)现行法关于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的规定4
(二)现行法关于侵权纠纷可仲裁性规定评析4
1.对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定义不明确5
2.可仲裁的范围狭窄且规定存在瑕疵5
3.现行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可仲裁性规定不一致5
三、对侵权纠纷可仲裁性的具体思考7
(一)判定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的标准7
(二)财产性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7
1.物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7
2.知识产权中财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8
3.依法受法律保护的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可仲裁性9
(三)人身性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9
1.身份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9
2.人格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10
结语11
参考文献12
致 谢13
参考文献:
李乾贵, 石保学.论中国仲裁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中国行政管理,2003,12.
姜洪波.关于仲裁范围的几个问题[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0(1).
王金兰,王玮.论侵权行为的可仲裁性[J].河北法学,2004,22(10).
陈佳强,吴巍.知识产权纠纷的可仲裁性与适仲裁性[J].山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3.
侯登华.试论可仲裁范围的限与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3.
赵生祥.海峡两岸可仲裁事项比较研究[J].现代法学,2007,29(2).
曲鹏.争议事项具有可仲裁性的标准及范围[J].人民法院报,2006,5.
张洁.对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范围的探讨[J].法学杂志2002,23(2).
赵许明.侵权行为概念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2006,(3).
王德玲.争议事项可仲裁性问题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6,131(7).
佟柔.民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
刘凯湘.民法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涂智.侵权行为概念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6.
张超.略论争议事项可仲裁的法律事项[J].经济与法,2007,9.
[15]吴新民,郭锡昆.瑕疵与补正:我国仲裁程序之架构略论[J].仲裁与法律,2003,5.
[16]郭树理.西欧国家晚期仲裁立法改革述评[J].探索研究,2002,2.
[17]黄新娣.李广辉.民商事争议可仲裁性问题探究 [J].太平洋学报,2006,5.
[18]See Nutzi,Intellectual Property Arbitration,4 EIPR192(1997),194.
[19]柳经纬.民法总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0]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1]王利明.侵权行为概念研究[J].法学家,2003,3.
[22]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3]费安玲,丁玫译.意大利民法典[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点评:
论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仲裁制度作为一种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机制越来越受到当事人的青睐。为了满足仲裁制度迅速发展的要求,我国有必要完善我国的现行仲裁立法,改善现行仲裁立法的缺陷,即明确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具体范围,扩大仲裁的受案范围,将仲裁制度运用更广泛。毕竟仲裁制度作为一种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机制,其自愿、便利、快捷、经济的特点是能够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在条件适宜,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当事人往往更愿意将纠纷提交仲裁解决,而不是通过耗时、耗力、耗财的诉讼方式来解决民事纠纷。将仲裁运用到更广泛的范围不仅满足当事人友好、及时解决纠纷的愿望,同时有助于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
  • 上一篇资讯: 论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的完善
  • 下一篇资讯: 论刑事诉讼中财产权的保障
  • 相关资讯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文章排行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论文模板 | 论文资源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15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