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论文搜索 原创论文 网学软件 学术大家 资料中心 会员中心 问题解答 原创论文 大学论文导航 设计下载 最新论文 下载排行 原创论文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联系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素材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网学资源大全 > 相关资料 > 正文

基于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育的思考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用户投稿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16/03/03

网学网为广大网友收集整理了,基于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育的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转载请注明来源:毕业论文 myeducs.cn 需要其他论文可去论文范文查找。免费毕业论文下载
基于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育的思考

 基于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育的思考

 【摘要】  “让思想品德教育走进生活”是受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的启发;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新时期下学生发展的需要、思品课发展的需要。能打通课堂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让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体验、成长。
 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主要从“寻找结合点,走进生活”; “实践体验,走进生活”; “情感体验,走进生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等方面进行尝试,并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思想品德 情感体验 生活 实践 实效

 一、为什么提出让思想品德课走进生活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育实践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陶行知在教育中强调:“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法、学法、做法应当是合一的”,“事怎样做就应当怎样学,怎样学就应当怎样做,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的理论为我们阐明了教学做的统一关系。他还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一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相互关系。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新课程理念有其异曲同工之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思想品德是一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课程,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做,所以在教育中必须做到学用结合。为了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教育必须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做到在生活中学思品,让思想品德教育走进生活,因为我们往往不是学好了再去做人,而是在做人中学会做人。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体现生活化,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中接受教育,防止机械的为学习而学习、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二、怎样让思想品德课走进生活
 要让思想品德课走进生活,首先就要让思想品德课走进学生的心里,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是选择的材料要有时效性、针对性、典型性,并对材料进行深度的挖掘。这就需要老师能对材料做到“巧找”、“精选”、能对学生做到有效地“点拨”、“引导”。
 (一)找结合点,走进社会生活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每篇教材都有其一定的针对性,尤其是我们使用的新教材更是在教材的编写、事例的选择上贴进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但我们面临的问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多,接受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很多我们教师认为很好的事例、材料在学生的眼里却已经是昨日黄花,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找一个鲜活的结合点,在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氛围下指导学生,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入实践。
 例如教学《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一课,教材中有大量的材料,包括少年踢足球时踢碎了玻璃、地震后人们的反应、作业没带请同学包庇等,这些材料有的是道理一清二白但引不起共鸣,有的是没有亲身经历没有情感体验,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正好那时刚放完暑假开学,同学们都经历了今年温州的几次台风,我就抓住这个好时机,通过大量的图片,以及当时的记者直播台风情况的视频回放,调动起同学们头脑中对台风来袭时的鲜明的记忆,让大家谈谈在台风来袭时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同学们从新闻媒体、政府部门、社区、市民等等不同的角度谈了责任和义务,大到宏观调控,小到阳台花盆,把“责任”二字挖得深之又深,在当时的课堂上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课后我反思了一下,这节课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果就在于我找到了一个鲜活的结合点,让大家愿说、能说、会说,真正走进了生活。
 (二)实践体验,走进家庭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做人。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做一做,亲身感受、尝试、体验生活,获得初步体会,学会跨出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教学《学会合理消费》一课时我让每个学生算了一笔帐:你知道我区的平均工资是多少吗?你知道你们家的收入情况吗?你知道你的消费在你家庭消费的百分之几吗?然后让大家来讨论:你认为你的消费都合理吗?你觉得你身边的哪些消费是不合理的,有待改进?
 这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在学生自己的计算中,大多数的学生每月的个人消费是600—700元,更有甚者,每个月的个人消费已经达到了1500元,据说还是不完全估计,而瓯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18元/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568元/年,也就是说瓯海区的平均工资是1391元/月,面对这样的数字,学生们也都很有想法,纷纷要求发言:有的说是消费拉动了生产,所以这样的消费也没必要大惊小怪的,有的说我们是经济发达地区,自然要消费的多一些,还有的说消费的多少是要比较的,要看到底个人消费占家庭消费的多少……但,大多数的学生都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占了家庭消费的不小的比重。随后,我们还具体的算了消费的明细帐,看看消费的是否合理,最后大家的结论是在个人消费中用于发展提高的消费偏少了一些,这是有待改进的。在这节课上,最让我欣慰的是出现了这样的声音:社会在不断发展,我们的消费也会不断发展,不是要我们不消费,而是要我们更合理的消费。学生自己能够得出这样的主流思想,能够有这样的主导方向,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的!
 (三)道德体验,走进情感生活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为学生道德情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实现其针对性、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学生能够进行主动的有效学习,使课程生活成为自己的道德生活和人生体验。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首要教学目标,这就决定了道德情感体验在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中的独特地位。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的不是空泛的教条,而是鲜活的生活场景;不是现成的观点,而是在体验后产生“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他们才能愉悦地接受道德指引,主动地参与道德践行。因此,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在思品课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应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营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受到感染,引起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产生正确的行为动机。
 例如教学《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任长霞》。在刚开始播放时,我清楚地听到台下的学生在嘀咕:“这有什么好看的,土都土死了。”我什么也没说,我相信任何的道德教育都抵不上真实的生活来得有说服力。果然,当同学们看到任长霞的儿子在除夕夜骑自行车70多公里给妈妈送一碗水饺,只因为妈妈为了工作几年没有回家过年时,有学生动容了;当我们看到任长霞牺牲后老百姓自发送葬时人们脸上伤痛欲绝的表情时,平日里调皮捣蛋的学生也泪流满面……这更让我相信,我们的学生是那么善良、淳朴,不是他们不懂得情感,而是我们没有找到与他们的情感共鸣点,没有找到打开他们那个充满了宝藏的心灵的钥匙。我相信,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中,师生都会对自己的道德素养做一番反思,都能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一个境界。
 (四)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和我们现在提倡的所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是有同工异曲之处。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中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为此思想品德教育应该结合受教育者的社会生活实际来开展,这要求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思想品德教育所面对的是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人,如果把人从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独立出来,以一种异于生活的思想理论来教育之,无异于夫子自道。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思想品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思想品德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思想品德生活化。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
 例如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了解我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选择了让学生做一个调查报告,调查的对象就是我们温州的母亲河—温瑞塘河。通过对温瑞塘河的过去、现在的情况问卷,实地调查,了解人类的生活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不同的环境对人类生活、发展的反作用,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同时,为什么要对温瑞塘河进行治理、现在的治理情况好不好、对温瑞塘河的发展有没有更好的建议等都让学生把“可持续发展”从课堂延伸到了生活中,也把环境问题从课本中的内容演变成了我们生活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发展所需要的长期考虑的问题。事后我了解到,学生们普遍认为这样的学习远比告诉他们我国人口众多,增长速度快的一些数据、我国水资源不断减少的数据、我国矿藏资源缺乏的数据要有意思的多。
 三、“让思想品德课走进生活”的感悟
 通过几年来的教育实践,我充分感受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正是我们现代教育所需要的教育思想。让教育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接受教育,这是我们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之一。人才的成长重在培养,没有培养就没有人才。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一定要以体验生活为基点,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思想品德课堂与生活相沟通,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思想品德课堂感受和接触时代生活的脉搏,要让思想品德课程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一门课程。
 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比如既然让思想品德走进生活,就应该更多的了解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探究,从而实现新课程的实效性,但我们对于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经历、心路历程都缺乏系统而必要的了解,所以有时候容易出现形式化的情况;再比如让思想品德走进生活还需要重视课外延伸,社会生活是思品教学延展的一个广阔领域,我们要鼓励学生把社会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带进课堂来讨论、思考,我们更要让学生把思品课上形成的认识、情感,带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体验。这样一个双向轮回的过程,对铸成学生道德观念,形成良好行为是极其有益的。但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发现、感知、实践和体验,领悟了其中的道理,从而入脑动心,其效果才能明显。加强道德实践体验,实现思想品德课与生活实践的有效链接,我们就会丰富教育内涵,提高思品课的实效,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出有良好德行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陕西师范大学主办《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1—2
2、浙江教育学院主办《政治课教学》2004第9期
3、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学会主办《西湖教育增刊》2007年第三期增刊
4、《陶行知文集》

基于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育的思考......
  • 上一篇资讯: [相关资料 ]
  • 下一篇资讯: 放飞个性 演绎和谐课堂
  •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15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