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网学网相关资料 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浅论《闯关东》的民俗文化“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论《闯关东》的民俗文化
〔摘要〕
大型系列电视剧《闯关东》于是2008年春节在央视8套热播。该剧的播出在民俗文化研究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本文站在发掘、审视民俗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剧中所涉及的关东、山东地区各种民俗文化现象,如:民间戏曲、婚礼、祭拜、寿庆等。同时探讨了中国民俗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关键词〕民俗文化 融合 传承
正文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的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①
民俗文化在民族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来许多民俗文化研究学者致力于中国民俗文化的研究。《闯关东》这部影视作品中为大众展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民俗文化现象。
从情节和场面看中国民俗
(1)、从二人转看中国民俗
二人转亦称"蹦蹦",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②
著名学者叶舒宪把“二人转”称为中国的“吉卜賽”,这是对东北二人转艺术形式的最高评价。
剧中二人转情节的出现是围绕鲜儿苦难的历程组织的。二人转的出现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依次穿插出现:(1)鲜儿拜师学艺,加入二人转戏班子。(2)鲜儿一路苦练二人转唱腔、身段等应了“再苦苦不过戏子”的俗话。(3)鲜儿在陈五爷的取妾婚礼演唱二人转,并受凌辱。(4)多年后鲜儿与师傅相遇在传武的婚礼上并与师傅同台表演二人转为婚礼添喜。(5)鲜儿做了“胡子”后,与震三江劫富济贫,在土财主的寿宴上,演唱二人转。
在剧中每一次二人转情节的出现都有一种民间习俗的展现。(1)二人转戏班中不收女弟子的习俗。鲜儿与传文走散后,在半道上,鲜儿跪到地上祈求王老永收留,可王老永不肯收留,原因有三个(一)戏班子收入微薄,实在养不起一个闲人。(二)戏子在社会上地位极其卑微是连娼妓也不如的下九流。(三)戏班子历来不收女弟子。在这些原因当中后两个原因是主要的。旧社会的戏剧表演艺术家的低下地位是千百来在民众意识形态中,流传的一种陋俗。更有甚者,他们死后都不能葬入自家的祖坟当中,也许班主王老永为了鲜儿这个水灵的姑娘,死后有一方洁净的坟穴,出于一片好心,才拒绝了鲜儿的请求。第三个原因,关东蹦蹦戏班子不收女弟子,这个习俗与其他地域有不同之处。比如白玉霜,在当时评剧艺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这种不收女弟子的习俗,实在是鲜为人知。然而出于一片怜悯之心,王老永在大徒弟的劝说下,还是收下了鲜儿这个女徒弟,打破了在关东地区蹦蹦戏班子的规矩。因此,在他们的祖师庙中,王老永三拜九叩,祈求师祖的原谅,正是这一情节,为鲜儿悲惨的遭遇埋下伏笔。
戏班子在荒野中苦练唱功,使人民很容易想起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再苦苦不过戏子”,“三更练功,五更吊嗓。”
关东地域在喜庆场合上,请二人转戏班子添彩。这种习俗在后面剧中出现的三个情节中,均有体现,比如陈五爷迎娶三姨太的婚礼上,传武的婚礼上以及老财主的寿宴上都是如此。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这种习俗在现在民间仍能找到它的影子,比如,现在关东地区老人六十大寿、六十六大寿、八十大寿的寿宴上,仍有儿孙请剧团唱戏的习俗。
正是关东地区民众对二人转的喜爱。才为二人转的发展提供一片沃土,致使今天的东北二人转成为中国戏曲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从传杰赴宴看中国宴席习俗
重阳节之际,夏掌柜带传杰,前去赴众东家之宴,传杰不敢前往,并点出不能赴宴的原因,自古伙计不能上东家的席面,当夏掌柜告知传杰无需入席,仅在一旁伺候时,传杰才一同前往。连夏掌柜掌上明珠玉书一同前去,小小一个宴席,尽展关东与山东各种习俗。
1.伙计不能上席。例如传杰身为伙计,只能站在夏掌柜的身边而不能坐在席间。
2.女子不能上席。这个习俗是流传于山东地区,用传杰话说在老家山东,家里来了客人,他的母亲从来不上席陪客。而这种习俗在关东没有,因此,玉书才能入席。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真可谓“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
3.主客要在上座。这种习俗在关东地区和山东地区都有流传,比如,剧中的穆公作为一个长者,他就是坐在主客的席位上。
4.上菜的规矩,菜要先上给主席,鱼头要对准上席的主客。
5.桌上的木纹要对着上席,按照他们关东商界的习俗,凡事求个“和顺”,这个习俗是山东地区的,所以宴席中桌子的木纹却是横对着穆公,按照传杰的说法,这叫不顺,是失礼的行为。这个小小的习俗,真正体现了山东孔子教化的深远影响。
席中的习俗也有一些被流传了下来,比如:主客要坐在上席,菜先给上席,鱼头、鸡头对准上席等。在现在的宴席上还在流传。这正是中国礼仪之邦的具体体现。当然,诸如女子不能入席,伙计不能入席的陋俗被完全摈弃。至于桌子上的木纹对着上席,在现代以圆桌为主的餐厅中就寻不到踪影了。
从场面和仪式看中国习俗
从传文与鲜儿在山东老家的婚礼看民俗
1、婚礼中所有布置皆以红色为主,祈求新人,婚后红红火火,如大红的花轿,女子大红的嫁衣、大红的盖头和男子的大红的腰带,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以红色祈求幸福、吉祥的千年风俗。
2、要彩礼的陋俗
迎娶鲜儿,传文家压迫以一升小米作为彩礼,作为迎娶鲜儿的代价。七拼八凑来的一升小米,遭强盗抢劫后,传文和鲜儿的婚礼化为泡影。正是这种封建陋俗葬送了这对恋人的幸福,也铸成了鲜儿坎坷与悲惨的命运。
其实,这种陋俗早该抛弃,然而在现在现在关东的农村地区还在发展和演变,比如在豫中地区,迎娶新娘要以大半个鲜猪作为彩头,尽管无可考证这种风俗的渊源,然而的确是现实中存在的。
(2)、从传文与那文的婚礼看民俗
从传文与那文的婚礼是满汉民族融合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婚礼上既有汉族的习俗,也有满族的习俗。
迎娶新人的过程中,媒婆必须出现,这标志着那文是明媒正娶。
2、哭嫁。哭嫁是我国一些地区独特的风俗习惯,在那文出嫁那天,按照他们满人的习俗,要哭喊几声,表示对娘家人的思恋与不舍。实际上,据历史考证,哭嫁不仅是满人的风俗习惯,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中,也存在这种习俗,哭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临别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约就是后来长盛不衰的哭嫁风俗的滥觞了。)③
3、跳火盆。新娘下了花轿之后,进门之前,先从一个火盆上跳过去,第一期盼这对新人婚后的红红火火,第二表示火将烧尽新娘婚前身上的诸多晦气。
4、听房。所谓的听房是新郎、新娘洞房花烛间有几个未成年的孩子,在窗外侧耳偷听,并唱一些喜得贵子的童谣,期盼新人日后多子多福。
5、满人是习俗新娘第二日早晨要向公公婆婆起早、请安。这些风俗都是我国结婚仪式上特有的,它与我国所标榜传承的儒家文化息息相关,它扎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也向世界人民呈现它的灿烂与绚丽。
开矿与开伐仪式
《闯关东》是一部民俗民风的历史巨著,内容广泛。作品按照剧中几个主要的经历展现了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生活写照。
开矿仪式是朱开山的独特经历,也是他闯关东成功的第一个写照。山场开伐仪式是传武与鲜儿的曲折而又离奇的经历的写照。尽管这两场场景采于不同的场所,然而,两者之间都有极大的相似之处。金场子开矿仪式,所有的淘金者,在金把头的带领下,要朝一棵神树祭拜,神树上挂满了红布条,就连贡品也很讲究。在祭拜的过程中,唱些小调,祈求上天的庇佑,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中寻求他们梦寐以求的金疙瘩,实现他们发财夙愿。
山场子开伐,老独臂带领所有的伐木工人祭拜山神,贡品必不可少,也喝唱小调,祭拜之后,伐倒一棵大树,看它的倒势,如果顺山而倒,则预示着当年的劳作一切顺利,如果逆山而倒,则预示着当年的砍伐劳作中将有大祸临头。
这两种意识既有原始部落是图腾崇拜的影子,又有周文王之时的占卜的踪迹。有所不同的是,这种图腾更形象化,实实在在的转化为鲜活的树的形象。而不是挂于墙壁之上的一种图案。周文王时每遇大事,必取铜钱占卜,以便预测诸事的吉凶。开伐之中依照树的倒向,来预测林场子当年劳作的吉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两种仪式既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有被后人广为传播。比如祭拜神树,现在在两广地区仍然存在,在他们的村落当中,村口巷尾的一些大榕树上,枝条上挂满了红布条,也许这些满身披挂的榕树就成了当地村民心中的“神树”。
三、从口语化的语言审视民俗文化
《闯关东》从义和团起义失败写起,直到日本侵占东三省,中间跨越了三十多年,时间跨度之大,人物之众多,堪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一个缩影。它记述了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的血泪史,作品中大部分的人物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的民众。因此,他们的口语化语言,既符合他们的身份,也绽放出民俗文化的灿烂光芒。
朱开山六十六岁大寿之际,鲜儿与秀儿会面,从鲜儿的话语中就体现了中国人民庆寿的一种习俗。鲜儿当时将八十块大洋送到秀儿的手中,说:“六十六,一刀肉。”在那个时代按照民间的说法,六十六对于老人来讲是一个鬼门槛,跨过了即可长命百岁,跨不过就要与世长辞。鲜儿所说的意思就是按照山东的习俗,做女儿的要在母六十六岁大寿之日,为老人献上一刀肉。肉被千砍万剐,代表着老人当年的大灾已破。短短一语,却为大众揭开了奇妙的寿庆习俗。
文中的口语化语言处处可寻其踪迹。从不同的人物口中道出不同的语言,体现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为读者献上一道语言文化的大餐。也为文学创作者提供了可贵的素材。
4.《闯关东》文化的传承性
从元谋人的出现到二十一世纪嫦娥一号的腾空,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圣土地上,华夏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而中国民间的民俗民风是本民族文化中一块灿烂的瑰宝。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本民族“根”文化的探寻、发掘和拯救工作,《创关东》的两位作者为所有从事这项工作的专家学者树立了一个典范。
《闯关东》立足于历史的角度,俯视中国从清朝初期开始,持续了近两个世纪的中国大移民现象。既揭示了剧中人异域他乡创业的血泪史,也向社会展示了丰厚的中国民间民俗文化。其中的民俗与民风既是对中国古代民俗民风的继承,又是对这种灿烂文化的传递。《闯关东》为历史学家和民俗文化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本,也为中国根文化的挽救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立足于民族,放眼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是全世界各民族智慧的融合。每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又都是一个“请进来与送出去”的过程。例如:中国佛教的“请入”,中国瓷器的“送出”,是最具说服力的例证。中国民俗文化仅是世界文化宝库开启的一扇小窗,在全世界挽救文化遗产的同时,但愿中国民俗根文化的寻求、发掘再为世界文化史添写新页。
参考文献:
①、《民俗文化学》 高天星
②、《二人转档案》 霍长和、金芳
③、中华民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