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论文搜索 原创论文 网学软件 学术大家 资料中心 会员中心 问题解答 原创论文 大学论文导航 设计下载 最新论文 下载排行 原创论文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联系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素材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网学资源大全 > 相关资料 > 正文

析郁达夫“忧郁”倾向的本质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用户投稿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16/03/03

以下是网学网为您推荐的相关资料 -析郁达夫“忧郁”倾向的本质,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转载请注明来源:毕业论文 myeducs.cn 需要其他论文可去论文范文查找。免费毕业论文下载
析郁达夫“忧郁”倾向的本质(一)

 3.析郁达夫“忧郁”倾向的本质
 3.1 郁达夫的“忧郁情结”本质上是热爱人生,而非厌弃人生

 他是一个热爱人类的人,然而处处被人类的阴险毒诈所伤刺了以后,就不得不厌弃人类,厌弃社会了。④
 
 郁达夫对卢梭的这段评论很能说明他自己。表面上,郁达夫确实有些厌弃人生,他觉得“人生的一切都是虚幻”(《过去集·北国的微音》);他把自己的生活称之为“只有眼泪与悲叹”的“残败的历史”(《寒灰集·自序》);他在世上只看见黄灰色;他仿佛“看定了人生的运命”,好像厌倦了生活,甚至载作品中企图自杀,欣赏“自己的死灭,精神的死灭”……然而,所有这一切厌世的表白,绝望的呼喊,恰恰证明了他的“心”并未真“死”!倘若精神真的“死灭”,他还要在文学中愤世嫉俗、自伤自悼做什么呢?早在二十年代就有人指出:郁达夫“表面上似是嫌恶人生而赞美死,其实是酷爱人生而不愿死”,他是“求理想的生活而不得”,才“以死压人”,因而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求生不得的可怜”。⑤
 在感情实质上,郁达夫强烈地爱着人生!他有美好的社会理想,他有光明的生活希望,他带着诗一般纯真的感情去想象去触碰人生。是严峻残酷的现实击碎了他的理想和希望,是混浊丑恶的社会嘲弄了他的诗情与天真。的确,在黑暗面前,他无力勇猛搏击,而是深深地陷于伤感的泥沼;但他的内心深处,却依然迷恋着社会,酷爱着生活。“忧郁”与“理想”是郁达夫精神的两个极端,他比正常人更敏锐地感应着世间的罪恶,他又比常人更痛苦地渴求正义和美。他之所以要苛刻地谴责自己“对人类、对社会,甚而至于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一点儿也没有做过”(《寒灰集·自序》)正是因为他确信:即使是个“零余者”,“活在世上,总要做些事情”,⑥不幸的人们可以抱怨社会,甚至诅咒社会,却不能回避对社会的责任。这种为人生尽职的良知与信念,在他身上不仅没有泯灭,而且是经常在驱迫着他,构成了郁达夫艺术生命的内在动力。他不是虚无主义者,他并没有否定生命,更没有否定自我,所以也没有否定一切。他自己正是要竭力肯定生命,突出自我,表现一切。
 3.2 郁达夫的“忧郁情结”,消沉是表象,反抗是实质。
正因为他的心并未真正“死灰”,正因为他执著地爱着人生,所以他作品里的忧郁感伤就不仅仅只是忧郁感伤,而是在消沉的表象下隐伏着积极进取的本质因素。郁达夫的一生,始终站在黑暗社会的对立面,他曾表白过自己的立场:
 
 我想以一己的力量,来拼命的攻击这三千年来的恶势力。我想牺牲了我一己的安乐荣利,来大声疾呼这中国民族腐劣的遗传。我想以一枝铁笔来挽回那堕落到再无可堕落的心。⑦
 
 在政论性文章中,他鼓吹革命,正面抨击黑暗;在文学创作里,他愤世嫉俗,倾泻个人哀愁——虽然表现不一,但反抗的实质却是相通的。面对复杂的社会动乱与严重的人性被扭曲的现象,艺术有时也可能以一种不正常的形式(比如追求病态美,夸大丑恶,突出畸形,歌颂荒诞等等)来加以反抗。
 郁达夫在《寒灰集·自序》中有这样一段告白:
 
我是弱者,我是庸奴,我不能拿刀杀贼。我只希望读我此集的诸君,读后能够昂然兴起,或竟读到此处,就将全书丢下,不再将有用的光阴,虚废在读这些无聊的呓语之中,而马上就去挺身作战,杀尽那些比禽兽还相差很远的军队。那我的感谢,比细细玩读我的作品,更要深诚了。
 
 郁达夫如此过甚其辞地贬抑自己的感伤艺术,正说明他希望他的感伤艺术能间接产生某种积极效果。当然,个性主义的感伤情调,可能导致消极的影响。但我们无法否认这一点:颓唐的背后是反抗,“忧郁美”或多或少包含着正义的战斗的力量。正因为如此,郁达夫“把自己的感伤凝结成为诗词文章”,才可能“为时代、为自己作了忠实的记录”;⑧ 才可能在当时的革命青年中成为颇有影响的“极有力的读物”。⑨
 4.折射当代社会中的“忧郁”现象
郁达夫的作品在当时拥有大量的青年读者,他使若干青年对生命的意义,自身的问题获得适当的新的认识,但他却不曾指点或暗示一条出路。他强烈的主观色彩与特有的“忧郁”不仅在当时引起巨大的反响,就是在当今社会,我们重视郁达夫的“忧郁情结”带给我们的那份情感上的震撼的同时,更多的应该是关于他这种情感的理性思考。
 4.1应当正确看待“忧郁”情绪
 科技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近了,然而心灵却愈来愈远了,人们开始在繁华的城市里感到孤独、苦闷。“忧郁”、“郁闷”在时下仍是比较流行的词汇。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碰到极大的挫折与压力,或因人际关系、感情因素、家庭因素、经济因素、工作或学业的困扰等诸多压力事件,情绪无法获得有效的缓解,周而复始一再累积,很快就会产生“忧郁”情绪,再加上压力的累积,又缺乏适当的情绪调节与良好的社会支持,会将情绪状态延伸为一种病态,以至于心情与行为都受到影响,于是产生无法脱离的低落情绪,严重者甚至以自杀结束宝贵的生命。 
 其实这种情绪低落是正常的,60-70%的成年人一生中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低潮期。每当情绪波动,绝大多数人都有能力进行自我调节,使自己情绪低落的时间尽可能地缩短,但假如出现反常,心境灰暗,难以解脱,整天处于焦虑压抑等负性情绪中,躯体相应地产生不适感,睡眠发生严重障碍,人生种种似乎已全无乐趣,甚至觉得痛不欲生,这就极有可能患上了忧郁症。要避免发生这种症状,就需要自身进行有效地调节,首先要进行理性的自我分析。
 4.2“忧郁”背后缺乏理性的自我分析
从古自今很少有人能对自我心灵中的各种念头,各种思想,各种感觉进行分析,也很少有人有过自身思想、感情的来龙去脉地记述。人们一味的渲染自己情绪,却不曾注意引发种种情绪的原因,其实有很多时候我们所表现的都未必是内心的真实。重读郁达夫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在夸饰感伤情绪,宣泄自己心中忧郁的同时,也是缺乏那样一种理性的自我分析。
认识自己并不容易,所以古希腊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对自我的这种精密的认识是我们的文化基因中所缺乏的东西。佛教要求你静心,排除杂念,不想很多东西。基督教则要求你分析自己、反省自己的念头有哪些是不符合上帝教义的,基督教并不是要创造一种文化,但它客观上也养成了这么一种注重分析的文化传统。假如我们真的能够每天抽出一点时间静下心来分析自己潜意识里的情感与需求,分析它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而不是单纯的倾诉与表露,单纯的怨声载道,那么我们就不会再被负情绪所侵袭,至少我们能够实施一些抵御,而不是逃避。人们习惯在表现自我时进行一些自我的外化,换句话说就是虚构了一个想象中的自我,是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而不是现实中的形象。这个自我形象在外化时跟实际的自我有联系,但也有可能有很大的距离……如果不及时进行理性的自我分析与反省,就会产生一种矛盾的心理,产生双重人格,时而骄傲自负,时而自卑自怜,时而穷困潦倒,时而放荡不羁,即使是以一张微笑的面孔示人,也摆脱不了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假如这时能够用理性战胜感性,分析一下是什么思想导致自己做出这样的行为,又是什么引发了这种思想……理智的人总会找到最终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
 析郁达夫“忧郁”倾向的本质(一)......

  • 上一篇资讯: [相关资料 ]
  •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15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