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不能免俗的“先锋”戏剧——试评《恋爱的犀牛》,希望对需要不能免俗的“先锋”戏剧——试评《恋爱的犀牛》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说明:
本剧的背景,是“新世纪来临前” 是“一个物质过剩的时代”,“一个情感过剩的时代”,“一个知识过剩的时代”,“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一个聪明理智的时代”,“一个脚踏实地的时代”。人们发明纪年是用以坐标历史。人类是一个善于总结与计划的族类,新的世纪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总结与计划的时间坐标,这个时间总会有一种不安的骚动,譬如对爱情,剧中称之为“恋爱期”。剧中还不吝于用在我看来在戏剧中最宝贵的时间——开头以渲染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我们要整理人类的财富”,“要清扫没用的垃圾”,“要推翻不切实际的幻想”,“要摒弃一切软弱的东西”。还有就是贯穿于戏中的一个情节:铸造一口新的大钟。联系处于一种聒燥的时代这个剧中背景,利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分析进路:这是一种对社会价值,人的意识的解构,剧中要铸的新钟正是一种新的观念的构建。这种构建也存在于主人公马路的心中——一种新的爱情观。马路在视觉上的缺陷造就了他鼻子天生的敏感,最先感觉到生活中的新鲜味道,深深植入心中,培育出了一种强烈的感觉,驱使他调动无限的激情,追求这种美丽嗅觉的归宿。原来,人在推销自己感情方面是如此有天赋。即使像犀牛(犀牛在本剧中是一种意象,暗含主人公在爱情方面的感受能力的弱势),在发情期,即所谓的恋爱期,也可以将情感穿透厚厚的牛皮,在最敏感的视觉功能弱化后,通过感官中弱势的味觉,嗅到情人的味道,甚而相信:人是能以二氧化碳为生的,只要他拥有爱情。可惜他没有,全剧他始终没有摆脱这种尴尬的地位。
这似乎是一部有关爱情的戏剧。爱情?我愿把她比作一个雪球,在人类的宿命上翻滚,卷在每个恋爱的人身上。在这个过程,人类用了多少悲欢离合各种情愫,用了多少社会、经济、人文的资源,才积累成这么一个包容万千情感的词汇。看过许多经典的爱情电影,《傲慢与偏见》、《茶花女》、《乱世佳人》、《罗马假日》、《魂断蓝桥》等。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在情节中赋予了爱情伦理、道德、社会的价值审视,对爱情自身所含的人文与社会价值积淀有所反映。以这种目光看本剧,觉得其所描述的情感甚至称不上爱情。爱情的主体是双方的,本剧只能说是一个男人单相思的独白,剧中的其它情节都是他内心意象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