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浅谈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希望对需要浅谈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7页6119字)
说明:
引 言
很难说中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联系是一种必然,也很难给中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关系一个完整和正确的定位。中国民族音乐存在了数千年,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民族音乐也随着变化和发展,而且一直都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用音乐这个特殊的方式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文背景。可以说,中国的民族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特点比较鲜明的体系。而中国的流行音乐尤其是所谓的“新潮音乐”可说是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的派生物,虽然众多音乐人可以借“流行音乐”的形式来表现生活和情感,但是作为音乐它已经不再是一种宜于实现超越性的艺术,而是一种在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加以消费的使用价值。虽然流行音乐有时也显得很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但是在精神特征本质的缺陷方面却显得比较极端和盲目。
笔者是一名中学音乐教师,针对目前学生当中的偏爱流行音乐的现象,力求在教学当中作一些相应的调整,把流行音乐中一些典型的范例适当的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努力摸索出一条适合于现代中学音乐教育的新路子。我想这也是许多同行们的愿望,但是如果连我们自己都还没有对中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现状进行足够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不能从正确的角度、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对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依存关系有充分的理解,就不能够在引入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同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也不能够更好的利用校园这块主阵地为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做出有益的贡献。
一、 中国民族音乐的尴尬处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音乐源远流长,而且中国人民自古就有着交流融合的习惯、海纳百川的豁达和融会贯通的精神。在以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和外国音乐为三大来源的中国传统音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了各民族的艺术智慧和创造才能,可以说已经具备了鲜明的民族个性。在不断的交流和交融中,它们互相辉映,互相兑争,进而衍生、发展。由于经济的强大实力和政治的相对稳定,在无数次的交流和交融中中原音乐文化都处于明显的“强势”地位。但是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对于任何一种意识形态来说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等因素对音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西域音乐与中原音乐的融合、四域之间的音乐交流等都无不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四”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的不彻底和建国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音乐的尴尬地位更是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唇齿相依的关系。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各个领域都受到侵袭的同时文化侵袭也是一种必然,当然这种侵袭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一次契机。然而那个时期文化思想领域里的否定思潮却高举国学之大旗对“新音乐”进行了全盘否定。从历史的角度看可以说是“五四”运动的不彻底使得新音乐的发展也变得举步维艰或者说是似是而非(当然期间也不乏精品)。解放以来至文化大革命这段时间从音乐发展的角度来说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积累阶段,“自力更生”、盲目排外的思想使得音乐的发展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在免遭“文化侵袭”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与外国文化进行交流的机会。
目录:
一、 中国民族音乐的尴尬处境
二、 流行音乐面面观
三、 我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依存现象
参考文献: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范晓峰《当代音乐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
张广天《“流行音乐”剥下你的伪装》
刘再生《论新音乐的历史观》
李西安《扣响现代之门》
作者点评:
不可否认,孔子及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思想支柱对我国的音乐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儒家思想关于音乐美学的观点对中国音乐确实起到了极大的对动作用,但是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他们虽然承认音乐的娱乐功能,但是同时也旗帜鲜明的指出音乐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虽然也主张“质”与“文”的统一,但是他们要求的在简单的音乐中蕴藏深邃的道理又与之无不自相矛盾。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发展变化,人们不可能用同一种思维、同一种审美态度去对待音乐,然而我们的民族音乐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传承者这一古老特点。当然中国民族音乐的形式、乐器的结构特点以及乐队的结构也局限了音乐以更丰富的语言去表现生活,特别是表现现代人的生活。
目前全球的政治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而经济也日益趋于全球一体化。在对待特殊意识形态的音乐文化方面,持开放性文化心态的人们坚持的是一种融合的方向,却不可能使音乐的内在完全“同质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日益平繁,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精神生活的不同需求使得各种音乐形态的并存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白领阶层喜欢在工作之余静坐在钢琴酒吧欣赏爵士、蓝调;年轻人喜欢在狂热的摇滚乐中尽情叫喊、渲泄;文人们则大多喜欢在交响乐中去体验一番古典情怀。对于这些现象我觉得应该用辩证的方法去分析和对待。日前有关著名指挥家卞祖善与以一曲《卧虎藏龙》而享誉世界乐坛的著名作曲家谭盾在北京电视台直播的《国际双行线》节目中所引发的争论被大肆宣传,随之全国各大媒体也相应发表评论,见解不尽相同,莫衷一是。倒是随后谭盾自己的一番话颇有意思,值得我们深思:“不在同一水平上”的含义不是指水平上下和左右的区别,而是指两代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冲突。确实是这样,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活背景,音乐作为一种表现形式肯定会有所不同。不管谭盾的音乐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从《九歌》到《永恒的水》或者说到他的无声音乐,他至少一直在努力表现自己,阐述自己的思想和对艺术的见解,他的音乐艺术是以实现个性特征为目的,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来形容文化事业的欣欣向荣,我们决不希望乐坛中只有一种声音,也决不会只有一种声音。卞祖善与谭盾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音乐进步的一种标志,是音乐向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现象。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不断的向前发展,中国的流行音乐也在各种音乐思潮的冲击之下,自身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强,这是一种成熟的标志。民族音乐也伴随着历史的进程几经沉浮,虽然目前大多数时候民族音乐的演出时台上热闹台下冷清,但是,现在终于迎来了我国民族音乐大好的发展机遇。随着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民族音乐有了更多的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机会。总之,我们的流行音乐应该具有中国特色,我们的民族音乐更应该具有时代精神,只有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积极拓展各自的生存空间,我们的音乐才能在世界乐坛绽放出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