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学 > 网学资源大全 > 哲学论文 > 正文

马克思与尼采:相关于思想造型及其效应的比较研究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13/09/05
【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马克思与尼采:相关于思想造型及其效应的比较研究 ,希望对需要马克思与尼采:相关于思想造型及其效应的比较研究 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5页8435字) 
说明:
【内容提要】马克思的社会知识建构,遵循理性认知原则,以“科学叙事”风格体现着的社会批判,是马克思思想中的“活”的资源。尼采思想的最大成就,就是推翻了伦理价值自明性的概念,他的所谓终极混乱的说法,揭示了人始终处于价值创造与毁灭的张力之中。他的“美感叙事”的行文,具有隐约、不连贯、神秘等特点,与马克思社会知识学叙事的逻辑性,体现着的对物质、精神世界有序性的尊崇恰成对照。建基于“科学认识”之上,多维度、多旨趣地解读马克思,是在新的知识条件下,把握马克思丰富思想所必需。

【关 键 词】科学叙事,美感叙事,批判

【 正 文 】
一、“科学叙事”与“美感叙事”
尼采被认为是西方世界里的“疯子”,当然,不符合中国的“历史理性”框架的人,也被认为是中国社会里的疯子。近年来,研究尼采的欧美专家日益倾向于一种共识,即把他看作20世纪西方文化危机的“先兆人物”。尼采之死预示了西方文明“精神分裂”的开始。他那充满破坏力和蛊惑性的疯话,恰好为后现代主义确定了一种文化批判基础。福柯认为,尼采不仅是有关“现代性”研究和“后现代主义”争论的始作俑者,他还通过自己独特的风格,“倡发了我们时代的一种新型阐释方式”。利奥塔也在《后现代状态》一书中指出:当代知识格局的巨变,实起源于尼采式的虚无主义“远景观”。自那以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发育过程反复印证了尼采的悖论:即欧洲科学的发展势头,在科学意志驱动下,将遵循一条逆反逻辑,即所谓“非逻辑的”各行其是,逐步诱发“科学危机”,并“从内部瓦解一切知识合法性”。美国的尼采学者尼玛斯指出:过去人们难以理解尼采的哲学,却又长期为他奇美的文风所迷惑,个中隐藏的原因,在于他刻意混淆哲学与文学性质,从中发展出哲学史上独树一帜“美学主义”(aetheticism), 或所谓的“哲学的美学化倾向”。根据尼玛斯的细致分析,尼采以文学批评的眼光来治理哲学。调动诸如“象征、反讽、隐喻、寓言与神秘主义”等手法,是成就一种“新型阐释文风”〔1〕(P11—12)的原始楷模。所有这些论述都没有抛开尼采的文体,来理解尼采的思想。
目录:
一、“科学叙事”与“美感叙事”

二、价值批判与社会批判

三、结 语


参考文献:
〔1〕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M〕. 北京: 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6.
〔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8.
〔3〕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
〔4〕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性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5〕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1998.
〔6〕尼采.权力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8〕汪丁丁.走向边缘〔M〕.北京:三联书店,2000.
〔9〕伊恩•哈金.驯服偶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10〕张理智.人本主义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13〕Leszek kolakowaski. Main Currents of Marxism: Vol,Ⅲ: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作者点评:
当我们在当代语境中,去考察马克思与尼采的思想影响力和重要性时,除了主要考虑两者在西方学术史结构中的区分外,也需联系当前社会全面商业化和技术化这一时代状况,区分出思想的“使用价值”(影响力)与“真实价值”(重要性)。此外,不可轻视的是哲学论述话语是否有与同时代知识条件相协适也是制约某种哲学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我们注意到,由于人文学术产品不需受现实的观察和社会实践的直接检验,从流行的所谓“尼采学说”来理解尼采文体,易于将其视为在科技工商压迫下“自得其乐”的美学装饰品,或文人化修辞,几近消解尼采文体与某种深切的思想关怀的联系。与此相反,许多研究马克思哲学的人总是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头脑是沉静类型或唯物主义类型,而不是热情类型——好像尼采,用所谓“更需要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对人的重新关注”,来隐匿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概念深层的生命哲学预设,对马克思的理解不能为其充盈的生命理想和美感所触动。
如果说,没有对未来的“科学认识”,马克思也就不成其为马克思,那么,那种缺乏基于批判精神的多维度,如现象学、生存哲学等维度, 以及浪漫主义乃至浮士德—普罗米修斯等旨趣的对马克思的研究〔13〕(P526),便失去了在新的知识条件下把握马克思思想的丰富性,最终不能不躲在“旧哲学”的框架中自以为是。
  • 上一篇资讯: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含义探解
  • 下一篇资讯: 集体主义原则的经济学表述
  • 相关资讯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文章排行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论文模板 | 论文资源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15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