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论礼的起源,希望对需要论礼的起源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4页4334字)
说明:摘 要:中国古代文化是礼乐文化,礼仪在中国古代社会起重要作用。研究中国古文化必须以研究礼乐文化为基础。礼起源于上古时代巫师的祭祀活动,它产生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中国仍被称为“礼仪之邦”。
关键词:礼仪 祭祀 起源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先秦的历史来看,礼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的总规范,融政治经济制度,思想准则为一体。正如《礼记&
#8226;曲礼》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以明礼。”中国社会完全是一个礼仪社会。孟德斯鸠说过“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①礼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在先秦占主导地位,而与中国文化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研究礼仪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对于认识中国古代社会和中国文化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仅就其产生的历史渊源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古往今来有关礼仪起源的说法真如漫天星斗,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刘泽华先生在《先秦礼论与君主专制主义》②一书中,将古人对礼的起源归纳为六种主要的说法:天生礼说;礼是天地人统一的体现;礼根于人性和人性与环境的矛盾;为维持人的再生而制定的礼;礼起源于理、义,或顺民心以成礼。刘先生又说:“除以上诛说外,还有其他一些说法,道家中有的主张礼出于道,法家认为礼出于法……等等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已经知道,古往今来有关礼仪起源的说法真如漫天星斗,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关于以上说法,就我个人而言,较倾向于“礼起源于祭祀说”。下面就谈谈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祭祀在中国古代是极其重要的活动。尤其是在原始社会,尤其占统治地位。《礼记&
#8226;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正反映了这一点。“祭祀”从字面上解释为祭神鬼祀祖先,是原始宗教尊神敬祖的一种活动。在上古时期,原始宗教包括三个方面:对天、上帝的崇拜,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祖先的崇拜。祭祀是对这三者进行膜拜的活动,是与他们沟通的一种方式。在原始社会里,生产力极度低下,自然力还是人们生存的主要威胁,人们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每当电闪雷鸣等自然现象发生时,他们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解释,就幻想有支配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超自然神的存在,另一方面,进入父亲氏族社会后,形成家长制,氏族酋长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家庭中父家长树立了权威,他们死后,氏族成员认为他们成为神的使者,沟通人与神。正因为如此,出现了三者崇拜(尤其是对祖先的崇拜,后来逐渐发展为对氏族中存在的长者的崇敬。到了阶级社会,产生私有财产后,财产分配出现了
问题,在家庭中父家长以自己的权威,利用人们对长者的尊敬,制定财产由长子继承的制度。这就是“尊卑有等,长幼有序”的宗法制产生之源。)。祭祀必有祭祀对象(天,上帝;鬼神,自然;祖先),祭祀场所(祭坛),主祭人(巫师,祭司)和参加祭祀的人群,这自然不必多说;而整个祭祀的过程,通常就被称为祭礼。祭礼的
程序规范和奉献供品的规格,这在许多记载礼仪规范的典籍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参考文献:①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第316页
②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8页
③李眉横:《先秦史论集》,齐鲁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④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
⑤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91页
⑥郭沫若:《卜辞通纂》东京文求堂1933年版,第54页(转引: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
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卷十二,第669页 成都古籍书店影印版,1981年版
⑧《十三经注疏》《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第2016页
⑨阴法鲁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二册第1页
⑩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郭沫若文集》历史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