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看科学价值理论的形成,希望对需要看科学价值理论的形成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2页1668字)
说明:价值是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最基本的范畴。对价值的研究是整个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恩格斯曾指出:“经济学所知道的唯一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值”。人们所理解的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有了商品交换才引起了人们对交换背后的决定交换比例的某种共同属性的思索。因此,对价值理论加以认识和研究的过程,也就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
那么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怎么形成的呢?在价值理论演进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有三人,他们是:亚当&
#8226;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
我们先来看看前两者的贡献和不足。
亚当&
#8226;斯密系统地论述了劳动价值论。他首先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他说:“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明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斯密的功绩。但由于他不了解商品的本质,从而简单地撇开了使用价值而只探讨交换价值。
李嘉图的价值学说是以探讨斯密的价值论的形式开始的,接受了斯密所作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他坚持了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的理论并在价值量的
问题上,作出了比前人更为详细的分析。这是他作为最杰出的古典经济学者的主要贡献。但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也有很大的缺陷。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最终完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建树。
马克思克服了前人的局限,创立了科学的劳动理论。正如马克思本人所说:“经济学家们毫无例外地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么,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而像斯密、李嘉图等人那样只是单纯地分析劳动,就必然处处都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实际上,这就是批判地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
马克思分析商品从区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开始。古典经济学家也曾揭示了商品的这种二重性,但他们没有弄清二者间的真正关系。他们不了解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间存在着对立和统一的关系。马克思首先指出二者是商品的二要素;它们彼此对立,同时又构成一个统一物,即体现商品生产矛盾的对立的统一物。
劳动二重性理论的首创商品的二重性导引出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所含的劳动一方面是个人的、具体的劳动;另一方面是社会的、抽象的劳动。个人的。具体的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社会的、抽象的劳动创造价值。
劳动二重性理论解决了在商品生产中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转移的问题。古典经济学家没有劳动二重性的理论。所以,尽管李嘉图认识到商品的价值不仅决定于直接耗费在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而且也决定于包含在生产
资料和原料中的劳动,但当需要说明新价值的创造和原有价值的转移如何进行时,他就束手无策了。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则完全解答了这一问题。它说明了新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而由资本转移到新商品上的价值则由具体劳动来实现的。这就彻底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资本说成是和劳动一起创造价值的因素的一切辩解企图。
马克思认为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李嘉图也知道必要劳动这个概念。但是他错误地以最劣条件下所必需的劳动作为必要劳动,而马克思则认为决定工业产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不是在最劣生产条件下所必要的劳动,而是在现有社会的生产技术下,以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生产出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马克思的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的论断是从他确定价值是抽象劳动的表现这一点所得出的结论。李嘉图没把商品生产的社会作为某种特定历史社会形态;不了解价值是一个历史地被制约的范畴;从而把劳动生产价值看为是自然的。他只是从事物的实际状态出发,认为价值不是由个人实际消耗的劳动决定的,而是由必要劳动决定的。这既使他不能提出抽象劳动这一范畴,也使他所说的必要劳动,在本质上,不同于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