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浅谈苦难意识的艺术性表现,希望对需要浅谈苦难意识的艺术性表现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3页3043字)
说明:关键词:艺术创作;苦难意识;传承性;感染力
什么是苦难意识?简单地说,它指艺术家对现实人生悲惨境况的深层体验及由之而生的悲悯情怀,对悲苦、不幸、困顿的人类悲剧性生存状态真相不屈不挠的关注、追问;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必须对人类生存的负面价值(恶、死、丑、悲、罪、悔、辱等)葆有一种直面抗争的精神姿态和战胜苦难、自我救赎的心理情感价值取向。如此规定,当然绝不意味着中国艺术家们与苦难意识丝毫不沾边。但不能不留意,艺术家描绘、表现的从来都不是生活世界本身,而是对生活世界的感受、体验、评价、反思。中国的哲人、艺术家并非对冲突、对抗、邪恶、不合理等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司马迁说周公演《易》“其有忧患乎”?韩愈也有“发愤著书”论。但是我们对矛盾的东西、可悲可怖的现象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直接地表现出来,还要反抗,唤醒自由意志,所以才有但丁《神曲》里对地狱狰狞恐怖的血淋淋的描绘,才有普罗米修斯不避痛苦惩罚的献身精神,才有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由悲哀转向抗争的炽情,才有西西弗神话式的荒诞感,才有描绘体验病态、死亡乃至自杀的艺术家(如蒙克)等。人生存的不可捉摸,人性中恶的因素的膨胀无度,社会不合理势力对人的压迫等等,都是西方哲人们对悲剧化生存状态的解释。他们不怕毁灭,似乎只有毁灭才能释放出放纵、狂烈的颤栗能量,才符合他们必须在对立两者之间选择的思维习惯。中国人则很擅长“化”,化丑为美,避免直接表现令人可怕的血腥。因此,面对人生虚无这一悲剧性主题,庄子丧妻鼓盆而歌,那是痛彻骨髓、领悟到人生本无后的恬淡。能于自在山水间与天地精神往来,何须像尼采那般刻意彰显酒神生命狂飙力来缓解面对虚无的痛苦呢?当现实生活与理想诉求间产生矛盾冲突时,《梁祝》化蝶,《牡丹亭》人鬼幻化之类传奇性的结局似乎更符合中国人追求圆满的心理。“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汉魏骚客最能体会人生短暂带来的悲愁哀痛的思绪,但由仕途无望、时变沧桑激起的并非对人生空幻的彻头彻尾的虚无感,而要么是人生易逝及时行乐的紧迫感,要么是对功名利禄的幻影般的追寻。对个体命运的深切体验总与死亡联系。阮籍处魏晋易代之际,现实处境不可谓不险,但吟《咏怀诗》多显忧思之心,哀痛之情,绝无自戕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