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为广大网友提供“灾后怎样进行心理疏导?”,希望对需要灾后怎样进行心理疏导?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灾难过后,人们的心理急需疏导。我们应该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摆正自己的心态。早报网就此采访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叶斌。
主持人:通常大灾后人们会出现怎么样的心态?为什么有人会出现悲观、无助、焦虑的情绪呢?
叶斌:灾难发生不同的人受到不同的冲击。第一个是直接的承受者,比如说他有身体或者财产的损失,或者也有些是亲人去世,还有一些是外围的,地震以后他们比较震惊,需要帮助的一些灾害核心的一些人,他们的情绪有所不同,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反应。比如心理上的反映包括恐怖,担心还有些无助感,还有悲伤,内疚。比如说该救的人没救出或自己失误造成的损害。包括也有些人会愤怒或不公平,为什么这个事会轮到我,觉得救援不够。还有些人会有事后强迫性的重复,比如说丧失亲人后会不停的想,恐怖的画面一直重复。还有些人有失望,思念,比如说期待奇迹出现。
主持人:那为什么我们看这些报道的人也会有这些类似反应?
叶斌:有些人可能是当事人,这些报道就把他拉现场去,还有些人比较善良,比较感性。专业上叫做“同感”,看到别人的报道他好像身临其境,还有个就是过渡反应,会有怜悯之心。还有些人有相同的经历,也遇到过类似灾难性的事件,就会有比较强烈的反应。
主持人:国外遇到重大灾难后的做法是怎么样的?
叶斌:像这种叫做“危机干预”。它的系统比较完备,从物质到生理到心理。它有一套非常严谨的快速反映系统,像国外比较发达的国家,从救助意识到手段都相对比较完备。因为我是搞心理的,他们会有比较专业的人员到现场。看电视的时候,温总理也讲,在援救的时候要强调科学性,以前很少提,只要有爱心冲进去就可以了甚至奋不顾身。其实救灾有几个心理元素方面需要很多专业知识,甚至不是一个心理咨询人员能去做的,因为你到现场,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甚至用不了1、2天你都会成为被救助的人,因为心理冲击非常大,会觉得很无助在那边,不知道能做什么。面对一个亲人过世的人,不是简单的你安慰他:化悲痛为力量啊,节哀啊就可以改变的,毕竟亲人过世或一个姐妹没有了。所以这些都是需要专业人员判断才可以帮到他的。
主持人:那现在我们国家有没有这种做法?
叶斌:我们国家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像这次非常迅速,灾难才发生1、2天,好像温总理还是国家..也提到在救灾过程中需要心理方面的救助吧。所以像北京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因为我也是他们系统的成员,在网上他们已经有些关于救灾和心理援助的邮件发给救援者,当然他们首先是征集北京地区,因为北京比较容易集结,我猜想还有个培训,征集北京及周边地区或者能方便来北京的,另外路上可能有培训。在此之前这方面的工作人员非常少,热心人满多的,但受过专业训练的和创伤处理经验的较少。但前几年,因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指定了一些德国专家做了些创伤培训,而且成立了一个专业治疗委员会处理这些创伤处理事件,所以这些年来这方面的人员介入越来越多。
主持人:对于成年人和孩子我们分别给予怎么样的安抚工作?
叶斌:成人和孩子最大差别可能承认更理性些,孩子更凭感觉些。所以对于成人来说重要的是要知道准确的资讯,这个情况怎么样了。有些成人担心我在上海或者其他地方会不会再发生。如果有再次灾难的话应该怎么做。所以他所需要的是一些资讯,如当下灾难程度和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如过这些资料他认为是准确可信的就会记住。
对于孩子有两类。一类是根本不懂,所发生的和他的关系不大,还有一类跟着大人的情绪波动,比如大人恐慌,孩子认为大人都是对的,跟着大人恐慌。所以大人情绪稳定对孩子帮助很大。|<<<<<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