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在新的一年中,各位网友都进入紧张的学习或是工作阶段。网学的各位小编整理了站长新闻-陈一舟:受腾讯影响 人人最终未成为“中国版Facebook” 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顺利!
8年前,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率先在清华传播引燃校园市场,并从首都高校中开始红遍全国,而在经历了2011年带有中国Facebook的光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巅峰时刻之后,今天的人人网却不得不借助广告攻势,试图重新占领高校。这个轮回,颇有嘲讽的意味。近日,陈一舟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人人网之所以未能成为“中国版Facebook”,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有腾讯。
机会与遗憾
现在会不会还是很多人问你,顶着“中国Facebook”的头衔上市,为什么最终没有实现这样的结果?
陈一舟:很简单,Facebook做的时候还没腾讯。我们做的时候腾讯已经很大了。不仅如此,腾讯的IM通讯功能是更加符合无线互联网的一个大的应用,你看手机底下三个键本来都是运营商的,现在这三个键用的少多了,所以微信抢了运营商的生意,也会影响到我们。
这几年互联网风起云涌好多新机会,你们为什么没抓住?
陈一舟:我的情况和雷军、周鸿祎他们不同。周鸿祎从雅虎出走,开了一家公司,雅虎不是他的。雷军也可以离开金山出来休息一段时间。我不行,我的命运是和这家公司绑定在一起的。我必须要顾及到我们主力部队,跟主力部队一起共存亡。
我还是会花80%的精力在主营业务上,但是投资力度也许可以更大一些,我们投资的尝试一直没有停过,投资只要你投出去,种子就种下了,不用太多时间,但能帮你育种,帮你学习。雷军的顺为基金就很好,能够帮他赚钱,也能让他不断学习,保持头脑灵活。
您说目前要将80%的精力放在从PC端转移到移动端,现在才做这事会不会有点晚?
陈一舟:你拿这个问题去问雷军,说你如果晚离开金山两年会怎样?我觉得人是不能往后看,只能往前看。人的智慧是由他的经验组成的,你没有那些经验也就不具备那种智慧。
人人网向无线互联网转型对你的压力何在?
陈一舟:我干了那么多年,现在要改变基因,改变自己的工作习惯,各种东西都要改。比如你要强迫自己更加努力,跟自己的本能做斗争。我上市以后比上市之前努力多了,工作时间长多了。有段时间我还给自己打分。每开完一个会,要秘书帮我计分,然后每个星期去统计,分析数据,什么样的会要多开,什么样的会要少开,我会干这个事。
现在到这边来就没这么做了,因为我们都已经要进入创业状态了。以创业者的心态来做事了。
2011年,人人上市之后正好赶上PC业务要向移动互联网转型,新业务尝试会有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现在看当时上市是最好的时机吗?
陈一舟:上市公司尝试新业务非常艰难。糯米就是在那种情况下做的内部创业。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争第一,起码要多烧一倍。烧钱多了股东会不高兴,股价下跌,影响员工士气。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所有数据都在竞争对手的眼皮底下。当时我们只进了几个重要城市,保持着市场份额第一。几年时间烧了几千万,竞争对手都是上亿。
但是我没有认清规律,我如果能预见到今天第一名如此成功,我肯定会不计代价要争取第一,大概会耗费两亿左右,这个我们能负担,因为上市融到了很多钱。既然得到了这种可能性就不要抱怨遇到的其他问题,有什么样的坏处我也得认,上市我们的各种战略就有了可能性。
坚持与妥协
人人做了很多尝试,但一些尝试很快就浅尝辄止,是不是不够坚持?
陈一舟:我对人人还是非常坚持的。就是把它从PC这个红土地转移到移动的黑土地,这个过程我们绝对不会放弃。但是另外一方面,要考虑第一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台风和浪头,第二是不是你最适合做。做SNS我们肯定是全中国最适合做的公司之一。起步早,做的时间长,即使水平差点也炼成了。
但是到了手机上,SNS是不是最大的浪潮?我觉得可能不是。但对于我来说我把它从红土地拿到黑土地取得一定的成功,我就比较高兴了。
将来人人会变成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陈一舟:人人这个应用,我希望能够在无线端站住脚,现在还没站稳。但未来五年,它一定会有它应有的地盘,至于多大,那是市场和用户决定。还有一部分将会在其他地方,我们会努力做到极致,如果你问我,五年以后,我肯定的说,价值最大的业务一定是新业务。
新业务和人人是怎样的关系?
陈一舟:人人肯定是根基。有了这个根基,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金融两个新业务肯定才能更快加速。新业务依靠人人又不完全靠人人。就像小米做软件,很多经验都是雷军在金山做软件积累的,有一个连续性。
我们选中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教育,因为我们赚钱太少了,股票上不去。其实我们用户不算少,一个月几千万登录用户,不是访问用户,全中国也没几家。但是我们一直依靠广告赚钱,这太少了。我们的新业务针对人人的用户群,给他提供更多服务。我们的人群都是二十岁左右,这是他们最需要的几个东西,所以会有比较高的转化率。我们历史上其实一直都离钱比较远。
你还希望自己的公司出现在BAT行列吗?
陈一舟:这个可不一定。也许互联网已经永远过了产生那个级别公司的时代,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可能那种级别公司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小。比方说机器人可能是以后很大的产业,但是谷歌在这个领域最可能成功。这些已很成功的公司会冲到新的领域,他们也有很大的优势。像微信这个机会,很多人看到,也做的很早,但它就注定是腾讯的菜,你做不过人家。
你还有这样的野心吗?
陈一舟:我不会定目标我一定要当第一。人到中年,四十不惑。生活和事业的准则就是尽全力把事情做大,把才能发挥出来。剩下的就不由我定了。
我会很进取,而且我判断自己也不会差,一定会逐渐走向更大的成功。做到那个量级,是每个互联网创业者都有的梦想,但是目前到这儿,我也已经实现了当年的梦想了。
没了目标,是不是有点随遇而安的劲儿?
陈一舟:有目标啊,我自己认为我还是一个目标挺高的人。人年轻的时候,上学的时候肯定希望自己飞黄腾达,我在上中学的时候最崇拜的人是杨振宁,出国以后,继续学物理,有一年暑假到哈佛大学去做研究,我的教授带我一起去,和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一起工作,那次我就想自己肯定赶不上这些人了,赶快转行吧。本来还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愿望,希望能够拿诺贝尔奖,现在一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赶快撤吧。
那么你是不够执着?
陈一舟:不是不执着,是发现自己不是那个料。你要客观认识自己,不是这个料,上天给你这个材料,就要把这个料打造成最适合的产品。
江湖恩怨
当年的真假开心网事件影响很大,你受了一些批评,现在再回头看你怎么评价这件事情?
陈一舟:当年我们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对吧,那对手露出一个破绽,我以一个合法的方式利用了那个破绽。不就是这样的事吗?就像两个人摔跤竞赛,一个人脚崴了,我肯定会去把他绊倒,这是竞赛。我就是这想法,也没有什么好辩解。嘘我,骂我,就忍一下呗。
有时候你在商业上是个挺冷酷的人?
陈一舟:我不算冷酷的人。我只能这么说,那时候我们也不是特别成功,如果我们失去那个机会,可能就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我有现在这么多的钱,和现在这个规模,我可能也不会这么干。后来我和同事也讨论过,如果是我们有这个破绽,对方会不会干?对方也一定会干。我们必须要把那个事搞成,不搞成就死了。
你也意识到,并提到自己管理上的一些缺点,怎么样用公司的团队来补足自己的不足,或者你觉得现在整个团队有没有一些短板?
陈一舟:我觉得我们团队没有短板,最大短板就是我。一个公司如果长期干不好,只能怪CEO不能怪别人。当然不能否认我们要做的事情也不是个很容易的事情,确实需要好的执行、好的运气和好的方向——方向其实最重要。
你希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吗?
陈一舟:没有,我从来没有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最优秀的管理者,我只要求重启就好了。
管理不是我的强项,但其实我也见过管理非常牛的公司最后没做好。雷军以前也和我提起过,说起一些制造型企业,雷军就非常崇拜。我觉得还是抓管理最核心的价值就好。像我们这样的公司,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种创新的氛围。小同学们都去搞创新,觉得能得到激励就非常好了。我们公司最近几个小孩子,搞出一个“么么答”那样的产品,我觉得很好了,这是企业文化的力量。
你2006年曾有一次当时大规模的收购,这是因为有上市的冲动和要求吗?包括后来上市之后,因为上市所做的一些战略的妥协,这都是资本的力量,这个逻辑成立吗?
陈一舟:不是,我觉得上市肯定是要做一些收购的,因为自有业务量不够,这个是执行董事会的策略,实际上我并不是很认同,但是我仍然会执行。
然后互联网上的一些业务收购,其实当时是猫扑长到一定程度长不上去了,它的DNA只能让它长那么大,然后我们加了门户,搞什么东西都不行。所以你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其实也是寻找破局的力量。如果依照我现有的经验,那我觉得找一个最大的方向,一个就够了,绑定一个最大的东西就行,做那么多小的干吗?一点价值都没有,浪费时间。但这点可遇不可求。你看雷军也是做了很多天使投资以后,找到一个大的机会就跳进去了,因为把自己跳进去这是最大的一个投资。你在寻找这个最大的机会的时候,是要到处去看一看,不看看不探索是很难找到一条螺旋上升的光明道路,因为螺旋上升道路是很难找,你想螺旋上升世界还是让你回到原点。世界上的规律是说大部分的公司上市以后就落花流水,特别是高科技公司,因为他们是只懂一个杂技的猴,只懂一招的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