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网学网站长新闻为您提供另类BOSS冯鑫再创业:走在虚拟现实的大道上 参考,解决您在另类BOSS冯鑫再创业:走在虚拟现实的大道上 学习中工作中的难题,参考学习。
互联网的BOSS中,冯鑫算是一个另类。
诺大的办公室只有两张单调的桌子,一张是茶几,上面摆放着茶具,冯鑫喜欢泡茶,和员工或者到访的客人坐在茶几旁泡茶聊天、谈事,另一张桌子除了摆放几个凌散的文件之外,没有其他。
可以这么说,在筱瞧到访过的众多互联网大佬、BOSS中,冯鑫是唯一不在办公室放电脑(包括笔记本)的,甚至“变态”到所有的邮件、重要文件都要助理给打印出来让他审阅、签字。
不仅是电脑,冯鑫也只使用安卓手机,从来不用iPhone,理由更是雷人:太女气了!
就这样的一位创业者,你很难联系到他所从事的领域是竞争高度激烈的互联网。
在这个浮躁的互联网圈中,冯鑫也极少露面,筱瞧最近的一次采访冯鑫也是在2011年,那时候冯鑫在极力推荐他的视频优化功能左眼键,而这一次,冯鑫要跟筱瞧谈论的则是眼下正在不断升温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这个已经以各种各样形式存在几十年的技术,因为产业环境的不成熟,一直没有直接面向消费市场,而如今,巨头间一场围绕虚拟现实的军备竞赛已然拉开了帷幕,包括三星、索尼、谷歌和Oculus等正试图将虚拟现实的技术整合到游戏、社交和移动平台中。
冯鑫也希望将自己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梦想再造下一个暴风,这款看似笨笨滴甚至有点“山寨”味道的暴风魔镜成为冯鑫此时最为关心的产品,虽然雷军狠狠浇了冷水: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玩具,但是,冯鑫的决心不变。
当“虚拟现实”遭遇“奇点临近”
熟悉冯鑫的人都知道,他爱看书,有那么点文艺青年的范,但是,最近他研究最多的书却是那本预测2045年,计算机智能将超越人类的《奇点临近》。
起初研究《奇点临近》也是因为,冯鑫遇到了一个很纠结的难题,如何提高暴风影音的用户观感体验。
正是这本书,让冯鑫认为,虚拟现实的时代到来了,而且很快!用他自己的话说,看完《奇点临近》发现自己在互联网圈混了这么多年,居然第一次深刻滴对互联网商业模型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
似乎只为提高暴风影音的观感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虚拟现实可以做的有更多更多。
暴风魔镜就是在这样情况下诞生的一款产品。
在冯鑫的职业生涯中,印象最深的两位老板分别是雷军和周鸿祎。
在冯鑫的理解中,雷军是那种把梦想当真事干的人,万一梦想实现了呢?这也导致在冯鑫数年的金山岁月中,做了许多青春梦,他觉得老雷属于胆子特别大得人,善于总结,因此冯鑫也养成了时刻总结反省的习惯。
周鸿祎带给冯鑫的更多是对互联网产品的理解,怎么做用户,产品如何贴着成本卖甚至是免费。
而这两种不同风格老板所带给冯鑫的影响也体现在了冯鑫新推出的暴风魔镜上。
这是冯鑫在虚拟硬件领域的首次尝试,99元的白菜价,就是贴着成本卖的,道理很简单:他希望这种虚拟现实的产品可以打入大众市场,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门槛让用户来体验服务,因为在目前的产业时机内,冯鑫要做的是,让一切跑起来,而不是要将产品做到多极致,搭建什么平台,商业模式,这些都是后面的事情。
但是这种模式,与三星等巨头的模式不相同,三星目前采取的方式是:与虚拟现实头盔厂商Oculus VR合作,只针对三星旗舰手机开发出一款虚拟现实头盔,而这种合作方式也决定了,成本居高不下,没有普世性。
冯鑫要做的就是把它的门槛降到不能再低,你只需要戴上暴风魔镜,打开智能手机上的专用App,魔镜通过光学镜片并可实现用户感官升级,即可简易体验沉浸式的虚拟现实效果,成本只需要99元。
从市场先机而言,冯鑫的这种卡位还是不错的,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物美价廉的暴风魔镜极大滴满足了那些在三四线无法观看3D影片的用户。
据了解,目前暴风魔镜已经卖出去10多万台,但是这离一个产业的繁荣还很遥远。
不过,很快冯鑫又意识到另一个问题,虽然市场要选择“大众”,但是,或许学习小米以“发烧友”为切入点的模式更有利于市场的培养。接下来,冯鑫希望可以先从“窄众”入手,据悉,12月16日,暴风将围绕“一场好奇者的聚会”对外公布魔镜的第二代产品。
冯鑫的难题
事实上,30 年前,计算机科学家 Jason Lanier 成立 VPL Research,致力于虚拟现实设备的研究。1989 年,VPL Search 在 Texpo 电讯大会上展示了虚拟现实设备 EyePhone。这个设备跟今天的 Oculus Rift 非常相似,而且使用电子手套来操控。
不过,由于当时的设备造价高昂,并且用户抱怨其导致眩晕,虚拟现实设备并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那么,随着技术的进步,虚拟现实设备是否迎来的复兴的机会呢?
我们可以看到,就在此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制造和医疗领域,而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用于沉浸式的游戏体验,比如Oculus Rift。
中国的虚拟现实环境则更要差得多,目前国内BAT巨头似乎对这一块还没有太介入,虽然筱瞧认为,度娘是最有实力做这个领域的,无论是技术储备、人才、资金上都比暴风要好很多。
从暴风魔镜的外观上看,的确有些笨重,此外,由于对焦等技术问题,第一代产品从用户的使用体验来看,舒适度不够,产品也不够炫。
冯鑫说,第二代产品将针对这类问题进行升级改良,不过,这不是冯鑫头疼的问题。他更烦恼的是:产业生态问题。比如说:虚拟现实的拍摄对象是什么?谁来提供拍摄的内容?比如:冯鑫认为:虚拟现实所要给用户带来的绝对不是想看到360的景色拍摄,而是给那些从来不敢蹦极的用户提供蹦极的视觉效果。
再比如说,全世界还没有一款真正基于虚拟现实的收费游戏,甚至用虚拟现实的技术去拍一部电影!
冯鑫现在最大的工作就是要把这些内容生态的拍摄者、提供者甚至体感硬件设备商都发掘出来,投资、合作或者扶持,也可能自己尝试去做,总之要让生态尽快滴丰富起来。
目前,冯鑫给暴风魔镜设定了三种使用的场景:
第一种:现场,比如明星虚拟演唱会、车展等,甚至用户戴上魔镜就可以通过视频和图片重新回到过去,重温当时的美妙场景;
第二种;浸入式的游戏,比如暴风接下来要跟完美推出的基于虚拟现实的游戏;
第三种则是社交,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魔镜实现不能常常见面的真实的朋友的虚拟社交,比如大家可以相约在某个特点的时间,戴上头盔打牌,在魔境中遇到真实的你我他。
“现场和游戏是最容易突破的模式。”冯鑫透露,在接下来的“一场好奇者的聚会”中,我们可以看到暴风魔镜为其新版精心准备的电影、现场、游戏等内容。
在有了三种特定场景之后,冯鑫对于魔境的商业模式也有了比较初步的雏形。
一个最为简单地模式就是植入性的场景广告,举个简单地例子,未来在魔镜的游戏中,用户可能扭头就可以看到一个百事的可乐罐,甚至在虚拟游戏中设置用户消费环节,可以支付购买道具,甚至主人公渴了,直接购买一个虚拟的可乐解渴。
现场的这个场景的商业模式空间也极具想象力,比如定制版的虚拟演唱会,明星的粉丝们可以通过魔镜付费来观看明星的演唱会,甚至明星可以设定一些自己主题的生活场景,并且将其产品化,让粉丝在虚拟中满足于明星零距离接触的愿望。
除了在一端极力地为用户创造使用魔镜的场景,冯鑫同样希望在另一端(即:手机厂商)内置自己的魔镜APP。
在冯鑫的规划中,未来魔镜在手机厂商的内置APP中会显示特殊的号段,只要属于手机厂商号段的用户一旦使用了魔镜所产生的收益,暴风都将与手机厂商进行分成。
不过,筱瞧注意到,在冯鑫设计的所有的商业模式环境中,依然没有一个锁定用户的平台,用户依然可以决定自己用哪个平台的产品,观看哪个平台的视频,体验哪个平台的游戏。
“商业逻辑很难划出一个很好地未来,硬件本身没有控制,锁不定用户,因为手机不是你的,魔镜就是一个观看的工具。”冯鑫认为,只有当这个市场真正起来了,才能去谈所谓的平台,而暴风的逻辑则是:做到魔镜的APP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
虽然我们很难说暴风魔镜会不会成功,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冯鑫和他的暴风影音已经毫无保留滴投入到了这场虚拟现实的革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