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论文搜索 原创论文 网学软件 学术大家 资料中心 会员中心 问题解答 原创论文 大学论文导航 设计下载 最新论文 下载排行 原创论文 论文源代码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联系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素材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站长新闻 > 正文

为什么人们不再相信Facebook能掌控未来?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用户投稿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14/04/06

网学网为广大网友收集整理了,为什么人们不再相信Facebook能掌控未来?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词库网 手机游戏 iPhone游戏

Facebook 社交网络 扎克伯格

腾讯科技 瑞雪 4月4日编译

编者注:美国科技博客ReadWriteReadWrite撰稿人塞勒纳·拉森(Selena Larson)近日撰文称,最近Facebook紧锣密鼓的并购交易标志着该公司已进入过渡期,想要从单纯的社交网络公司转变成羽翼丰满的科技巨头,能与谷歌展开针尖对麦芒的竞争,比如说用无人机和人造卫星来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等;但由于隐私权等问题的影响,Facebook给用户留下的印象不佳,可能会导致这一雄心勃勃的志向受到阻碍。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全文:

在未来几年时间里,将有十多亿人得益于在平流层中盘旋往复的无人机和人造卫星,从而获得接入互联网的权利。

不久以后,我们还可与来自海外的三两好友“共坐”,沉浸在以前无法想象得到的虚拟体验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只需戴上一副虚拟现实眼镜即可。

这些并非来自于硅谷创业公司的虚无缥缈的假设,其牵头者是一家以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开放和联系更密切为己任的公司。如果说有那么一家公司确实能取得上述所有成就,那么或许人们都将爱上这家公司——但一旦你知道这家公司是Facebook的话,这种感觉可能就会在瞬间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Facebook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分”不高;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个事实:这家社交网络巨头控制着海量的用户数据,并将其用户当成是广告的“饲料”。在过去几年时间里,Facebook已多次卷入有关隐私权的纷争,而且其创立者是一个毛头小子,他几乎可以说是欺骗了自己的哈佛校友,借此率先创建了Facebook网站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最近以来,Facebook看起来似乎是“长大”了。这家公司已经对未来技术押下了高达数百亿美元的赌注,收购了社交通信应用WhatsApp和虚拟现实游戏眼镜开发商Oculus,其在于加快自己的“青春期”。

Facebook在过去几周时间里进行的这些并购交易给这家公司带来了全新的面貌,让人们觉得它愿意冒险投资于那些尚未“开花结果”、但却有可能轻松变成科技领域中“下一个重大事件”的技术。其中,Facebook以20亿美元价格收购Oculus的交易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为何一家社交网络公司会收购一种降低人们社交性的技术,因为Oculus的业务全都与沉浸式游戏体验有关。

相比之下,尽管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的交易对用户来说并非好事,但至少从战略上来说,这项并购交易看起来还是比较明智的。

这些交易标志着,Facebook已经开始进入自己的过渡期,想要从一家单纯的社交网络公司转变成一家羽翼丰满的科技巨头,能与谷歌展开针尖对麦芒的竞争。

对公司来说,保持新鲜感以吸引和留住用户确实是很重要的;但就Facebook而言,正如《老爸老妈的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中的巴尼· 史汀森(Barney Stinson)一样,根本就无法摆脱自身本质上的终极缺陷,因此也就谈不上能获取消费者的信任了。

终极的数据“饕餮”

如果你觉得你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拥有控制权,还是多想想看自己是不是在说梦话吧。

Facebook面临很多人的质疑,而这种质疑背后最大的原因很可能就在于,这个网站在多大程度上赋予了用户控制自身信息的能力。种种证据表明,Facebook用户的这种能力是十分有限的。没错,你是能编辑自己的个人信息,从而让其他人无法看到;但别忘了,Facebook却是可以看到的。其结果是,Facebook会利用你的数据来为其广告主提供服务。

牢记一点吧:或许你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只向Facebook提供了一条信息——举例来说,当你首次注册Facebook账号时,在注册资料里填写了自己最喜欢看的电影、电视剧和书籍——但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条信息都会被提供给广告主;或者换个说法,是被提供给那些紧盯着你钱包不放的公司。

而在现在的Facebook网站上,即使你选择性地对某些内容点“赞”,也不再能控制会在自己的信息流中看到什么样的消息了。你可能通过点“赞”的方式订阅了某些品牌、名人或小企业的页面更新信息,但如果这些页面的主人拒绝付费,那么它们所提供的信息更新就会在你的信息流中被过滤掉。

在以前,你原本可以通过信息流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但在今天,Facebook正在切断这种信息流,通过升级自身算法的方式来限制你能看到的状态信息。许多人都觉得,Facebook这样做对用户来说是不公平的,甚至是极为可耻的。

并非只有来自品牌、名人或小企业的页面信息会被阻断,甚至就连普通用户发布的内容也可能遭到拦截,从而导致能看到这些内容的用户变少。这是因为,Facebook认为这些内容是“低质量的”。

为了清除自认为新闻价值不够的内容,比如说来自于媒体创业公司Upworthy或ViralNova的消息,Facebook对其算法进行了改动,以减少所谓“低质量”的内容,更多地显示那些更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例如《纽约时报》的报道等。当然,大多数用户都对Facebook的这一做法表示认同,原因是“点击诱饵”链接确实是很烦人。但令人感到担心的是,对于用户每天能看到什么样的信息来说,Facebook拥有过于强大的控制权。

今日的Facebook不仅已经渗透进了社交体验的几乎所有领域——照片(Instagram)、状态更新(Facebook)、位置服务(Places)等——而且在Facebook Login功能的帮助下,它还已成为用户的社会身份,这种功能允许Facebook将互联网上的其他几乎所有东西都与其自身整合到一起。这就意味着,即使你不会在Facebook网站上消磨时间,那么也会利用Facebook在网上的其他地方闲逛。

某种程度上来说,用户是被困在了Facebook所营造的环境中。最开始的时候,人们相信这家公司,愿意向其提供自己的数据和信息;但他们所获得的回报却是,经常都会感觉自己被利用了。当有人想要放弃Facebook时——无论是因为对隐私权问题感到担心,还是因为Facebook的作法给他们带来了挫败感——却遭到了Facebook有意为之的“围剿”,变得难以脱身。

这是因为,即使你删除了自己的Facebook账号,却仍有挥之不去的“鬼影”伴随在你左右。你的电邮地址仍旧与Facebook账号紧密相连,你的头像仍旧可被Facebook辨认出来,哪怕与其关联的Facebook账号已被删除也不例外。通过这种方法,Facebook几乎可以做到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哪怕有一天你与世长辞,它还是能从你身上赚到钱。但对于一家想要主导未来世界的公司来说,这种行为并不合适。

飞上蓝天的互联网服务

就移动业务而言,Facebook曾错失良机,其Android应用界面Facebook Home遭遇了重大的挫败。虽然Facebook Home朝着硬件领域迈出了一小步,但明显并非用户想要的东西。

今天,Facebook正在不断给自己的梦想“添砖加瓦”。通过最近收购Oculus和无人机生产商Titan Aerospace的交易,这家公司想要从社交网站这个“外壳”中脱壳而出,作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公司而受到世人的重视,

Facebook的口号是“快速行动、破除陈规”(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这家公司经常都会推出新产品和功能,比如说Facebook Home。在Facebook Home遇挫以后,该公司正准备卷土重来。这一次,Facebook矛头所指的突破口是那些尚未被消费者熟知的技术和应用。但在用户和投资者的眼中,携雷霆之势而来的Facebook给他们带来的不是“答案”,而是更多的问题。对于一家“印象分”本就不高的公司来说,这可不是件好事。

在人们眼中,Facebook所谓的“快速行动、破除陈规”是为自身利益服务的,而并非为了整个互联网的利益;就收购Oculus交易来说,则是并非为了死忠粉丝的利益。

Facebook尚未挣脱社交服务这一“牢笼”,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于那些规模宏大的计划,尤其是旨在让互联网人口再度扩大10亿人的Internet.org计划,现在的Facebook还在依靠旗舰网站来为其提供支持。

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理想是,这个网站能把全球所有人都联系起来,从而为人们提供一种彼此找到对方的便捷方式,同时还想要为发展中国家的穷困民众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

扎克伯格在上周宣布了Internet.org的发展蓝图,他口中的这项计划听起来就像是从科幻小说中脱胎而成的。Facebook刚刚收购了Titan Aerospace,现在正准备让后者生产的无人机飞上蓝天,为尚无网络覆盖的社区提供上网服务。同时,Facebook还希望利用激光和人造卫星等其他技术,为更加广大的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

Internet.org凸显了扎克伯格剑指谷歌的野心,后者已在此前推出了类似的Project Loon项目,希望凭借WiFi热气球来为整个世界提供上网服务。扎克伯格对Internet.org项目作出了这样的阐释:“与热气球相比,无人机更具耐久性,而且其位置也能更加精确地被人控制。”

可以想见,无论到底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上网的人更多,那么Facebook就能控制更多的数据和信息,有更多的人可供其利用来为广告主提供服务。

为了获得更多用户以及留住现有用户,Facebook需要作出改变。尽管从以往历史来看,Facebook的隐私权政策轻率而不计后果,但当这家公司的年轻首席执行官开始谈论以无人机和激光为支持的互联网服务时,马上就引起了用户的兴趣。

长大中的Facebook

在去年10月份,当Facebook终于承认青少年用户正在流失并转向“阅后即焚”社交应用Snapchat和轻博客网站Tumblr等其他热门社交服务时,整个互联网上回荡着一句话:“早就告诉过你是这样了!”

但对于Facebook来说,这家公司的未来并不在于青少年用户,因为其志向是从自己原有的“躯壳”中脱胎换骨。Facebook不能永远固步自封;尤其是,在总是不断变化的科技行业中,如果Facebook想要始终保持自身地位,那么就更需要焕发新生。

Facebook现在的愿望是,致力于建设互联网的未来基础设施。Facebook想要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在未来十年时间里为从没上过网的10亿人提供上网服务。就扎克伯格自己而言,他已经采取了旨在提高“印象分”的措施,仅从Facebook支取1美元的年薪。这一招确实不错,但早就被已故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用滥了。

为了建设自己想要的未来并掌控这种未来,Facebook将不得不变得“更酷”,同时放松对用户的控制。Facebook拥有许多激动人心的项目,但除非能解决自身的形象问题,那么就无法吸引和留住用户。信任是一种无形但又无上的财富,尤其在互联网上更是如此。人们需要看到的是,Facebook开始做点什么事情来改善人类体验,而不只是满不在乎地豪掷几百亿美元,然后再利用人们向其提供的个人信息赚回几千亿美元。

当然,数百亿美元的并购交易也给Facebook带来了一个提升自身形象的好机会。现在Facebook需要去做的事情就是,证明自己所关心的不只是如何赚钱。这样才能让人们看到,已经十岁的你到底长大了多少。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论文模板 | 论文资源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15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