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网学 原创论文 原创专题 网站设计 最新系统 原创论文 论文降重 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 UI设计定制 论文答辩PPT格式排版 期刊发表 论文专题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原创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论文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论文模板 > 英语论文 > 正文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多向度写作模式研究

论文降重修改服务、格式排版等 获取论文 论文降重及排版 论文发表 相关服务

文章导读:在新的一年中,各位网友都进入紧张的学习或是工作阶段。网学的各位小编整理了英语论文-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多向度写作模式研究 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顺利!

    [摘 要]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项综合性教学环节。基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现状,借鉴语言学、社会学、哲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界定多向度写作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对提高学生论文写作的批评意识以及思辨能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从而培养有创新思维的外语人才。

    [关键词] 毕业论文; 多向度; 写作模式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项综合性教学环节。《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1]14 《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外语卷)》对此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刻的阐述:“高校外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是完成本科教学计划、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外语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外语教学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是衡量、评估高校外语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2]3《单向度的人》是德国著名哲人马尔库塞最负盛名的一部力作。“单向度”(one-dimension)这个术语今天已成为最脍炙人口的概念之一。单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man),即是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这样的人不再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一种与现实生活不同的生活形式[3]3-5。在此借用马尔库塞的这一概念,用“多向度写作”指不因囿于同一模式和既成的规范而形成八股文式的写作,不以文害意,而是具有创意,有批评和身份意识, 充分体现思辨能力的写作模式。“多向度”分为知识向度、技术向度、文化向度和思辨向度,它们是层级升高和互为基础的关系。

    一、现状分析日前,学界就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只是一个“美丽的摆设”,达到了 “人神共愤”的境地,劳民伤财,应该废除;有人认为如果因为质量差就取消是因噎废食,不仅不能取消,而应找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笔者认为,语言学习的重要技能除了口头表达,还有书面表达,取消毕业论文的这种“瘦身运动”不可取,况且英语专业生的毕业论文更担负着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重任,不可废除。业界专家在教学评估和调研过程中发现了英语专业本科生思辨能力欠缺的问题,特别突出体现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如黄源深教授在论文“思辨缺席”[4]18-19,和“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论‘思辨缺席’”[5]1中进行的跨度十余年的考察的结果仍然是“思辨缺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黄教授指出目前“思辨缺席”不仅是英语专业生的痼疾,甚至是一部分英语专业教师的痼疾,并探讨了一些解决方案。王宁教授针对中国的语言文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处于“失语”状态的说法,指出“这绝不是一个语言表达的问题,而是我们学会了如何说话和写作,但却不知道说什么和写什么的问题。……所以,我们决不能满足浅层次的教学工作,而应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6]1-2目前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多围绕形式展开,针对如何提高论文的思想含量的研究较少,而针对地方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体现出来的思辨缺席现状的实证研究和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的研究就更少了。探究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发现存在着中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不当,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断裂的现象。随着英语学习起始年龄的降低和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大部分学生在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经过十多年的英语学习,进入大学后可以说基本解决了英语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特别是英语专业生,入学的口语测试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录取。那么,大学阶段的培养目标还是仅仅定位于语言技能的训练,那岂不是重复劳动?无形地延长了学生的学习周期。大学生英语学习和中学的根本区别不是听说读写的流利和准确的程度差别,而是如何表达更深层的思想和更广阔的视野,所以大学英语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受主流语言学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仍以语言形式为主。主流语言学强调对能指,即语言形式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具有丰富内涵的所指,即意义的研究。“语言意识” 已得到充分的重视,而对“批评语言意识”(即关注语言的社会性和思想性)的强调不够[7]3。在大学阶段,学生外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就体现在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在这种状况之下,学生的思辨性写作问题就凸现出来。目前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基本解决了学生的论文格式和规范方面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的论文语言流畅,没有语法错误,符合格式,但都是一些综述性的文章,没有新意,整齐划一,给人一种新八股文的印象,走向了以文害意的极端。语言哲学家塞尔说过:“没有感受性的严格是空洞的,没有严格性的情感只是浮华的废话”[8]155。如何把标准和客观与批评意识有效地结合起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术意识成了问题的焦点。

    二、几点建议因为本科毕业论文不是单纯的一门课程或某一个教学环节,而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系统工程,是把知识片段进行横向联合而且付诸实践的一个有效手段。因此改革内容与方法应该从宏观考量,应从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培训和整合等几个大方面入手。 (一)提高英语专业的办学定位英语专业的办学定位应该是培养具有思辨能力和研究意识的高级英语专业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工匠。英语创新型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又要有较开阔的视野、较强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办学定位应该区别于以语言技能的熟练为目标的语言培训中心,而应贯彻“文史哲融通“的教育理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人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思维。 (二)调整课程结构,彰显人文和思辨课程目前的英语教学大纲的课程体系是围绕培养掌握英语的人才而构建的,课程的核心是英语技能课和英语知识课, 显然这一要求与现实需求出现了断裂,因为把掌握语言技能作为终极目标不可能培养出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的人才。课程应当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来设立。为了培养创新素质,我们要树立“大文科”意识,也就是要实现文史哲的相互融通,应开设以下三个模块的课程: (1)英语听说读写技能课,进一步夯实英语语言基本功。但是,课时可以适当减少,因为英语可以通过其他知识性课程来学习。(2)语言、文化知识课,包括语言学、文学、欧美文化、哲学、社会学、中国文化课等,比例应加大。这类课程要用英语授课。既传授知识,也是英语学习渠道。(3)开设一定比例的思想方法和思辨课,如辩证法、逻辑分析等课程,为防止信息流失,这类课程可以用中文授课[5]11-16。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 Halliday指出,在中国大学里外语系和中文系是分开的,没有普遍意义的“语言学系”,这是一个不足之处。他强调的也是知识的融通,“…inmy opinion, to have a clear picture ofwhat a language is and how itworks; not just about this or that parti- cular language, but about the nature and functioning of human language as such.”[9]4 (三)改革写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批评语言意识学生毕业论文中批评意识的缺失主要囿于某些思想的默认点(defaultpositions)(所谓默认点,就是那些不假思索就持有的观点)和学术话语社区的正确性和客观性的限制。在课程改革的支撑下,培养学生的面向思辨的多向度写作意识,即知识向度、技术向度、文化向度和思辨向度。知识向度和技术向度属于“语言意识”,亦是“能值”的范畴,即组词造句,连句成文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而文化向度和思辨向度则是”批评语言意识“,亦是“所指”的范畴,即语言所建构的意义,和为达到建构意义的目的而进行的思辨。“语言意识” 和“批评语言意识”是一种交替上升的引导过程。美国著名的心灵哲学家塞尔关于语言和心灵的关系的论述可以佐证: “我们实际上就不仅是一方面具有心灵,另一方面具有语言, 而是心灵和语言的相互补充,相互丰富,以至于对于成年人来说,心灵是通过语言来构成的。”[8]143因此在学生的写作中这两个意识缺一不可,这四个向度不可偏废。保持客观性与自我意识体现的平衡,批评地对待“正确性”与“得体性”这两个标准,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也要唤起他们的 “批评语言意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概念是“选择即意义”,基于这一理念,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关注语言形式的选择表达作者一定的思想观点,社会背景等。使学生摆脱千篇一律的语言形式的限制,语言表达更加多样化,意义更加丰富,根据写作的意图和主题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等。著名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巴赫金认为,“语言只能存在于使用者的对话交际之中。对话交际才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语言的整个生命,不论是在哪一个运用领域里 (日常生活、公事交往、科学、文艺等等),无不渗透着对话关系”[10]239-243。文本对话性可以表现在话语的各个层面上,甚至是一个单词也隐含着对话,“只要不把它当成是语言里没有主体的单词,而是把它看成表现别人思想立场的符号”[10]。文本的构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世界观和思想的声音的交锋。实际上对话就是思想意识的交流和冲突。所以要确保学生为一定的交际目的写作。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中表现为作者的“身份意识”和“读者意识”,即把写作当做是思想的交流,是为锤炼某一个真理而发生的对话, 而不仅仅是形式正确的废话;通过作者与读者,作者与文本, 文本与读者,文本与文本,甚至是作者本人内心的对话来体现思想的分歧、对峙、融合和生产。这样才能保证论文的思想性,不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也不仅仅是他者之言。学术论文与一般写作的根本区别就是智慧撞击过程中产生的一点思想的火花。有人说,要求本科毕业论文有创新是不可能的,这种思想未免过于悲观。阅读与写作是互为一体的过程,根据语篇与作者具有互构功能的理论,首先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可有效地培养问题意识和批评性写作意识,改变“单向度” 的写作模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学首页 | 原创论文 | 计算机原创
版权所有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