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大家对英语论文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 彝区中职英语教学的思考 ”一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以凉山州初中毕业的彝族学生为主,且大多来自偏远山区,语言环境以彝语为主。彝语与英语在很多方面存在重大差异,同时,很多彝族学生汉语水平较低,英语其实是其“第三语言”。中职英语教育强调语言的实用性,而现实中的中职英语教学又是以汉语作为引导,长期的彝语习惯与相对较差的汉语水平,使彝族地区中职英语教学面临比其他科目更大的困难。针对彝区中职英语教学的特殊困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升教学效果:
一、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结果的预见,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目的。中职英语教育的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个体的基础为主要参考,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渐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坚持推广普通话。以我校为例,因彝族学生比重大,他们在校期间主要讲彝语,很多彝族学生英语口语带有浓重的彝语口音,经常被同学嘲笑,这大大打击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彝语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这样的语序习惯对英语的学习也是很大的障碍。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及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讲普通话,以改变长期形成的彝语音调和语序习惯。同时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基础,让学生首先能读准英语的26个字母和48个音标,掌握英语基本语法,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入。不可片面追求完全的英语教学,始终坚持以普通话为教学引导,以改变学生的基础语言习惯,循序渐进开展教学。
三、注重教学环境的营造。把传统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既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又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着重锻炼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这与凉山州彝语在实际中的使用现状以及中职英语教学目的是相同的。创新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情境的设计上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彝族生活中特有的实际场景,如彝族迎亲、火把节等。多增加一些简单且在生活中常用的句型,引导学生将在彝族中广泛流传的传说及神话故事翻译成英语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课堂互动的良好氛围。
四、灵活选择使用教材。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灵活地选择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目前新教材的内容更多面向的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学生,学生能轻松接受并跟上教材进程,学生家长也有能力去辅导他们的孩子。而彝区学生基础薄弱,一个学时的内容往往要花较多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而家长根本就没能力去辅导孩子学习。笔者认为,在没有适合民族地区的中职英语教材的情况下,应该根据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校本教材,把新教材中太难的部分删去,并根据学生接受程度进行相应的拓展。
如,一些复杂的英语句型含多重谓语和宾语,教学中可将其分解为几个简单句型,逐个讲解,然后再将简单句型串成复杂句型。这样既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可提高学习效率。对教材中不适合学生的内容和活动进行替换,如,涉及高科技的篇章,学生不易理解,可将其替换为自然环境类的文章。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和活动步骤,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必要的拓展,还可以根据教学效果对教材的顺序进行相应的调整。总之,教材不是金科玉律,而是一种教学依据。教师只能根据教学实际灵活使用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材。
五、创新英语教学小班制。在凉山州,不同区域之间的彝语存在较大差异,学校可根据这一特点打破年级与专业区分,对来自相同区域的、英语水平相近的学生进行集中教学,每个班上的学生最好不超过30个。教师可对这些相同区域内的学生进行语音矫正并同步展开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
六、注重多媒体的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吸引力强等特点,多引入反映彝族生活素材的图片及试听资料,以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将彝族生活中特有的事物翻译为英文,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展,以此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如,彝族“毕摩”意为汉语中的法师之类,可音译也可翻译为Buddhist monk,Wizard等。将意思一致的彝语、汉语和英语内容,以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并让学生体会3种语言的差别。如煮土豆,彝语口语为土豆煮,英语为Boil pota-t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