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经济学论文编辑为广大网友搜集整理了:黑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探析_产业结构-论文网绩等信息,祝愿广大网友取得需要的信息,参考学习。
论文摘要:黑龙江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就面临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已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和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来阐述如何通过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优化来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论文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是衡量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指标,是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的具体体现,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目前正处在由前一周期的衰退阶段向新发展的创新阶段转移的时期,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的矛盾已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最为迫切的问题。
一、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总体态势与特征分析
黑龙江省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1995年黑龙江省GDP达到35.0%的最高增幅,2007年和2009年GDP增幅分别为12.1%和11.1%(见表1)。近五年来全国平均GDP增幅为17.3%,黑龙江的平均增幅约为15%,经济增长相对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12000-2009年中国和黑龙江省GDP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中 国 | 99215 | 109655 | 120333 | 135823 | 159878 | 183085 | 209407 | 246619 | 300670 | 335353 |
黑龙江 | 3253 | 3561 | 3902 | 4433 | 5303 | 5510 | 6217 | 7077 | 8310 | 8288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黑龙江统计年鉴》
据统计,1978-1995年,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为9.8%,黑龙江省同期只为7.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9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增长速度表现出与全国不同的态势,1996-2000年,黑龙江省GDP的年均增长率为8.8%,比上期上升了1.8个百分点。2000-2009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8%(见图1-1),而黑龙江的GDP增长速度为10.42%,尽管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发展速度仍然较低。
从2000-2009年期间,全国GDP增长率最高年份为2007年的11.9%,最低年份为2001年的8.3%,落差达到3.6个百分点,而同期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落差只有1.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波动较小,呈现出较稳定的发展态势。
二、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现状及制约经济增长的问题
(一)所有制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单一的国家或集体所有制演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公有、非公有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2218.0亿元,增长11.3%;集体企业增加值101.9亿元,增长12.5%;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585.6亿元,增长14.8%。非公有经济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己占有相当大的份额。这种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反映到经济增长上,呈现出了非国有工业总产值的增速一直高于国有工业的增长速度的态势。1995-2009年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26.6%,比同时期国有工业的增长速度高出近10%,可以看出总产值的增长已以非公有经济的贡献为主。但由于受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黑龙江省整体经济仍然是以国有经济占绝对主体地位。
(二)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是典型的重工业主导型的产业结构,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较快。1953-1980年,黑龙江省GDP年均增长6.3%,而工业年均增长10.8%,后者比前者高出4.5%。改革开放以后,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逐渐趋于良性或均衡状况。2005年黑龙江省GDP为11.5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2.4:53.9:33;2009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3.9:47.2:38.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154.3亿元、3920.4亿元、3213.3亿元,分别增长5.2%、13.0%、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62.9%和32.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攀升,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正在向现代产业结构趋近。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第二产业历年产值比重都超过50%。从动力结构来看,黑龙江省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从1952年至今一直是第一位,超过了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之和。黑龙江省同时还是农业社会。因此,黑龙江省是比较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
(三)区域经济结构
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根据地理、资源、工业和贸易等区位因素,通常将黑龙江省分为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大小兴安岭生态经济功能区和沿边对外开放区等四大经济区。目前,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沿边对外开放已占全省GDP的80%-90%,并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但黑龙江省四大经济区域在其发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仍值得关注,从总体上看,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2006年,哈大齐工业走廊所创造的地区GDP占全省GDP的67.8%,分别居全省第1、第2和第3位;东部煤电化基地的四大煤城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所创造的GDP占全省GDP的10.5%,分别居全省第7、第9、第11和第12位;大小兴安岭生态经济功能区所创造的地区GDP占全省GDP的1%,居全省第13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和经济的增长。区所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
黑龙江省的经济结构在所有制、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非公有制所占比重较少,公有制所在比重大;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资源依赖型产业多,高科技产业少;第一产业比重大,但大而不强,第二产业比重大,但大而不优,第三产业小,对经济拉动力太弱。 所以,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使黑龙江省经济从资源成本型向生态效益型、从单一粗放型向复合精细型、从原生松散型向市场集约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先导型的方向转变。
三、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一)调整所有制结构
要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所有制结构调整的重点。着力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安全的机制环境,充分激活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从而为推动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加新的筹码。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更多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二是发挥资金支持功能。继续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鼓励担保机构为非公有制经济尤其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构建多层次直接融资体系,积极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产业升级的扶持。大力鼓励在信息技术、工程及科学仪器、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等领域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二)继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建立现代农业体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这一中心,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关键作用,推进农业体制机制、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创新,加快农业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进程,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黑龙江省在工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按照节能降耗、高效、防治污染和改善品质的原则进行存量资产的调整,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基础作用的能源、原材料和石化工业等支柱产业提高加工深度,改善产品质量,开拓新型产品。要以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并在关键设备上采用最先进技术,实行高加低战略,扩大市场占有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明确现代服务业在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载体,以知识与技术密集、高附加价值为原则,重点发展具有黑龙江特色的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会展经济,金融保险、房地产、咨询等中介服务业。
(三)加大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更应在区域市场竞争的基础上进行广泛密切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鼓励各产业中的企业跨地区进行联合、兼并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要加快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构建新型工业化先行区;加快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构建能源深度开发集聚区;加快沿边开放带建设,构建对俄出口加工贸易前导区。黑龙江一定要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机,发挥四大区域经济板块的比较优势、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强四大区域经济板块内各地政府的合作,从黑龙江省全局的战略高度来实现四大区域经济区域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海燕.黑龙江省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2,07.
2 张逸昕.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论文,2007,09.
3 范晓峰.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10,03: 130-131.
4 陈俐艳.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03:57-59.
5 宋阳.黑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0,0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