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论文搜索 原创论文 网学软件 学术大家 资料中心 会员中心 问题解答 原创论文 大学论文导航 设计下载 最新论文 下载排行 原创论文 设计图标 Ppt模板 Flash素材 PSD素材 JS代码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联系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素材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论文模板 > 经济学论文 > 正文

试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用户投稿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17/03/12

网学网经济学论文编辑为广大网友搜集整理了:试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绩等信息,祝愿广大网友取得需要的信息,参考学习。

  我国,金融行业的准入条件有严格的限制,银行业基本被国家资本垄断,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摘 要: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资金匮乏问题,政府通常对资本的使用采取信贷配给制并人为规定利率上限,由此造成资本市场供需严重失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称之为金融抑制。金融抑制是阻碍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成本损失,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尚未建立起一套高效、自由、规范的金融市场体系,为此有必要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消除金融抑制中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 金融抑制 金融深化

  一、金融抑制的表现及其影响

  在著名的哈罗德――多马模型中,资本积累和投入――产出比率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学家在运用这一模型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时,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归结于“资本匮乏”,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通过提高储蓄率、引进外资等方式来加速资本积累,才能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但是这些理论在实际应用时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为此,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关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新理论。

  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症结不在于储蓄量不足,根本原因是金融发展受到抑制导致资本利用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地转化成生产力,从而阻碍了经济增长。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对名义利率的限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存贷款利率作了硬性规定,并限制其自由浮动,使得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很低甚至为负。资本的低收益导致低储蓄率,同时刺激了贷款需求,从而使得资本短缺进一步恶化。为此,政府只能实行信贷配给制,而只有少数投资者(如大型国企)能通过正式金融市场获得资本,而低于均衡的实际利率导致这些企业无法基于真实的成本――收益分析进行生产,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无效率。另一方面,被排挤在外的中小企业和私人投资者只能转而投向非正式金融市场,以很高的利率获得贷款,这又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平衡,束缚了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形成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

  (2)对外汇市场的管制。由于发展中国家高估本国货币的官定汇率, 低估外币的币值,导致汇率无法真实反映本币价值,国内商品的出口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此政府采取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来鼓励国内企业扩大出口,但这种政策的覆盖面有限,一方面不利于企业间的平等竞争,造成企业的生产低效率;另一方面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此外,在行政力量的干预下,外汇需求被不正常的压抑,“ 虚假”地提高了外汇供求水平,导致人民币汇率呈上升趋势,易吸引游资和“热钱”大量涌入国内资本市场,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由此可见,金融抑制的巨大成本损失在于效率的损失。利率限制使得资本价格无法真实反映市场需求成本和风险,导致资本配置和生产的低效;信贷配给制使得资源分配不均,加大了市场交易成本,不利于市场的自由公平竞争,易产生经济失调现象;负的真实利率抑制了储蓄,限制了金融市场的发展,阻碍经济增长,形成金融与经济停滞的恶性循环。

  二、金融深化理论及其意义

  基于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带来的消极影响,麦金农在此基础上提出“金融深化”理论,主张政府应该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使利率和汇率如实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变化;减少对金融业的干预,允许私人资本进入银行业,鼓励多元化金融中介机构发展;制定合理的税制,平衡政府财政支出,避免使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刺激经济增长;推进贸易自由化,减少贸易壁垒;在引进外资的同时,积极采取内生金融策略,挖掘本国资本潜力,避免过度依赖外国资本。

  由此可见,金融深化的核心在于金融市场的自由化,通过金融改革,放弃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变金融领域的政府“管制”为“有效管理”。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从而如实反映资本供求和外汇供求,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放宽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更好地发挥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优化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消除价格扭曲、市场分割、结构单一的现象,形成正的储蓄、投资、收入和结构优化的效应,建立起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当前我国金融抑制现状分析

  (1)对利率和和汇率的硬性规定。当前我国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存贷款利率都由政府决定,并依据经济形势和政府的经济政策予以调整。这种偏离市场定价的利率浮动,一方面加剧了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低于均衡利率的名义利率无法真实反映资本市场上的供求关系,造成储蓄低迷和贷款需求过剩,供求矛盾极易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和社会问题的滋生。同时借贷的实际成本为负加剧了道德风险,使得企业大肆借贷、盲目扩张,造成低级产业产能过剩,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更有甚者,依靠特权拿到借贷资本的企业并未将资金投入生产,而是以高利率转贷给中小企业,从而并未真正创造价值却通过剥夺手段攫取高额利润,造成垄断的低效率和产业结构单一。

  对汇率的管制使得汇率无法真正反映本币价值和外汇供需,对人民币的高估阻碍了出口贸易,不利于吸引外商投资。而政府的出口退税和补贴政策又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分配不均,不利于企业在自由平等竞争下实现效率最大化。同时,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高极易吸引游资和“热钱”来套现,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引发泡沫经济。

  (2)对金融业的垄断。在我国,金融行业的准入条件有严格的限制,银行业基本被国家资本垄断。近年来,虽然放松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限制和关于金融中介机构开业执照的管理规定,但是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专业银行垄断整个金融业的局面仍然没有太大的改变。其它一些私人银行或新型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仍处于附属地位,无法实现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平等竞争,从而不利于解决农村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利于城镇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多元发展,阻碍了金融普惠的推进。   对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管制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结构的多元化,减少了居民理财渠道和企业的融资渠道,使得基于风险和信用考量,大量现金存入银行,企业的主要贷款来源为商业银行。伴随国有商业与银行高度集中的金融资产而来的是高风险,而现有商业银行自身化解风险能力较弱, 依赖国家信用支撑。一旦发生危机,便转而增发货币,形成通货膨胀。

  (3)财政政策对金融市场的抑制。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严重受制于财政政策,金融被迫执行了财政赋予的政策职能。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由于扩张性的财政赤字导致政府多发货币,引起通货膨胀,而物价上涨反过来又限制了储蓄的增加,阻碍生产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借外债,或在金融市场上与企业争夺有限的资金,造成“ 挤出效应”,企业可用资金数量进一步减少,生产发展受阻,货币政策的职能被扭曲。此外,一些本应由政府进行转移支付的资金、国企应缴税费均通过拖欠银行贷款(坏账)来支付,银行面临严重的资金空洞和风险。

  四、对我国金融深化的启示

  由上述可知,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面临着利率和汇率管制、金融市场结构单一、国有资本垄断、信贷配给等问题,为此政府有必要放弃对金融活动的过度干预和控制,积极推进以逐步实现利率自由化和汇率浮动制为核心内容的金融深化,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拓展新型金融市场,从而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主要改革层面表现为:

  (1)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我国利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大大降低了金融调控的效率,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为此政府需要逐步放松对利率的管制,让资本价格真实反映市场供求信息,引导资金流向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和资本高效运转。同时,政府应当采取有效地监管(而不是干预)措施,保障市场信息畅通和信用机制的良好运行,维护金融安全;鼓励并引导资本进入创造实际生产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避免资本大量涌向地产等虚拟经济行业,为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情况下,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制度,并完善结汇制度,利用银行间汇率浮动区间时全国市场逐步适应汇率波动。同时政府应当依据国际经济环境、国内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对外开放的战略对外汇市场进行宏观调控,采取有效地监管措施,警惕外来游资,避免金融市场的震荡。

  (2)积极推进金融市场结构的改革与完善。在银行类金融机构方面,逐步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限制,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借贷机构的发展;实行利率市场多层次,对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予以利率优惠赫尔政策扶持,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公平竞争,降低垄断的低效率,并解决大型商业银行难以涉及的农村地区及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在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方面,应当以金融创新为目标, 发展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多种形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打破单一资本市场,促进多层次金融市场(如:同业拆借市场、贴现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等)的共同发展,构建起全方位、多功能的的金融市场。

  (3)政府应合理行使行政职能。一方面,政府应当合理行使财政职能,减少行政权力对银行的过分干预,避免巨额财政赤字绑架银行商业行为,形成巨大的潜在经营风险,推高通货膨胀率,不利于经济的稳定运行。

  另一方面,政府应当综合运用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手段,在维持金融市场自由发展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与监督,为金融市场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原创论文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论文模板 | 论文资源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