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在新的一年中,各位网友都进入紧张的学习或是工作阶段。网学的各位小编整理了计算机论文-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与实践毕业论文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顺利!
摘要
本文探讨了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兴起的原因、发展历程。我国起步较晚, 大约经历了开始、应用、独立研制与开发三个阶段;并针对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特点,探讨了网络辅助教学的优势,以及对计算机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国内教学平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的设计目标,以及对教学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过程、实践
引言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 CAI)的研究与应用始于1958年,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它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对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它自身也已发展成为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兴学科。
1计算机辅助教学兴起的原因
同其它学科一样,CAI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广泛的基础,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即计算机辅助教学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社会基础、理论基础。
1.1 CAI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首先是发展得快,表现在数量增加得快和性能提高得快。另一个特点是对社会的发展影响深刻。
1.2 CAI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点是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将成为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力资源。传统工业将为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工业”所代替,从事信息产业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大。社会价值的增加主要靠知识,劳动技能主要不是靠体力,而是以智力和知识为基础。不断地提高人们的智力,已成为决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1)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知识更新”加速,“知识激增”,形成所谓的“知识爆炸”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有史以来,数万年积累的科学知识占10%,而近三十年积累的占90%。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他测算出人类知识在19世纪是每五十年增加一倍,20世纪每十年增加一倍,70年代每五年增加一倍,而目前大约每三年增加一倍。这就向教育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如何解决人们的学习时间、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与知识激增的矛盾。
职业更新频繁“知识更新”的加快,必然会影响到职业的更换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知识密集型的生产具有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新产业的不断涌现,老的产业不断变更,要求人们必须具有较广泛的知识基础才能适应职业更换的需要。在工作实践中要不断学习。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由于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职业更换频繁。这就要求教育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职业更换频繁的要求。
高度发展智力
信息时代不仅要求人们具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求有高度发展的智力,否则将很难适应和推动社会的进步。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信息时代的教学活动不应以发展人的记忆为主要目标,而应以发展人的智力、创造力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因此,信息时代向教育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维、提高创造力和获取信息、处理利用信息的要求。
(2)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教育作出的相应的改革
①从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向终身教育转变,从培养记忆力向培养创造力转变
许多国家,尤其是美、日等有影响的国家,都提出了教育概念的“扩大”和“更新”问题。认为学校只能为一生的教育打下“基础”,即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要通过“终身教育”获得各种知识和技术。随着教育功能逐渐地向整个社会扩展,以及信息时代对知识和智力的要求,转变学校的职能,由传授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转变为培养人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为主要目标。
学习新技术,使用新技术
1981年由国际信息处理协会主持召开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正式提出,人类具备对文字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称为“第一文化”,而将阅读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能力称为“第二文 化”。就是说,在信息社会,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同掌握语文及数理化一样重要,应从中小学开始进行教育,使青少年及早掌握新的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造就有新知识、能适应各种变化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为此,许多国家纷纷制定政策,开展计算机教育。其目的如奥地利教育部长莫里斯所说,在普通中学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一代专家,而是为了使青年人了解这门将席卷几乎所有生活领域的新的科学技术。今天学生们在学校所学的,将是今后他们就业时所不可缺少的。
1.3 CAI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辅助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多方面理论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心理学的影响。CAI思想的形成受到两个概念的影响: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当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根据从实验室中对动物实验引出的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他是在普莱西的教学机器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材料程序化的想法,后来就发展成为不用教学机器只用程序教材的“程序教学”。
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过程
2.1开始阶段
70 年代后期到80 年代中期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始阶段。在对国外计算机辅助教育有了初步了解之后, 一些学者提出我国应加快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发展就需要有物质基础作为前提, 所以硬件配置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阶段以介绍和引进国外经验、理论为主。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起步较晚, 加之硬件设备和理论基础薄弱, 因此可以说在此之前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几乎是空白, 而此时国外计算机辅助教学却发展极为迅速, 成效极大。为加快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步伐, 我国采取积极引进的态度, 这个阶段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介绍、翻译国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在行为主义理论指导下, 要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编制要注重即时反应、重复重现、及时反馈和强化。因此, 这个期间, 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主要有操练与练习、个别辅导、模拟和游戏等。4.5认识上的误区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仅仅是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虽然能代替教师的一部分工作,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仍不能忽视。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手段并不能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只有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发挥各自特长,才能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5、目前国内教学平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5.1缺乏良好的设计
很多网站缺乏针对其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以及网络媒体的特性,对内容的组织、表现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把书木的知识按照原样拷贝到网页上,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有的做得稍微好一些,在文字里面加入一些声音、图片、视频素材,并简单地加入网站的导航图、适当的跳转等。
5.2交互性不强
很多教学服务平台的交互性很差,学生还停留在主要采用浏览的方式进行学习的阶段,不能实现实时提问、交流。
5.3资源不够丰富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使用者提供最丰富的、最易于操作使用的学习材料,从而使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者能更方便、更有效地达到"教"与"学"的目的。而国内的大部分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仅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内容,而很少提供关于国内外学科动态与发展的相关资源。
6辅助教学平台设计应实现的目标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网络教学平台的实现目标是要求学习者在平台的辅助作用下,进行更有益、有趣的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本平台应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6.1教育管理功能
可以实现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资源管理、课程管理、论坛管理。
6.2在线学习功能
在线学习功能是指平台支持的网上活动:学习知识、课后练习、学习、测试、答疑、同学之间交流和评价反馈功能。
6.3记录的功能
记录用户登录的次数和时间,在线课堂次数、答疑次数、作业分数、在线测试分数等。
6.4答疑功能
教师主要通过在线聊天实现同步答疑,通过留言板在线提问、论坛讨论区和E-mail实现异步答疑,同时将学生经常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给予解答后放入"常见问题库"中供学生查询以实现自动答疑。
6.5交流功能
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和学生的交流、实时文本交互功能。通过学习论坛,激发学生以提问、讨论的方式进行互助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论坛和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和网上学习资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及每个学习小组可进行文件交流。
6.6激励功能
主要采用正面激励,就是充分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并通过赞许、表扬、激励对学生做出肯定的评价,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其潜能。
结论
计算机辅助教学迅速发展,对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丰富了教学方式,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知识抽象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努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致谢
本科两年半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要感谢所有曾经教导过我的老师和关心过我的同学,他们在我成长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本文能够成功的完成,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李志斌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李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学者风范,敏锐的思想和开阔的眼界,令我敬佩不己,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李老师多次帮我理清思路并对研究中的难点及论文中的重要论点提出独到见解,使我受益匪浅。在此对李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 顾小清, 闫寒冰. 现代教育技术 走进信息化教育[M] 北京: 高
等教育出版, 2005: 108.
[2] 胡来林. 现代教育技术-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138.
[3] 王宇, 张五红. 高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选择、实施及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 2006,(2):154.
[4]汪霞.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教育评论, 2003(02).
[5]谢海军. 试论高等院校的网络实验室建设[J]. 教育与职业, 20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