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是我国唐、五代、北宋时期的着名瓷窑.它从东汉南方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到了唐代时初具规模,五代和北宋初得到蓬勃发展.越窑烧造的青瓷代表了当时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越窑自唐至宋一直为宫廷所垄断,流传下来的瓷器很少,考古发掘中亦很少见.因此,对认识和研究越窑瓷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近年来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河南的唐、宋墓葬中,曾六续出土了几件典型的越窑瓷器,在商业遗址里发现了越窑的民窑瓷片,为我们对河南出土越窑瓷器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一、从河南考古发掘所见的越窑瓷器谈越窑的性质
1985年,三门峡市在发掘的一座唐墓中出土了一件瓷壶,器体上扁下圆,仿皮囊形,口部椭圆呈盅形,上置伞状盖,细颈,弧肩起凸棱,肩部有两对穿钮,鼓腹平底,底周有矮圈足,通体饰淡青色釉,盖顶有模印花纹,器身刻划暗纹花卉.口径3.5-4.7厘米,腹径13-15厘米、底径9.4厘米、通高19厘米.经
鉴定,属越瓷窑口的产品.根据墓室结构与随葬品特点认为其不会早于公元758年,所出瓷壶应与其大体同时,似应属于盛唐时期的产品.这件瓷壶造型典雅、风格别致,是唐代前期越窑产品的主要器型之一.
这种仿皮囊式瓷壶还为探寻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问题,提供了新的信息.
在中原地区唐墓中,随葬越瓷的墓葬极为罕见.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后河南省正式发掘的唐墓有200多座,随葬品中出土了一部分瓷器,其中以白瓷为大宗,青瓷极少,越瓷则基本不见.如偃师县杏园村唐代墓群是一处中、小官吏死后埋葬比较集中的一个墓区,墓主生前的官阶以八、九品的小官为主,个别有官至四品者,且墓穴保存完整,未经后世扰乱盗掘.据发掘简报介绍,在发掘的八座有明确纪年的唐墓中,共出土各种瓷器13件,其中白釉5件,乳白色釉4件,淡赭黄釉2件,绿釉1件,釉色泛青者1件,青瓷不见.西安是唐王朝的都城,解放后,在西安郊区发掘了一大批唐墓,在唐帝陵昭陵、乾陵发掘了一批陪葬墓,如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然而即使在这些皇家室、世族豪门的墓葬里也极少用越瓷随葬(唐墓被盗严重,发掘所见多为劫余之物.原来情况如何不得知).迄今所见的只有总章元年(668年)李爽墓中出土的葫芦瓶系越窑产品.1980年在调查浙江余姚上林湖张家埭越窑址时,曾发现一件碗底残片,其上划“官样”二字,当是官窑的产品.
古陶瓷研究者认为:越窑自唐代开始设立“贡窑”,专烧进贡用瓷.这与考古发掘情况正好相符.看来当时对官窑产品控制很严,只有身份很高的皇室成员和世族显贵才能享用.
1984年--1985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发掘了巩县宋太宗元德李后陵,出土了三件越窑青瓷,有龙纹盘、瓷盒、碗各一件.龙纹盘,敞口,曲腹,平底微内凹.器形颇大,底部满釉,有垫烧痕,盘底上刻一蜷曲的龙纹,龙须飘逸,鳞甲细密匀称,龙爪遒劲有力,龙身周边饰水浪纹.口径35.8厘米、底径15.2厘米、高9.6厘米,可惜大部已残.瓷盒,由四层相套而成,通体满釉.上层为器盖,作母口,上部隆起,有圆形握手.中间两层,皆子口内敛,直腹,圈足,器表上下饰一周凸棱作边,中部刻划云鹤纹.最下一层系盒底,子口内敛,腹部上部较直,下腹内收成圈足,圈足内尚有垫圈痕迹,心阴刻一“千”字,腹部有一周凸棱,器表上部刻划水浪纹,下部刻划云朵纹,圈足外表刻划绳索纹,口径11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10.5厘米,通高20.5厘米.碗,仅存底部,圈足窄而高,足根略外撇,腹表刻划卷云纹,满釉,圈足留有垫烧痕.
从河南发掘的北宋墓葬看,随葬品中虽然大多是瓷器,但均系中原地区各窑口的民窑产品.李后陵出土越瓷尚属首次发现.
越窑以先进的制瓷工艺技术、精美的产品,受到最高统治者的青睐,自唐代起就成了专烧贡瓷的官瓷.唐朝灭亡后,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时期.公元907年,钱镠建吴越国,据有浙东、浙西十三州之地.吴越是个小国,只有臣事中原朝廷才能立国,虽名为独立的王国,却与中原的小朝廷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保持着臣属关系.为了偏安江左一隅,使其政权得以维持下去,不惜以大量珍贵物品入贡五代诸国和宋朝.钱币政权在立国之初还比较重视发展生产,使这一局部地区相对比较安定,政治上的需要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使越窑在分裂割据时期得以继续发展,瓷器也就成了向中原诸国进贡的主要物品之一.
公元978年,吴越国王钱俶入京献地,北宋实现南方的统一,越窑转而为北宋宫廷烧造贡瓷.据文献记载,元德皇太后李氏,乃宋太宗赵光义的妃子、宋真宗赵恒的生母,死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宋真宗即位后,李后因“母以子贵”故,于咸平三年(公年1000年)按皇太后礼仪,衬葬于宋太宗永熙陵
之西北隅.在封建社会里,皇后的葬制规格仅次于皇帝,但在其墓被盗所余下的文物中,尚残存三件越瓷,说明越瓷在北宋早期确属官窑性质,专为官廷烧造贡瓷,其产品极受皇帝及帝后们的珍视.汪庆正先生认为,越窑在太平兴国三年前后,足以代表中国青瓷的高度技术水平.李后死于太平兴国二年,陵中出土的三件越瓷,制作精细,青灰色胎,质地细腻,上施均匀青釉,釉面薄而光洁,色泽纯正,造型优美.龙纹盘器形硕大,刻纹精湛;瓷盒多层相套,刻纹纤细匀称,云鹤栩栩如生,堪称越瓷中的上乘佳作.
1977年,在许昌市南关桥以东的护城河北岸采集到瓷片2000余块,除汝瓷、白瓷、影青瓷、酱釉瓷、黑釉天目瓷、宋三彩外,同时出土的还有越瓷残片,器形有盘和碗等,系越窑系的民窑产品.
上述情况说明,即使在封建专制政权对越瓷高度垄断下,民间的互相联系和交流仍然存在,这处古遗址集中分布在许昌南关桥附近,堆积层中瓷片数量颇多,品种很杂,除河南各地瓷窑的产品外,还有远道而来的湖田窑和越窑产品,证明它不是一处瓷窑遗址,根据这处遗址中与瓷片同出的许多唐宋铜钱,推断这里应是一处北宋中晚期的商业中心,而越瓷则是这个商业市场销售的瓷器中的一个品种.看来,即使在盛产瓷器的中原地区,越瓷仍然受到中原地区民间的喜爱.
河南是陶瓷的故乡,唐、宋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窑址遍布全省,品种繁多,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从数千里之外的浙江,把越窑瓷器运往中原地区十分艰难.越瓷经过长途运输,运费高昂,破损难免.因此,为其内销带来不少困难.这也是越瓷在河南十分罕见的重要原因.
二、越窑对河南瓷业的影响
关于越窑对北方地区青瓷生产的影响,古陶瓷学界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北方地区的青瓷生产,耀州窑在承袭唐、五代越窑的基础上,有了很大进步.而河南地区的很多瓷窑,都受到了耀州窑的影响,其刻花和印花青瓷,影响所及形成了一个耀州窑系,影响了宝丰、临汝和禹县等地,北宋后期,汝州在此基础上,接受宫廷指派的任务,烧造汝官窑器,使北方青瓷的技术水平,成为全国之冠.
另一种意见与此相反,主要论据是宋人叶窦《坦斋笔衡》里的那段话:“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这段话的意思说得很明白,其一,汝州造青瓷最早,河北、唐、邓、耀州都是在汝州窑的影响下烧造青瓷的;其二,汝瓷青瓷的质量最高,居各窑口之首,这与汝窑瓷器备受宫廷珍视传世极少是相吻合的.
就目前来看,汝州,宝丰盛产瓷土,宝丰清凉寺汝官窑址附近还有玛瑙矿,可以为汝瓷生产提供丰富的原料.此地近北宋东西二京,官窑珍品入贡,民窑产品销售于汴京和洛阳(宋西京),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利于汝官窑和民窑的发展.越窑青瓷的传入必然会对其产生影响.出现了竟相仿制的局面.由于这处窑口与耀州窑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在仿制过程中互有影响,而汝窑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终于在北宋后期受到皇室的重视,清凉寺窑在民窑的基础上发展成专门生产宫廷用瓷的官窑,烧造出了深受宫廷喜爱的汝瓷珍品,并一举超过了南北方所有青瓷的制作水平,登上了“魁首”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