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学 > 网络学习 > 网络小说 > 正文

小时候那点事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13/04/08
【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小时候那点事,希望对需要小时候那点事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小时候那点事

写在卷首:
  有哲人说过,写回忆录是老人自己给自己刻墓志铭.记不清谁说的,貌似是郑渊洁?
  然则我写了,还写得兴致勃勃.照照镜子,似乎是老了点,但还是风华正茂咧,咋回事呢?
  既然是那点事情,自然都是识海拾贝,取一磷半爪,算不得什么东西.章节或短或长,跳跃性极大,凌凌乱乱的,当作练笔,却发现都是流水账.
  能博君一笑耳,足矣.
  
  1
  记得共产党进入北京时,用了西元年号.街头一个老太太听了说是西元一千九百四十八年,连连称赞道,“这样好,这样好,听起来年头久些.先朝啊,光绪也就是十几年,民国也就是那么些年.这样好,这样好,听起来有年头……”
  新中国在一片欢歌热闹中进入生命中的第三十三个年头,西元一九八二年,我出生了.母亲生我的时候,足足折腾了四个小时.另外说一句,母亲告诉我,因为怀我的时候,胎位不正,母亲听从了医生建议,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是跪在床上,脑袋抵着床板的姿势睡觉的.因为这个,我一直很敬重母亲.假使放在现在,我想绝大多数母亲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刨腹产罢.
  母亲折腾的这么久,自然是有缘故的.我出来的时候,过秤是十二斤.
  母亲说,因为折腾久了,我全身乌青,嘴唇闭得紧紧的,连点生气也没有.母亲看着,急得要死.那护士倒着提起我一只脚,恨恨的在屁股上甩了一巴掌,我才哇哇的大哭起来.我听母亲说这番话的时候,那年不过六岁,那时的我只感觉对那护士牙都恨得痒痒的,全然没有半点感激.
  2
  四川的男人大多都会做饭,父亲也不例外,在部队还当过炊事班长,手艺也是不错的.然而母亲产后,足足的吃了十多天的白水煮鸡蛋,直到闻到鸡蛋味道,就会觉得想吐.
  不是父亲偷懒,我出生在五月末,虽然还不三伏天,但天气很闷热了.第一天,父亲做了鲫鱼汤,结果赶了路提过来时,揭开铝饭盒的盖子,味道已经变了.爷爷家距离县城足足有半天的路,这一路捂着,怎么能够不悟臭.父亲没办法,只得想了这么个主意.
  之后的二十年多里,母亲一直埋怨父亲,说他死脑筋,就没想到去母亲的厂房宿舍做好了送过来.母亲所在的机械厂,距离县医院不过半条街.但父亲听了从来都是傻笑.作为回报,之后的二十多年,父母在一起的大半日子,都是父亲做饭.母亲则是坐在沙发上,一边打毛衣,一边数落着父亲当年的糗事.
 3
  奶奶听说了此事,大骂父亲一顿,然后住到了县城,照顾了母亲之后的日子.那以后,母亲的月子才好过了些.
  讲到这里,心里有股热流涌到心口,不吐不快,怎么也忍不住想说说我奶奶的故事.
  说起我叫的虽然是奶奶,其实是母亲的母亲,我应该叫做外婆的.但是自记事起,我就是这么叫,叫习惯了,大家也都不以为怪.反正真正该叫奶奶的人,我们随着老家习惯,叫做“婆婆”,倒也没有弄乱.
  说起来这个叫法,其实都应该怪我的表妹.母亲娘家一共三姊妹,一个兄弟.那个我叫舅舅的,有一个比我小几岁的女儿.她甜甜的叫着奶奶,这自然是没有错的.我却也不知道,只是跟着一起瞎叫.就是这样,叫岔了.
  母亲说,奶奶年轻的时候,其实也算是美人,和她一样.这一点,我相信,母亲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漂亮的美人之一,眼眉有些像红楼梦电视剧里的薛宝钗.可惜,我长得完全像父亲,没有继承到母亲半点的容貌,不由是件憾事.
  
  母亲说,奶奶这辈子,拉扯大了一家子实在是不容易.
  解放前,奶奶还小的时候,家里是地主.虽然算起来其实也是自食其力的,只不过租了几亩地出去,农忙的时候,再雇几个短工.早先的时候,日子还算好,家里虽然说不上什么大鱼大肉,但白米白面的也从没断过.
  事情转变在我曾外祖父开始抽鸦片.抽了鸦片的人,钱花的流水一样.很快的,家里的几亩农田都卖出去了,直到弄得家徒四壁.
  若是如此,也就罢了,但很快就解放了,真正的惨事才开始.曾外祖父一家虽然穷的比贫农还要穷,但是划成分时,被划了个地主.外祖父没读多少书,也没有什么先知先觉,自然不知道这个划分在日后有多么致命.
  等到土改开始,曾外祖父被押到外面游街,又是戴高帽子又是剃阴阳头.老人家抽鸦片抽的身体孱弱,折磨了几天,就撒手西去.
  此后,奶奶一家人更是艰难,不但没有吃喝,连出门都小心翼翼.这个时候,奶奶没有办法,嫁给了外公.奶奶做出这个选择,是没有办法.原来外公数代都是赤农,成分是又专又红.虽然外公和奶奶放在一起,有点别扭,但是奶奶在印象中的称呼,怎么也改不过来,以下也就不另行说明了.
  
  外公没想到,能娶到这么一个美人,自然是怜爱非常.生下来的第一个孩子,我应该叫大舅的,没过月,麻疹夭折了.随后奶奶又生了大姨,接着是母亲.连着两个女孩,奶奶都丧气了,外公却不以为意,只是说,不是之前就有了男孩么,没什么的.
  果然,第三个,哦,应该是第四个了,生了我舅舅.外公很高兴,找了教书先生,给舅舅起了名字,一个“斌”字,意思是能文能武.外公买一只老母鸡给奶奶炖汤,花了三万块.那是旧人民币,面额偏大,等后来换新钞的时候,一万对一块.
  之后母亲又有了一个幺妹子.再然后就没有更多的兄弟姊妹了.因为之后,外公故去了.
 那一年,全国人民公社闹得如火如荼,“放开力气干活,敞开肚皮吃粮”成为了口号.
  外公和奶奶结婚后,一家人本来住在小镇上,但子女一多,生活极为艰难.街坊邻居都传言,说乡下人民大公社每天吃的饱饱的,偶尔还有荤腥.等到有街坊跑到农村去吃大锅饭,外公也心动了,和奶奶商量一下,也就迁到了乡下.
  果然无差,吃的伙食好了不少,奶奶脸上都有了红光.
  谁知好景不长,没有半年,形势大变.本来敞开肚皮吃粮的时候,想吃多少拿多少,忽然一下子就变成了吃糠噎菜.外公在广播里听着说,说是什么全国三年自然灾害.
  外公不明白,明明这两年庄稼长得不错的,怎么就自然灾害了呢?
  他自然不明白,所谓自然灾害,其实都是人祸.现在的统计揭露,那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其实粮食还有增收的.
  那一年从年中到年尾,吃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少,麸皮吃完了,开始吃榆树叶,然后开始拔树皮.外公每次拿到吃的东西,都是给奶奶和几个孩子,笑着说,自己已经吃过了.奶奶虽有怀疑,但是那个时候,人都饿得要疯了,哪里还能顾的什么,何况外公一项是老实巴交的,从来不曾对奶奶撒过一句谎话.
  奶奶相信了,和孩子们一起分吃了外公的那一份口粮.等春荒过去的时候,各家各户都有孩子在饥饿中死去,只有外公一家,四个孩子,却是都完好.然而,也就是那个时候,外公却活活的饿死了.
  母亲说,外公死的时候早,她脑子里没有多少印象,只是想起来,就记得外公乐呵呵的笑.母亲说着,一边眼睛就红了.
  后来,看到网上有人说,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没死几个人,都是胡编乱造的,等等言论.我不由的破口大骂,说道,你他妈没饿死,知道个屁!被版主封了又换马甲接着骂.
 5
  外公死后,奶奶抓狂了,找到了公社书记,说要搬回镇子上去.
  乡下的人纯朴,还没有十年动乱时候那么人心浮动.书记见奶奶孤儿寡母的,在公社的话,几个儿女也是万万活不下去的.他二话没说,亲自带着奶奶找了人,一路护驾,帮着奶奶带着孩子回到了镇子上.
  镇子里虽然也不宽裕,但总有一份供应粮,比起那个时候的乡下,又是好很多.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四个孩子嗷嗷叫着要吃的,总也吃不饱.那个时候,找个工作实在不容易,奶奶没办法,心一横,在路边摆起了小摊.
  那时候,割资本主义尾巴,虽然有乡民私下的聚集起来搞个赶场,也是做贼似的偷偷摸摸交易.像奶奶这样公然摆小摊的,却是异数.镇子也有乡人民公社,公社书记找到了奶奶,说你不能这样.奶奶顶回去,道,我几个孩子,孤儿寡母的,你要么闭半只眼,要么直接拿枪来杀了我们.
  书记没办法,也是可怜她们,也就放了过去.好在虽然算是条街,也是偏僻.街坊邻居的,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也是没有吭声.以后即便到了十年动乱,奶奶摆小摊的生意也没有停下来过.
  奶奶是附近远近闻名的美人,虽然是寡居,但那之后的十几年里,不断的有人来上门提亲.母亲说,她也不知道,也无从知道奶奶对这个当初不得不嫁的外公有多少感情.说是奶奶继承了那个时代妇女的守节之道也好,但即便是最艰苦的日子,奶奶也没有改嫁,一个人咬牙支撑着这个家.
6
  母亲打小性子就很泼辣,奶奶也是很倔,在我童年的印象中,两人总是互相瞧不对眼.奶奶有空的时候,就数落目前当年如何不孝,母亲不好当面顶撞,但背后也找我不但的申诉抱怨.即便如此,连我一个小孩子也看得出来,母亲和奶奶的情感,是极为深厚的.虽然奶奶不断的说母亲如何不好,确是爱屋及乌的,在一群孙子辈里面,对我最为亲厚.
  母亲后来给我说,说当年奶奶摆摊,无暇分身去进货,只得交给几个逐渐长大的儿女.但几个儿女中,却没有几个放心的.大姐买两回,两回都算错了帐,舅舅小时候则是性子顽劣,是不肯去跑腿的.尤其恶劣的是幺妹,每回去了县城,总是逛一天,花费了进货的货款,才买一点东西回来,气的奶奶又打又骂,但却是屡教不改.
  母亲得意地说,只有她每回是尽心尽力的.记得有一次,母亲进城采购,眼睁睁的看着人家吃的肉丝面,却舍不得花一角钱去买一碗,只是在街边吃了碗三分钱的凉粉.采办货物的时候,又咬咬牙,连回去的车费都一起买了货物.
  回去的路足足有三十多里,母亲走到天黑,却只走了一大半.后来又饿又累,半路上,一跤摔倒了沟里,跌的鼻青脸肿.回到家的时候,奶奶早就急得不得了,本来想要打一顿板子,却看见母亲惨状,打两下,再没舍得下手.等问明白了缘由,奶奶抱着母亲一起大哭.
  我当时听这段故事的时候,没觉得什么.但现下里想来,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饿着肚皮,背着数十斤重的包裹,摸着黑,在乡间泥泞的土坎上跋涉的模样,不由鼻头有些发酸.
7
  奶奶抱怨说,当年母亲很不听话,她要打她,却两母女,一人在前面跑,一人在后面追,撵得满街的人都在笑,母亲也不肯停下来受罚.那一年,母亲十八岁.
  那时知青下乡正是高潮,大姐为了躲避,远远的嫁到了靠近西藏的山里.大姨夫长得很英俊,剑眉星目,像极了当时上海电影厂的一个电影明星.幺妹子也偷偷嫁了人,因为匆忙,所嫁非人,后来过的很惨.
  母亲是姐妹里唯一下乡的.下乡当知青的日子,母亲没给我说过,我也不知道.但没多久,全国知青又都返乡了,母亲回来后进了工厂做女工.
  那时候,都说什么男女各顶半边天,女人抢着做体力活,什么女拖拉机手,女飞行员.虽然是女性,但母亲进的是最繁重的翻砂车间,整天浇注砂模铁锭,极为辛苦.
  母亲告诉我说,后来遇到父亲,实在是因为自己干不动了,想要跳出这个樊篱,一心想找个军官随军,因此才看的上你父亲的,不然,哪里轮得到他?父亲听了,铁青个脸不说话.母亲还悄悄告诉我说,当年厂子里一个大学生——真正的正牌老大学生,可不是后来的所谓工农兵大学生一样的——偷偷向母亲表白过.母亲没答应.后来父母一起回家探亲的时候,还见到了那个大学生.当时那人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见了母亲一愣,说不出话来.后来?后来父亲整整三天板个脸,吃了许多的干醋.
  母亲说起来的时候,脸不由微微红了红,笑得难得的有些腼腆.
   
  • 上一篇资讯: 这样爱她有错吗?
  • 下一篇资讯: 女朋友做成第三者
  •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浏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论文模板 | 论文资源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15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