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护理学编辑为广大网友搜集整理了:大黄泻下效应的药理学新解释绩等信息,祝愿广大网友取得需要的信息,参考学习。
大黄泻下效应的药理学新解释
[摘要] 大黄以“泻下”效应著称,其效应部位在结肠、且与“水”密切相关,对大黄蒽醌衍生物构效关系分析证实,具有1,8-二羟基且在2,3,6或7位没有羟基的蒽醌苷(emodin, rhein, chrysophanol)能产生较强的“水泻作用”;结肠上皮细胞AQP丰富表达,AQPs表达异常可能导致结肠对水的吸收减少和/或肠液分泌增加,这可能是以结肠为主要药理效应部位的药物(泻下药)重要的效应分子之一,为大黄“泻下”功效的药理效应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大黄这一“水泻作用”是否与结肠AQP变化有关。通过对中医药理论、大黄功效与药理和AQPs研究资料分析,认为大黄对结肠AQP的调节效应可能是其“泻下”功效的药理学新解释,亦可能是大黄具有多重功效的缘由。
[关键词] 大黄;泻下;中药药理;结肠;水通道 大黄以“泻下”效应著称,《神农本草经》记载:大黄可 “荡涤胃肠、通利水谷”,因其力猛善走、沉降下行、有斩关夺将之功,故号“将军”,张景岳称其为“乱世之良将”。大黄及其组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尤为急重症,疗效明显且神速。对大黄“泻下”功效从药理学角度早有解释,笔者就是否还有新的药理学途径做一简述。
中医泻下法与大黄泻下药效应部位的特点古人在漫长实践中发现某些药物能排除肠道内容物以通便,并由此排泄作用以退热、消肿、排毒等,被后医家逐渐用于临床,形成泻下法。《元史》有“1226年蒙古军营中流行瘟疫时,曾用大黄根医治”的记载。泻下法是运用具有“通便、下积、逐水”功效的方药,以祛除“燥屎、积滞、实热、水饮”等病邪的治法,中医泻下法不同于西药泻剂疗法,它有西药之泻下效用、使病邪从肠道或尿道排出,还具有促进消化、排除积滞、开通肠道、使药物从黏膜直接吸收,达到治病目的。泻下法清泻体内“实热、积滞”等邪,亦可祛除体内过剩之“水”,而前者亦与“水”有关。可见泻下法离不开“水液”。
泻下药按其泻下效应之强度和下泻物质不同分为峻下药、润下药与逐水药3类,其中前两类(峻下药与润下药)以肠为泻下部位,而后一类(逐水药)则以肠和膀胱为泻下部位,可见“肠”是泻下药重要的药理效应部位,泻下药以“肠” 为共同效应部位的这一特点与中医学认为“六腑”实而不满、以通为用之理论相吻合。虽下泻物质成分有所不同,但皆与“水”密切相关,唯有“水”存在,泻下药方能“峻下、润下、逐水”,并由此以求得“退热、消肿、排毒”等功用。
由此, 有理由认为,泻下法、泻下药不仅以“肠”为共同的泻下效应部位,且均须“水”参与。 “水”是构成所有活细胞最主要的成分,细胞摄取和排出“水”是生命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素问·经脉别论》载: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概括了中医学认为的人体水液运行过程,即水液来源于水谷,通过胃、小肠、大肠的吸收而成。在这一过程中,消化液(唾液、胃液、肠液、胰液等)作为水液的重要形式之一,与中医学之“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