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为需要护理学的朋友们搜集整理了多向思维在中医药院校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相关资料,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多向思维在中医药院校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医药导报药理学在中医药院校属于基础必修课,学生在药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很吃力,因为药理学涉及到许多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如: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药物治疗学、诊断学、内科学等,而这些科目又常是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弱项。那么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药物作用机制、更好地掌握药物的作用、用途、适应证及不良反应呢?中医院校学生的药理课程往往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或者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而在这之前安排的主要是一些基础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微生物免疫学),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结合中药学来类比讲解药理学,采用多向思维的方式加深印象,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教材内容。
综合自身教学经验并结合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进行了以下教学技巧的尝试:1纵向联系法此方法适用于教材各论中每个单独药物的记忆。讲授药物时,采用纵向联系法,将药物分为作用特点、作用部位、作用与用途、不良反应来讲解。要求学生首先记住药物的作用特点(即药物的共性),然后记住药物的作用部位(即药物的个性),然后再根据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作用部位来推断药物的作用、用途以及不良反应。同时应用学生已经掌握的中药学内容加以类比,例如:中药黄连属于清热燥湿药,其性味为苦、寒,归经为心、胃、大肠、肝经。
黄连的作用特点就是中药的性味,而黄连的作用部位就是其归经,至于黄连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就可以应用纵向联系法一一推断出来;由于苦味能燥、能泄,寒性能清热,故黄连能清热燥湿,加之入心、胃、大肠、肝经,又能清心除烦,泻火解毒;可以用于肠胃湿热之泄泻、痢疾、呕吐痞满、心火炽盛、高热烦躁。同时由于苦寒伤胃气,所以黄连对于脾胃虚寒患者当忌用。以作用机制及主要作用特点为核心,通过推衍了解其药理作用,再进而联系其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
这种纵向链式联想学习的效果比死记硬背好得多,对于重点药物(如阿托品、地高辛、泼尼松等)尤为适用横向对比法此方法适用于不同章节之间具有共同作用特点的药物记忆。如:可以用于疼痛的药物有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和解痉药。讲解到疼痛时,可以将这三类药物结合比较来记忆。三者都可以用于疼痛的治疗,但有区别:①镇痛的作用机制不同:镇痛药的机制是通过直接抑制痛觉中枢发挥作用;而解热镇痛抗炎药是通过抑制机体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发挥镇痛效果;解痉药则是通过缓解内脏平滑肌痉挛达到治疗内脏绞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