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为广大网友收集整理了,儿科抗菌药物使用误区和合理应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抗菌药物品种不断增多,为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但同时也存在着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儿科也不例外。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滥用抗菌药物对他们的危害程度更大。因此,分析儿童这一特殊人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使儿童用药趋于安全、有效、合理,对提高患儿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的几个误区1.1应用抗菌药物指征不明 对于儿科应用抗菌药物,无论是临床医师还是患儿家长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不管患儿病情轻重,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就应用抗菌药物,有些一开始就使用三线抗菌药物,把抗菌药物作为一种万能药物来应用,甚至认为所用的抗菌药物越新越好,越贵越好,使无指征用药的现象愈演愈烈。国内儿童医院曾对近6 a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表明,62.3%的门诊处方中含有抗生素,诊断为普通感冒的患儿中有95%使用抗生素,存在使用抗生素指征不明现象。
1.2不适当的联合用药 在儿科应用抗菌药物时,常出现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主要表现为双联、三联应用,甚至出现四联应用,这种多管齐下的给药方式,极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仅就急性呼吸道感染而言,广东地区主要病菌对常用抗生素呈高度耐药,青霉素、氨苄西林等对各种病原菌的总耐药率达90%以上,甚至可达100%;同时,造成体内菌群失调或增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的机会。曾有庆大霉素合用氯霉素致26例患儿死亡和青霉素与头孢类抗生素联用,造成条件致病菌的增多报道。
1.3不恰当的给药途径 静脉输注抗生素作用迅速而有效,但较口服等其他给药途径的安全性低,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但由于医师、患儿家长双方对滥用注射剂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习惯将静脉给药作为首选。据报道儿童输液量可占门诊输液总量的93.7%,其中抗生素可占儿童输液量的97.3%。
1.4不合理的用药疗程 用药剂量、疗程不当是儿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抗菌药物剂量不足或疗程过短,达不到治疗效果,同时还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有调查显示,3/4以上的患儿应用抗生素未达到需要的疗程。还有小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各器管发育不成熟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如果长期、大量、不合理地滥用抗菌药物,有时可致严重的不良反应。还有医师由于对患儿病因不明确,对药物的主要抗菌谱、体内过程及药费情况等了解不全,而采取“试试看”的策略,在疗程未到没有依据的情况下盲目更换抗菌药物,导致费钱又误病。
2 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的几个建议2.1提高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识 要做到正确应用抗菌药物,首先要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的学习,开展相关教育,增强医务人员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认识,明确大量高效、新型抗菌药物的使用,不仅会造成医药费用的浪费,还会对患儿以后的医疗用药造成潜在危害。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在《指导原则》的基础上编写适合本地区的儿科用药指南,以规范本单位抗菌药物的使用。
2.2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在确定患儿是否需要抗菌药物治疗时,要做到明确用药指征,熟悉药物特性,合理选择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最好在选择抗菌药物之前尽可能做细菌培养、细菌抗原检测和常规药敏试验。如无条件或在未明确诊断病因前应根据不同感染部位的常见细菌谱进行选择,按照《指导原则》选择一线药物,防止因滥用抗菌药物出现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等。
2.3合理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应依据《指导原则》指出的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指征确定是否联合用药,最好按药敏试验结果用药;1种抗菌药物可以治疗时不联合应用多种药物,一般不联用3种以上抗菌药;一旦联合应用,用药剂量要足,不宜采取少量长时间应用或频繁更换。还需注意配伍禁忌,防止产生拮抗作用和毒性作用增强。
儿科中药给药的思考
影响《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质量的原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