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网学网护理学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儿科中药给药的思考“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过对儿科中药给药发展与存在问题的探析等方面的阐述,以期让读者对儿科中药给药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从中发现儿科中药给药的不足,共同致力于儿科中药给药相关内容的研究。
1 命题提出儿科作为一个专门分科始于唐而盛于宋,唐以前虽有一些关于儿科的相关记载但关于儿科中药给药的相关记载却很少,故只能在其他一些关于儿科治法方药的文献中窥其一斑。中国古代文献早有关于医药起源的传说,如:
伏羲画八卦制九针,神农尝百草等。虽然伏羲、神农等都是神话中的人物,但八卦、经脉、本草药物等都确有其物。随着药物出现可以想见中药给药的相关知识也会应运而生。儿童作为药物的作用对象当列在给药范围之内。
汉代对于小儿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更深入一步。正式文献上可以查知的一部儿科方书的开山鼻祖即班固《汉书·艺文志》载:“妇人婴儿方十九卷”。两晋南北朝时出现了许多关于小儿医药的专著,如:王末钞《小儿用药本草二卷》,徐叔响《疗少小百病杂方·三十七卷》等。隋唐时代方药方面,孙思邈所撰的《千金要方》中“少小婴乳方”是儿科最重要的中药历史文献,更加丰富了儿科方药宝库。两宋时期儿科中药给药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运用和发展,作为此时代的代表人物钱乙被后世称为儿科鼻祖,其所撰《小儿药证直诀》共分上中下三卷,下卷为儿科用方,其书中特别提出涂头法和浴体法两种特殊的用药方式更是对儿科用药的丰富和发展。明代薛铠的《保婴撮要》中提出:“小儿苦于服药,可令母服药,从乳汁相传,其效自捷。开辟了儿科给药途径和给药方式的新说。
综上所述,我国儿科中药给药的记载,散见于各种文献记载的角落中,但仍可以从中窥见并不完整的给药理论与途径、方法等。建国以后,在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的基础上又引进了西药的注射剂、气雾剂等剂型。
2 儿科中药给药探析对于中药和西药来说,给药都是药物对患者发生作用的关键所在。其将受制于药物自身性质,药物作用个体状况及给药形式,而儿科中药给药则应是结合中药性质、儿科生理、病理、用药等特点来选择适宜的给药方式。从中药特点来看,中药作为千百年来中国劳动人民用于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药物,有其固有的性能和制备方式,中药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中药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五味本意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五味与药食的作用在《周礼·天官》所载:“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其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归经理论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由于毒性反应的产生与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等因素相关,故应加以注意。
同时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来看,小儿从出生到成年,一直处于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形体、生理等方面,都与成人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年龄越小,表现越显著。其表现如下: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此概括了小儿生理特点之一,在这一方面,历代医家早有论述,如《小儿药证直诀》说;“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这是小儿生理的另一特点。在生长发育中,随着年龄增长而趋向完善成熟方向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小儿由于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因此在病理上不仅发病容易,而且发病迅速,年龄越小则显得更为突出。脏器轻灵,易趋康复。小儿疾病在发展转归的过程中,由于生理上生机旺盛,发育迅速,活力充沛,患病以后容易恢复,这是有利的条件。
多巴胺、酚妥拉明联合在新生儿科的应用
儿科抗菌药物使用误区和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