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大家对护理学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纤溶剂活性检测方法的进展及问题”一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对于栓塞类疾病,溶栓药物治疗已成为首选的常规治疗方法。当前临床所用的溶栓药物大多为第1、第2代产品,如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它们存在易出血、初始再灌注迟延和失败、再梗塞、半衰期较短、成本高、无法口服等缺点。第3代溶栓药物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努力寻找更优良的天然溶栓活性物质;二是对原有天然溶栓物质的改造;三是现有溶栓药物与另一成分形成的各种嵌合体。 寻找来源丰富、选择性更强和可以口服的纤溶活性物质已经成为国内外医学和生物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迄今为止,已从蛇毒、蚯蚓,某些昆虫如螳螂、搔扰角蝇、舌蝇,某些微生物如芽孢杆菌、链霉菌、根霉、米曲霉,某些海洋生物如海藻、正鲣等中发现有溶栓活性的酶。 纤溶活性体外检测是发现和评价溶栓药物的关键技术,主要有纤维蛋白平板法 (fibrin plate assay,FPA)、发色底物法(chromogenic substrate method)、酶联纤维蛋白溶解法(enzyme linked-fibrinolytic assay,ELFA)、凝块溶解时间法(clot lysis time assay)、BAEE底物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溶栓活性体外检测方法大量用于科学研究、溶栓药物质量控制、临床检验及标准检测中。本文对各种溶栓活性体外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比较,为改进溶栓活性体外检测方法和快速、灵敏筛选新溶栓药物提供参考。
发色底物法:发色底物(chromogenic substrate)是一类与对硝基苯胺(pNA) 相连的短肽,如 S-2251(H-D-Val-Leu-Lys-pNA)。纤溶酶水解发色底物,生成在 405nm有强吸收呈黄色的对硝基苯胺,纤溶酶活性与405nm的吸收值成正比,因此可用发色底物直接测定纤溶酶活性,也可间接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性。 最早用 S-2251 为底物测定纤溶酶和纤溶酶原的活性。基本操作是在底物溶液中加入有活性的样品,37℃水浴1min;测定单位时间内410nm光吸收值的变化,并用以下4个公式计算活性。先用S-2444测定具有催化活性的双链尿激酶活性,然后用嗜热菌蛋白激酶激活无催化活性的单链尿激酶为双链尿激酶,用S-2444测定尿激酶总活性,从而测定单链尿激酶的比例。
发色底物法十分灵敏,可检测出低于1×10 ,因此常用于临床检验和药物代谢研究。孙东风等用 S-2390(D-Val-Phe-Lys-pNA)在酶标仪上测定血浆纤溶酶原的活性,并将其用于临床检验。杜珍香等测定蚯蚓纤溶酶对犬纤溶酶活性影响时,经口给药后采血,用S-2251测定血液纤溶酶活力变化。 由于不同酶对不同底物的酰胺水解活力不同,如H Sumi等得到的纳豆激酶最敏感的底物是S-2251,其次是S-2238、S-2266和S-2302,对尿激酶底物S-2444 和弹性蛋白酶底物S-2484没有作用,发色底物法存在过分专一的问题,而且价格昂贵,一般都需进口,因此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