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我国医药工业战略转移进展如何,希望对需要我国医药工业战略转移进展如何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3页3089字)
说明:
【 正 文】
早在80年代初期,国内医药界的有识之士就一再呼吁: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国医药工业以仿制为主的药品研制开发模式必须改变,应当尽快实施由仿制向创制过渡的战略转移,否则,10年、20年之后,我国众多药厂将陷入无新药可生产的困境,国民将吃不到国产新药。
10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他们所言并非过虑。在国际、国内种种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制约下,仿制药品的路已经越来越窄;花巨资购买国外专利品种,是我国大多数企业难以承受的;低水平重复生产已使国内不少药厂在市场竞争中吃了苦头;目前大城市的大医院中,“洋药”已占总用药量的60%左右。
那么这10多年里,我国医药工业战略转移进展如何?采访中,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表明,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迈出重要的一步。
1987年,在原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的支持下,国家医药管理局设立了国家新药研究基金,重点资助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药研究开发项目,并组建了专门负责全国新药研究开发组织工作的管理机构——新药研究管理中心。10年来,新药研究基金已资助新药研究项目382项, 其中已有11项取得新药证书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1993年,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成立,国家对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宏观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原国家科委把新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列入15个重中之重科技发展项目,推出“医药技术创新‘1035工程’”,该工程的目标是:2000年研制成功我国具有专利保护的10个创新药物,建成5个新药筛选中心或筛选网点、5个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5个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在5—10年内形成一批以科技为先导、 基本符合国际规范并体现中国特色的医药企业,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百名医药博士和具有科技先导意识的企业家群体,建立起一支稳定的,从新药研究、开发到产业化各个环节学科配套、专业齐全、力量雄厚的科技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