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网学 原创论文 原创专题 网站设计 最新系统 原创论文 论文降重 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 UI设计定制 论文答辩PPT格式排版 期刊发表 论文专题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原创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论文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网学资源 > 艺术论文 > 正文

影响中国纪录片现代化进程三大因素的理性探析

论文降重修改服务、格式排版等 获取论文 论文降重及排版 论文发表 相关服务
【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影响中国纪录片现代化进程三大因素的理性探析,希望对需要影响中国纪录片现代化进程三大因素的理性探析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5页5038字) 
说明:
[内容摘要] 回顾20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其现代化进程中有着起决定性作用的三大因素,而中国纪录片的理论界对此尚未作出明晰的甄别和理性的判断。本文旨在对这三大因素作理性上的思考与分析,使我们对纪录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对今后中国纪录片的选材、定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纪录片;现代化进程;EDF效应
中国纪录片较之西方起步较晚,但现阶段已呈现出繁荣兴旺的态势。回首上个世纪纪录片的现代化进程,笔者认为有三个因素始终影响、刺激着中国纪录片的进程:
第一个因素是如何处理古与今、旧与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是从纵的、历时性的角度亦即从文化进化(Evolution)的角度来看的,姑且称之为“E线效应”;
第二个因素是如何处理中与外,主要是中与西即本土文化与外来异质文化的关系,这是从横的、共时性的角度亦即从文化传播(Diffusion)的角度来看的,姑且称之为“D线效应”;
第三个因素是从上述纵与横、时与空的交叉亦即从文化功能(Function)的角度来如何处理“文”与“用”的关系,也就是纪录片与中国现实社会的关系,而在20世纪的中国,最突出的则是纪录片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姑且称之为“E线效应”。
在中国纪录片的现代化进程中,一切理论的论争、思潮的演变、实践的成败、创作的得失(包括主题思想与形式风格的变化),都无不与这三个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这三个问题往往是纠缠在一起才对纪录片的理论与实践发生作用的,这叫作“EDF综合效应”。

和西方纪录片一样,中国的纪录片也是脱胎于电影纪录片。新闻纪录片电影的历史,实际上可称为电视纪录片的“史前史”。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演进,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解放后到80年代后期的格林尔逊式即画面加解说式纪录片,二是90年代以来的真实电影式即观察式纪录片。但其发展进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却是曲折而艰辛的。我们知道,在它发展的初期受到前苏联的影响。苏联人大开大合的蒙太奇式的创作手法,在我们很多产生过广泛影响的作品中都能找到印记,比如说具有较高摄影、解说创作水准的《收租院》等。在其“形象化政论”的影响下,导致中国的纪录片维持了30多年的画面加解说的模式。尤其在“文革”期间,该模式大行其道,阻碍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探讨与追求,产生了内容单调、主题僵化、选材面窄、形式单一和表现公式化,“声画两张皮”的弊端。在中国这片缺乏影视传统文化的土地上又为当时的政治环境所囿,只强调纪录片的“工具”属性,而漠视它纪实的本性。
参考文献:
1.张锦力(1999)《解密中国电视》,中国城市出版社
2.赵志刚(2000)《电视专题创作》,江苏新闻出版局
3.《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刊登于1998年第1期《文学评论》


  • 上一篇资讯: 电视剧名著改编的审美特点与适度原则
  • 下一篇资讯: 还原•拓展•激荡--关于纪录片创作的几点思考
  • 相关资讯

    网学推荐

    原创论文

    文章排行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学首页 | 原创论文 | 计算机原创
    版权所有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