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整和素α5、β1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嗜酸粒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的鼻息肉组织(13例)中整和素α5、β1含量及凋亡的嗜酸粒细胞,并与7例健康人下鼻甲黏膜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鼻息肉组织中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明显高于下鼻甲黏膜组;整和素α5、β1主要表达在嗜酸粒细胞,其次在血管内皮细胞也有表达;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表面均有整和素α5、β1表达,而下鼻甲黏膜组只有2例有整和素α5、β1表达,两组标本嗜酸粒细胞中整和素α5、β1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素治疗后鼻息肉中整和素α5、β1的表达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整和素α5、β1在鼻息肉中高表达,但对嗜酸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尚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整和素α5、β1;鼻息肉;嗜酸粒细胞;凋亡
鼻息肉是鼻部的常见病,发病率1%~4%[1],具体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嗜酸粒细胞增多是其主要的病理特征,也是发病的关键。组织对嗜酸粒细胞的清除是依靠自身的凋亡作用来完成的。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鼻息肉组织中整和素α5、β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鼻息肉嗜酸粒细胞聚集及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9月~2005年12月依据海口标准[2]诊断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13例,均为Ⅱ型1~3期。男8例,女5例,年龄17~63岁,平均46.7岁。同时期住院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患者下鼻甲黏膜标本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1~39岁,平均29.7岁。
1.2 标本收集 所有患者经变应原试验确定无变应性鼻炎病史,就诊前至少1个月未用过激素及抗组胺药物治疗。鼻息肉患者一经确诊,咬取小块息肉组织备用,然后进行激素治疗:丙酸氟替卡松喷鼻200μg/喷,2喷/次,1次/d,连续4周。4周后给予鼻息肉摘除手术,留取息肉组织标本备用。下鼻甲黏膜在患者手术时取得。所有标本均分2份。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整和素α5、β1鼠抗人单克隆抗体购自博士德公司,苏木精-伊红(HE)染色剂、离心机(国产LDZ5-2型)、流式细胞仪(美国库尔特公司FAScan-420型产品)及其配套软件均由河北医大四院肿瘤研究所提供。
1.4 检测方法 所有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按常规制成石蜡块保存备用。检测时一组蜡块制成5μm厚的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200倍光镜下记数炎症细胞高分区嗜酸粒细胞的数量。另一组标本常规脱蜡至水后,取5g组织用眼科剪刀在260目尼龙网上制成单细胞悬液,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1次,离心1500r/min, 5min,弃上清液,重复上述冲洗、离心步骤,复制体积为0.2ml含1×105单细胞悬液,分2管,一管为PE标记鼠抗人α5、β1单克隆抗体,另一管为IgG PE阴性对照抗体。每管放0.1ml单细胞悬液充分混匀后室温暗处静置15min,每管加20ml PBS,上机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时使用激发波488nm,横轴为绿荧光,纵轴为90°侧向散射光,记数5000个,在直方图上,以PE标记IgG对照单抗调整并确定电压及放大倍数。
凋亡检测采用APO 2.7标记法取1×106个细胞,加入digitonin(sigma),冰浴20min,用冷PBSF冲洗1遍,加20ml APO2.7-PE,震荡、混匀,室温避光15min,用PBSF冲洗1遍,弃上清液,重悬,避光至上机检测。
1.5 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AS 6.0进行分析,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13例激素治疗前鼻息肉标本中均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下鼻甲黏膜中虽有嗜酸粒细胞浸润,但数量明显少于鼻息肉组织;激素治疗后的鼻息肉标本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减少,但仍高于下鼻甲黏膜。整和素α5、β1主要在嗜酸粒细胞中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中亦可见整和素α5、β1表达;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黏膜,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鼻息肉组织中整和素α5、β1的表达略较治疗前的鼻息肉组织中减少,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