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流变溶栓(OASIS血栓切除系统)临床应用的效果及其术中操作注意点和术后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3例下肢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OASIS血栓切除系统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完全通畅1例;血流得到明显改善1例;手术失败1例。结论 流变溶栓治疗急性/亚急性外周血栓是一种较为安全、快速、疗效较好的新技术。
【关键词】 流变;血栓形成;血栓溶解疗法
Treatment of rheolytic thrombectomy for acute or subacute thrombus of lower limbs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OASIS system clinical effect,attention and treatment after operation.Methods Analysed the clinic data of 3 cases’ clinic effect after OASIS system treatment,who suffered from limb’s thrombus.Results Completely patency was observed in 1 case,partial patency in 1 case,and operation was not successful in 1 case.Conclusion Rheolytic thrombectomy treated acute or subacute thrombus of peripheral vascular is an alternative safe and quick technique with a better efficacy.
【Key words】 rheolytic;thrombosis;thrombectomy
流变溶栓切除是随着介入溶栓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技术。主要原理是运用高压盐水对血栓进行机械性切割,靠负压腔将血栓碎片吸出[4]。流变溶栓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新的溶栓方式,由于其管径、禁忌证要求较宽及疗效良好,自使用以来广泛地应用在上肢动脉、肺动脉及肾动脉等多个部位的急性栓塞[1~3]而获得成功,笔者亦用其治疗下肢急性/亚急性血栓,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例中,男2例,女1例。年龄34~95岁,平均67岁。完全栓塞1例,不完全栓塞2例;动脉血栓2例,静脉血栓1例;左髂内静脉1例,右腘动脉1例,右胫前动脉1例。
1.2 临床表现
1.2.1 动脉栓塞 2例术前均感栓塞段以下肢体疼痛,皮肤苍白,皮温降低,自远向近皮温逐渐升高,在栓塞部位附近有一明显的变温带。患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感觉与运动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1.2.2 左髂外静脉栓塞 术前感左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绀,左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1.3 影像学检查 3例患者均经DSA检查确诊。左髂外静脉栓塞者还经过MRV检查,见左髂外静脉中段有长达6.0cm的完全狭窄段。1例亚急性患者行MRA检查,示右胫前动脉上段有长达3.5cm的不完全狭窄段。1例急诊患者直接行DSA检查,示右腘动脉以下血管段完全不显影。
1.4 方法 (1)常规消毒病变部位对侧腹股沟区域,并进行Seldinger穿刺。(2)用Pigtail导管插至髂动脉的分叉处,进行常规的造影,以观察狭窄段以上的血管情况。(3)随后用CobraⅡ管对病变肢体进行分段造影,以进一步确诊病变部位、范围,此时狭窄段/栓塞段缓慢显影,并可见狭窄/栓塞段的长短,是否为完全/不完全栓塞。(4)确认病变部位后,在0.018英寸导丝引导下,将OASIS血栓切除系统缓慢地引至栓塞部位的近端。(5)将OASIS血栓切除系统外部需要条件设置好,如高压注射器压力设置为1000psi[4],总量为150ml的肝素生理盐水(1∶10000),40~60s内注射完。并接好负压引流袋。(6)将OASIS血栓切除系统中的导引导丝缓慢地插入血栓内。(7)当导管插入缓慢时(1cm/10s),开始注射生理盐水和进行血栓切除。(8)血栓切除时,要密切观察引流袋内的失血量,引流袋内引流量不宜超过每次注射肝素量的1/3,整个引流量不超过1000ml。此时也可见引流出的血栓碎片。(9)从引导鞘内注入对比剂,以估计治疗进展。(10)如有必要,可进行重复治疗血栓段2~3次。(11)拔出OASIS血栓切除系统后,将CobraⅡ导管插至血栓段的近端,予以尿激酶40万u/d以继续进行血栓溶解治疗。(12)随后每天造影以观察治疗进展情况,急性血栓3天即可完全溶解。若3天后,血栓未完全溶解,也应停用尿激酶。
1.5 结果 本组3例病例中,1例急性血栓患者,治疗前造影示梗死段以下动脉血管不显影(见图1A),溶栓术后造影仍有急性水肿血管显影,但较狭窄(见图1B),管腔通畅率为37%。3天后再行DSA造影时可见右腘动脉以下的胫前动脉及胫后动脉均显影,血流通畅(见图1C),管腔通畅率为100%。右下肢皮温恢复正常,皮肤颜色变红,右足背动脉搏动明显。疼痛症状也明显减轻。感觉及运动较前明显好转。1例亚急性血栓形成患者,部分溶解,3天后再行DSA造影时,见栓塞段以下血流明显改善,血流量增加。管腔通畅率为85%。下肢疼痛症状、运动及感觉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