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述
尽管从2000年开始,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就启动了“企业信息化”工程;尽管2001年,国家经贸委下发了《关于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有关工作》的通知,但正如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刘鹤所说:“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全新的命题。”
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和介入程度,目前尚不满意,我国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当低,据国家统计局2001年的课题调查反映,有20.3%的中小企业没有计算机,大部分企业的计算机主要用于打字和报表处理,仅有7.9%的企业做过电子商务,还有40%的企业尚不知电子商务是何物。中小企业对专业信息机构、互联网、广告等现代信息渠道的实际利用率仅有10%、9%和7%。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对中小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美国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都能够借助互联网开展商务活动,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竞争是相当残酷的。如不加快信息化建设,不要说实现工业化,恐怕生存都会出现危机。因此,中小企业要大胆地迎接信息化的挑战。这是立于市场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
二 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及瓶颈
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司长卫东,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持坚定而积极的认识,他说,“信息化的确能够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是企业面对竞争和挑战时的必然选择。”“我国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参与。中小企业信息化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将影响我国富民强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但他同时也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明显不足。
企业信息化究竟指什么?不少企业存在着认识误区。认为拥有电脑和企业网站就等于信息化。用专家的话说,其实不然。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作业、管理、经营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各个领域采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广泛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逐步实现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伴随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建立现代企业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最重要的是“化”观念,是一个过程,包括三个层次人员的参与:第一,企业领导层;第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第三,企业员工。不少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人的陈旧观念,这种阻力来自于以下层面:一、领导班子。信息化的结果是使企业管理环节更透明,营销、采购等过程中一些“暗箱操作”将大白天下,这必然要触及利益分配和一些得利益者;二、中层干部。信息化为企业打造一个全新的管理体制,重建企业生产系统和组织结构,一些企业中层干部面临“位子”不保、利益受损;另外,新的管理模式下,自身素质不足更充分显现;三、职工方面。现有的企业职工由于自身素质问题,面临对于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操作方式的不适应、甚至面临残酷而痛苦的淘汰过程。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人员适应的原来的一套老的工作模式。对于信息化而建立的一套先进的工作模式有一种抵触的情绪,这在信息系统应用的初期表现尤为明显。这需要领导层与技术人员对应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