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开放和营销全球化成了中国企业必然的选择。我国企业不仅要承受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带来的竞争压力,而且还要在人家的土地上与外国公司竞争。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并不只是与当地公司争夺市场,还要与其他国际公司抢占份额。产业、市场、顾客的全球化使企业面临的不是要不要全球营销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全球营销的问题。企业要在所面临的全球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才能够生存下去,否则在竞争中势必会处于劣势,甚至威胁到自身的生存。根据我国企业整体实力处于劣势的实际情况,借鉴日本等国企业在自己处于弱势期间采取的营销战略累积的成功经验,本文论述了在现阶段我国企业全球化营销中采取利己战略的明智性及如何实施利己战略。
一、利己战略的提出
理论界有人提出我国企业开展全球化营销时要强势出击,先难后易,好象只有这样才能显示中国企业的力量。这种不顾企业自身实际盲目称大的做法,容易导致“左倾”冒险主义的滋长,不利于我国企业长远发展。做市场利己者(Market Nicher)并不存在面子上过不去的问题,只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并生根开花结果,“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理性经营为本,最忌感情用事。
每个行业几乎都有些小企业,它们专心关注市场上被大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小部分,在这些小市场上通过专业化经营来获取最大限度的收益,也就是在大企业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有利的市场位置在西方称之为“Niche”,海外通常译作“利己”。占据这种市场位置的企业,称为市场利己者。按照菲利普.科特勤在《营销管理》中给利己下的定义:利己是更窄地确定某些群体,这是一个小市场并且它的需要没有被服务好,或者说“有获取利益的基础”。营销者通常确定利己市场的方法是把细分市场再细分,或确定一组有区别的为特定的利益组合在一起的少数人。如果细分市场相当大,会吸引许多重量级的竞争者,而利己市场相当小并只吸引一个或少数竞争者。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可能是老大,习惯于老大的作风,但到了国际市场上,与跨国公司相比只是小企业,特别在初期应该把自己放在市场利己者的位子来考虑营销战略问题,更能够切合实际情况。
美国著名的管理咨询专家亨德森说:"战略在静态意义上,它可被认为是关于实力和弱点的问题;从军事意义上可被认为是集中兵力攻击竞争者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