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论文搜索 原创论文 网学软件 学术大家 资料中心 会员中心 问题解答 原创论文 大学论文导航 设计下载 最新论文 下载排行 原创论文 论文源代码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联系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素材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网学资源大全 > 相关资料 > 正文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分布和作用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13/09/05
【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分布和作用,希望对需要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分布和作用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4页3699字) 
说明:
摘 要 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TrkA)是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功能性受体。胆碱乙酰化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是胆碱能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合成的关键酶。大鼠发育过程中基底前脑TrkA、ChAT表达有一定的规律,老龄鼠和早老性痴呆病人基底前脑TrkA、ChAT表达明显下调。TrkA、ChAT雌激素受体共存于基底前脑神经元。雌性激素对于大鼠基底前脑TrkA、ChAT维持正常的水平发挥作用。雌性激素替代治疗绝经后的妇女有助于减少其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
  
关键词:TrkA,ChAT,基底前脑,阿尔茨海默病,雌激素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一种经典的神经营养因子。NGF在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参与交感神经元、神经嵴起源的感觉神经元的发育、存活,维持及损伤修复等作用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八十年以后,人们发现NGF对中枢神经系统(cer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基底前脑(basal forebrain)胆碱能神经元有作用。而作用于该部胆碱能神经元的NGF主要由靶区(海马及新皮质)产生,经逆行运输到胆碱能神经元胞体,发挥其靶源性营养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这类神经元亚群在学习和记忆中具有特殊功能。
 在培养PC12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NGF时,能诱导PC12突起的生长并使酶的活性提高,但当注射NGF到PC12细胞体或胞核时,并不发生以上变化,从而说明NGF生理功能的启动是由膜受体介导的。进一步研究发现,NGF效应细胞膜上有两种受体类型,根据其对NGF的亲和性分为高亲和力受体(high affinity receptor,HNGFR)和低亲和力受体
(low affinity receptor,LNGFR)。LNGFR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糖蛋白,其分子量为75kD,所以又称p75。LNGFR胞质部分没有ATP结合位点,致使NGF与p75结合后不能活化内源性激酶,故NGF与p75的结合不能直接发挥生物学效应,但能通过增加HNGFR与NGF的结合率,影响通过HNGFR进行的信号传递。1991年Klein等研究发现HNGFR是由酪氨酸激酶原癌基因(tyrosine kinase proto-oncogene,TrK)表达的一种跨膜糖蛋白,分子量为140kD。现已知HNGFR至少有一个亚基由TrkA原癌基因编码。TrkA由三部分组成:即辨别并结合NGF的细胞外部、跨膜部及含酪氨酸激酶的胞质部。TrkA是NGF的功能性受体,当其与NGF结合后,可激活酪氨酸激酶信号传递系统,从而启动细胞活性,产生生物效应。Boissiere等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基底前脑,发现99%胆碱能神经元有TrkA表达;有人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发现TrkA mRNA和蛋白质广泛地分布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在基底前脑表达TrkA mRNA的胆碱能纤维广泛地投射到海马和新皮质。

目录:
  1 发育过程中基底前脑TrkA表达的变化

  2 老龄鼠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人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TrkA、ChAT表达的变化

  3 TrkA对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作用

  4 TrkA与ChAT、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共存

  5 雌性激素对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TrkA mRNA和ChAT mRNA表达的调节

  6 雌性激素和NGF协同作用,可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Klein R,et al.Cell,1991;65:189
  2 Boissiere F,et al.C-R-Acad-Sci-Ⅲ,1994;37(11):997
  3 David M,et al.Cell,1991;65:189
  4 Steining TL,et al.Brain Res,1993;612:330
  5 Masami K,et al.Neuroscience Letters,1994;169:47
  6 Li Yiwen,et al.J Neurosci,1995;15(4):2888
  7 Hsiang J,et al.Neuroscience,1988;26:417
  8 Large TH,et al.Science,1986;234:352
  9 Cooper JD,et al.Neuroscience,1994;62(3):625
  10 Boissiere F,et al.Exp Neurol,1997;145(1):245
  11 Boissiere F,et al.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1997;8:1
  12 Mufson EJ,et al.Neuroreport,1996;8:25
  13 Mufson EJ,et al.Exp Neurol,1997;146:91
  14 Fagan AM,et al.J Neurosci,1997;17(20):7644
  15 Crowley C,et al.Cell,1994;76:1001
  16 Sobreviela T,et al.J Comp Neurol,1994;350:587
  17 Gibbs RB.Brain Res,1996;720:61
  18 Toran-Allerand,et al.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2;89:4668
  19 Miranda RC,et al.Horm Behav,1994;28:367
  20 Pamela J,et al.J Neurosci,1996;16:1860
  21 Gibbs RB,et al.Exp Neurol,1994;129:70
  22 Gibbs RB.Exp Neurol,1998;15:289

  • 上一篇资讯: 视网膜血管样条纹症合并睫状视网膜动脉1例
  • 下一篇资讯: 神经及神经营养因子对毛囊生长的调控作用
  • 相关资讯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文章排行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论文模板 | 论文资源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15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