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论文搜索 原创论文 网学软件 学术大家 资料中心 会员中心 问题解答 原创论文 大学论文导航 设计下载 最新论文 下载排行 原创论文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联系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素材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论文模板 > 文学论文 > 正文

古典文学教学中的哲学思想教育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用户投稿 发布时间: 09/12/31

  朴素的哲学思想的教育

  天地人心,精理为文,理趣美是古典文学的一种最高境界,是情感美、画幅美和气韵美的大融合、大升华。其表现形态可以归纳为思接千载,探求常理;内省外视,揭示奥秘;定格瞬间,显示永恒等。这种理趣美的形成,源于作者对世界外物的整体性感悟,对人生意义的普遍性揭示和哲理性思考。而且还与作者借以承载这种思考而展示的景、事、物、场面所呈现出的审美特质密切相关。《周易》居于六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它对经典文学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哲学体系上,如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阴阳互动的建构方式与通变致久的发展观点等均对经典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特别指出的是,宋代诗文的哲理性特征尤为明显,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王安石的散文游记《游褒禅山记》记褒禅山后洞之游,同时悟治学之道,劝喻人们在学习中必须深入思考,谨慎选取,而不可浅尝辄止,人云亦云。《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材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当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均属于哲学的范畴。哲学这一概念对小学生、初中生而言,是较遥远的,但是让他们具备一些朴素的哲学思想,却是有必要的。在《新课程标准》中推荐的120篇古诗文中,不少诗篇就是蕴含哲理的名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鹤雀楼)))给学生以“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启示;“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给学生以“实践出真知”的启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给学生以“全面看问题”的启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给学生以“发展地看问题”的启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给学生以“事物是有规律的”启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的深刻哲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如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然而,诗人表达哲理与哲学家阐述哲理的方式是有区别的。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诗人用图画和形象说话,一个用逻辑上的论证,而另一个则用图画罢了。”古诗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面上写庐山,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思索,就能悟到这样一个哲理: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也反映在一些山水诗歌中。林语堂说:“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渗入生活,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了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简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的可见,诗歌能够提升我们的人格境界。例如被尊称为“诗佛”的王维以禅入诗,早年信仰佛教,后历经动荡,落尽繁华,回归田园,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禅宗思想相互印证,主张“自性内照”,强调以内心的自我解脱来克服现实的苦难,在他看来,一切苦难的感受不过是自寻烦恼罢了,要做到明心见性,就要能忍。我们从王维诗中表现出的佛家的超越中看到了人世生活的有限性。它认为一切是非得失的追求,哪怕是丰功伟绩的建立,都会成为过去,都要消失,最后归于“空”,归于“寂灭”,所以本质上都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存在。这种思想无疑有其错误、消极、有害的方面,但又可使人不执著于有限的得失成败,不把本是有限的事物看作是至高无上、不可超越的绝对、永恒,有助于涵养一种超越有限的宽阔自由的心境。通过分析王维的优秀作品如《鸟鸣涧》、《山居秋膜》、《过香积寺》等,可以看出王诗真正达到了“空且静”,使我们在读诗时便会被诗呈现出来的美丽境界所吸引,进入一种万念俱息的超越性的感受,人世的一切纷争烦恼都显得是渺小而不值一顾的.

  对于今天的青年学生来说,应该把一切成功得失看得淡一些空一些,通过读王维诗歌培养这种宽阔自由的心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在我们浩瀚的古典文学海洋中,有很多表达对生命意义和人生归宿的思索的优秀作品。比如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传诵千古,经久不衰。全诗虽然含意深远,耐人寻味,但字里行间揭示“要高瞻远瞩不断进取”的主题却是明确的。它表达了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这首诗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也激励着中国人昂扬向上。在诗人看来,所谓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攀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认为个人的生命虽是稍瞬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远长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浮想联翩,思接千载,感慨宇宙的神秘,人生的无奈。‘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又顿悟,人生是短暂的,而人类则是绵延永久的。一曲《春江花月夜》,让人在浩森无穷、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顿生渺小之感、短暂之感,更激起和历史洪流相融,奋力在短暂的人生中有为的斗志.

  “不为五斗米折腰”,反映了陶渊明淡泊心志,洁身自好的品格,也体现了诗人的率真之性。陶诗的一大特点便是将景、事、情、理融为一体,同样也体现为一个“真”字。在陶诗中,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集中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精神和文学成就。在陶诗中寻“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真性,二是表现在描写的自然景象中,三是表现在探求宇宙真谛上。陶氏在诗中无论叙事、写景、论理、抒情,处处寻到一个“真”字,虽有层次不同,但又相得益彰,成为陶渊明田园诗的一大特点,也折射出诗人反璞归真的人生追求。陶渊明深受玄学影响,以一种超然的,纯自然的生命意识来看待人生和生命。因此,陶渊明既不追逐长生、转世和显名等不朽事业,也不贪恋世间物质声色犬马等一般动物欲望满足,只是享受人生乐趣,追求自适自娱的时候,实际他便进入了审美的人生境界。是否为审美的人生态度,一个最大的评判标准,就在于是否以某种功利为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和最终目标;其次在于是否重视过程,功利人生对应以目标实现为人生价值的体现,所以极重目的实现,而审美人生观则以人生价值的体现在平凡事件和行动过程中,只要能实现其心胸解放精神自适即可,所以并不追逐目的,只是注重过程,事件是否合乎其审美的、悦性愉情的原则。陶诗中无论叙事、写景、论理、抒情,处处体现为一个“真”字,这个“真”字不仅道出了陶诗的丰富内涵,也折射出陶渊明反璞归真的人生追求。另外,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存在于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界和宇宙而存在。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原来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大化”迁变的表现,所以,完美的生命形态,只有复归自然,才能得到。这种哲学思想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在学习陶渊明诗歌的同时,应努力学习他的这种“真”,去除生活中的浮躁和虚假.论文服务网

  人们都喜爱读唐诗,是因为人们能从唐诗中找到自己,从人文精神中找到自己得以安身立命的精神信念。比如杜甫诗歌中的关心人民,关心国家都是流自肺腑的真实感情,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一直到老,他登上岳阳楼的时候还说:“戎马关山北,”我要“凭轩涕泅流”。又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由自家茅屋被风雨吹破而致家人受寒冻,发出“安得广厦万千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祈愿。这种宽广的胸怀,是非常值得后人钦佩的。我们说这便是一种高贵的人文精神.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原创论文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