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网学网为您推荐的文学论文- 网络文化对少数民族学生思维的影响 ,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不能适应这个时代而不被这个时代所抛弃,关键在于他们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是不是和这个世界同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能否发展,同样也关系着国家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团结、稳定与发展。民族院校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或是其他高等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约80%以上来自贫困的偏远山区,经济落后,办学条件差,社会环境闭塞,从小受的教育远远赶不上城市具有优越生活和相对较好条件的学生,从而决定了这部分学生知识阅历窄,认识能力大多低于城市学生。进入大学后,这些特点日渐在学习中暴露出来。在当今以知识、经济、科技为主的时代,信息的广泛传播与交流,网络文化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冲击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新一代成长的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那么,在我国经济急剧转型,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要靠56个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才能实现,因此,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识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以与时俱进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网络文化的现状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它完全打破国界,进入网络,就好象进入了信息海洋,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全球各地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各种信息得到迅速的扩散,信息成为便于共享的资源。以往学生大量接触的信息源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媒和教育者的指导,其内容经过层层把关过滤,不正确、不恰当的信息己经被删除,而网络的开放性使他们只需一个网址,就可以看到任何媒体的全部内容。同时网络又具有“异质性”,由于英语是计算机的通用语言,因而英语文化在网络上占统治地位。他们一方面对于不同于他们的异质文化横加鞭挞,另一方面又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全世界全方位推销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商业理念,外交政策和社会文化。将强权政治在互联网上演变为一种文化霸权,文化殖民。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仍旧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也还处于激烈的动荡、交锋之中。长期接触互联网,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易受到网上内容所体现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不同程度地冲击着我们传统文化所原有的影响力,进而在价值判断上简单化,在价值倾向上产生倾斜和偏差。教育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现代社会需要开放性、多向性、创新性、系统性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传统的、单向的封闭思维,它要求人们把眼光扩大到整个世界,联系古今中外、放眼未来。
二、网络文化对少数民族学生思维的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环境文化对民族学生价值取向造成的正负影响,互联网信息传播造成信息泛滥,学生民族意识弱化由于互联网鲜明的全球性特征,在强化了青少年“地球村”村民意识的同时,也弱化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意识。在网络未成为“第四媒体”之前,报纸、电视、广播三大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由于地理因素和技术手段的限制,国际文化交流不多,全球性的文化冲突几近罕见。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可以把任何信息转化为二进制的数学语言,从地球任意一个地点随意地向异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