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网学网文学论文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 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的摇篮—中央民族大学附中简介 “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悠久:中央民族大学附中是我国惟一一所立足首都北京,面向全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招生的公办寄宿制民族高级中学,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前身为蒙藏学校,创建于1913年,作为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举办最早的少数民族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蒙藏学校是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的物,1918年升格为大专性质的蒙藏专门学校,当时被视为非常有影响的北平国立八大学校之一。在“五四”爱国运动时,蒙藏学校全体学生曾投书《晨报》,谴责军警暴行,上街游行,火烧赵家楼,爱国之诚可感。蒙藏学校学生荣耀先与瞿秋白、许德珩、罗隆基、郑振铎等同为北平学联的骨干。1923年李大钊把蒙藏学校作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突破口,与邓仲夏、赵世炎、刘伯庄、李渤海、黄日葵、朱务善等都先后到校开展革命活动,乌兰夫、多松年、李裕智等40多位蒙古族青年先后加入中国共青团,继而转为中共党员,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现代革命史上最早的革命者。我国现代革命史上第一份少数民族革命刊物《蒙古农民》,就是蒙藏学校学生乌兰夫、多松年、奎壁等在蒙藏学校创办的。蒙藏学校当时成为中共北京地委开展革命工作的重点单位之一。1951年学校改名为中央民族学院附中,1972年改名为北京市一六零中学,1978年恢复中央民族学院附中,1993年改名为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建校90多年来,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了前国家副主席乌兰夫、著名诗人郭小川等众多少数民族杰出人才。学校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成为少数民族革命干部成长的最早的摇篮之一。
领导关怀:多年来,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多位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乌兰夫、薄一波、赛福鼎、阿沛·阿旺晋美、十世班禅、布赫、程思远、王光英、司马义·艾买提、铁木尔·达瓦买提、费孝通、万国权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到校进行视察、关心、指导、帮助附中建设发展,十分关爱各民族学生健康成长。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等上级领导部门和单位也给学校很多的关怀和支持。
位置优越:中央民族大学附中位于首都北京海淀区,毗邻中央民族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等院校,南临国家图书馆,北接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四周高校林立,地理位置和教育环境优越,人文氛围浓郁,科技信息集中。同时,学校备受全国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人文位置独特。在京高考:国家民委、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学校给予了特别关注和关怀,2003年起把在中央民族大学附中的外省区少数民族学生,纳入北京市高中学籍管理之中,毕业时可以参加北京市高考与录取。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关怀的特殊优惠政策。
择优招生:中央民族大学附中是在京惟一一所面向全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招生的民族高级中学,招收京外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应届优秀初中毕业生,在北京市海淀区也招收一些学生。为了进一步改善生源质量,近年学校将全部实施自主招生。为各民族的孩子们构建优秀的学习伙伴。
师资优良:中央民族大学附中现有专职教师70多名,其中特级教师、副研究员、高级教师21名;博士3名,硕士11名。全体教职员工,秉承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附中精神,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学校已逐步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教学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特、高、中级教师队伍,他们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辛勤哺育,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更向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多年来,学校高考升学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其中不乏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名牌大学的各民族的精英。学校认真实践了内地举办民族高中教育,获得了“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宝贵经验。现有在校高中生22个班级、40多个民族成分的学生1165名。硬件超前:学校拥有新的教学综合楼、宿舍楼、体育馆、食堂(分清真食堂和普通食堂)和浴室等,另外,还拥有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每间教室、办公室都与因特网和教育网相连,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现代化的实验室、微机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图书馆等一应俱全。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封闭管理:学校实行封闭式寄宿制管理,完善的管理制度、齐全的生活设施,学生有如在家一样的温馨、在家一样的全;培养学生共同生活,互助友爱的民族情、同窗情;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文化及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