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为广大网友提供“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教育研究 ”,希望对需要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教育研究 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
一、创造性教育的特点及目的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以及在教育中侧重学生素质的培养这三个方面。而传统的模式化教育已不再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社会之所以发展,之所以文明,这正是创造能力的存在。只有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创新,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真正成为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创造和欣赏艺术,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和认识自己,从而放开自己的思想,不被教条所约束。这种创造性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培养艺术的感觉,而且还能帮助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小学美术的创造性教育,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开展相关创造性活动,去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使其用自己创造的图式来表现出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从而培养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以及培养探索发现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模式化教学,简单的符号化的教学以及课程重点在物不在人。模式化和简单符号化教学严重忽略了学生的直觉和自由表达能力,激不起小学生的兴趣。倘若不尊重小学生的兴趣以及认知特点,盲目地将模式化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概念塞入学生的头脑,这样教条主义式的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学生的心中设置了语言自由表达的障碍。此外,在当前的小学美术课程教育中,老师教授的重点仍然在于物象,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围绕物象展开的,严重地忽略了小学生内心对事物独特个性的追求和表达,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感受。美术课程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关注小学生的情感和心灵,进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因为不同的事物在小学生的眼中所反映的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样事物,不同的学生感受到的也是不一样的认知。而这种独特性以及多元性的表现便构成了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特征,倘若老师在教学时,只关注物象而忽略了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认知,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千面一人。
三、小学美术教育创造性教育对策1. 在美术创造性教育过程中进行美育创造性教育就是要让小学生摆脱模式化教育,让小学生在美术教育中感受生活和艺术的美,从而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这就是美育。通过美育来达到美术的创造性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重视发掘美术教材本身的美,有侧重、有目标的选择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美育教学,其次是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协助小学生修正,从而提高小学生对美的标准。
2.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做好美术的创造性教育。首先就是要学生掌握必要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只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美术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才能为学生美术的创新能力提供宽阔的思路。因此,在美术教学上,一定要系统地、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其真正掌握绘画、工艺以及美术欣赏等的基础知识。此外,教师要耐心教给学生观察、想象、思维以及着色等的一般基本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加强和提高学生对这些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进而为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现代教育注重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沉淀,更重要的是学生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的实质正是对学生敏锐观察力、丰富想象力以及奇特创造力教育的培养。同样,要做好小学美术创造性教育,重中之重就是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一般途径有: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经常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来想象和创造出一幅(件)美术作品;根据美术教材,让学生自由进行添加画、记忆画以及想象画;给未来的人、事、物或者景等进行一系列的创造设计并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有通过这样,才能使学生内心感受和领悟到美,进而修正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思维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画面的表现手法,为自身以后的创造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创造性教育已势在必行。因此,为了实施好小学生美术创造性教育,美术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识特点,真正为小学生创造出自由探索以及自由表达的环境和氛围,再加上实践的完善,最终达到创造性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