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网学 原创论文 原创专题 网站设计 最新系统 原创论文 论文降重 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 UI设计定制 论文答辩PPT格式排版 期刊发表 论文专题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原创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论文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论文模板 > 文学论文 > 正文

蕴含丰富传统物质文化和伦理道德文化的怒族谚语研究

论文降重修改服务、格式排版等 获取论文 论文降重及排版 论文发表 相关服务

网学网为广大网友收集整理了, 蕴含丰富传统物质文化和伦理道德文化的怒族谚语研究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怒族谚语与怒江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怒族人民世代生活在怒江峡谷两岸,两岸到处是悬崖绝壁,道路绝险。 《怒江方志》 载:“怒江两岸……坡坎陡险,荆窒塞,鸟道羊肠,莫喻险阻,行人苦之”怒族谚语有云: “老鹰见了掉头飞,猴子见了也落泪。”“岩羊无路走,猴子见了也发愁。”谚语中形象地运用 “老鹰见了掉头飞”来说明怒江两岸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的山势之高,运用善于攀爬的 “岩羊”、 “猴子”来形象的说明怒江峡谷道路的陡险异常。怒江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怒族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真可以说是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的立体气候类型,正如怒族谚语所说: “高山树黄,河谷草青; 山头牛羊,跑遍江边。”怒江两岸高山上的树叶已经枯黄了,但怒江河谷的草还是青青的,山头的牛羊都跑到怒江边吃草了。 “山上开花,江边果熟; 山顶果熟,河谷落叶。”
  怒江两岸高山上才花开,怒江边的果子已经熟了,而等到山顶的果子成熟了,怒江河谷的树叶都已经掉落了。山上下雨江边晴,江边下种山上闲。从上述的谚语可以看出,怒江两岸的山顶与河谷的气候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怒江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对怒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怒族人民积累了认识怒江自然气候的经验,这些经验经过长期的实践考验和锤炼,概括成了简洁生动的谚语,从而形成了具有怒江地域特色的自然气象谚语,并在怒族群众中广泛流传下来。怒族人民善于通过动物的行为来预测天气变化。例如: “山雀叫不休,天气要变化。” “夜里蟋蟀叫的欢,明日一定会放晴。” “蚯蚓路上滚,老天要降雨。” 怒族人民将 “山雀的叫声”、“夜里蟋蟀的叫声”以及 “蚯蚓路上滚”等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有机联系起来,听到山雀不停的叫,认为天气就会变化,听到夜里的蟋蟀叫,天气就会晴朗,看到蚯蚓在路上滚,天就会下雨。怒族人民也善于通过风雨雷电来识别天气,有谚语云: “乌云起后打头雷,雷声过后大雨来。” “大风刮来无大雨,沉雷三响赶快跑。” “太阳挂虹圈,天气定会变。”“早见火烧天,十天不见有雨来。”这些关于怒江地区天象的谚语,是怒族人民是对怒江自然气候特点和自身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有利于怒族人民根据天气的不同来安排生产生活。
  二、怒族谚语与独特的耕织文化怒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怒江两岸的高山峡谷,农耕是怒族人民重要的生产方式。明代李思聪的 《百夷传》就记载 “怒族先民颇类阿昌。蒲人 ( 布朗族和德昂族) 、阿昌、哈喇、哈杜 ( 佤族) 、怒人皆居山巅,种苦荞为生。”清代历史文献 《伴送遣回俅夷》中记载 “丽江府属怒江两岸怒子、傈僳,……散居高山密林,刀耕火种,食尽迁移,居岩穴,原未报纳粮赋……”,从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怒族先民居住在怒江两岸的高山峡谷之中,过着以种植苦荞为主的刀耕火种的艰苦生活。怒族谚语中有不少反映怒族人民农业生产的谚语。如: “火烧过的山坡最绿。”“野火烧过的山坡更绿,受过挫折的人进步更快。” “倒犁头犁头好使,做犁架犁架好用。”
  从谚语中我们可以知道,怒族先民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直到清代时期,怒族农业生产还是以刀耕火种为主,“大约是在最近百多年前才从汉族和白族那里学会犁耕的”。因此才会在耕作中使用“犁头”、“犁架”,谚语 “倒犁头犁头好使,做犁架犁架好用。”是用来比喻事事顺心如意。其次,怒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掌握了一系列有关农时、天气、播种等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规律。比如有关农时的谚语有: “庄稼抓节令,织布抓空闲。” “江水上涨江变黄,大伙忙种地貌新。”“阿爹出远门,雨季定回家; 雨季爹不回,来年肚皮翻。” “桃树开花,翻地人忙。” “布谷鸟叫,全村忙种。” “飞蚂蚁出,水田插秧。” “报春鸟叫,快快下地,蝉鸣声声,地头蓐草。”“不锄草根不要忙下种,不知内情不要接姻缘。” “荞子撒迟了成雀鸟食,儿女养迟了无依无靠。”“冬下一尺雪,秋来一排粮。” “山上下雨江边晴,江边下种山上闲。”“锄草要除根,做事要始终。”从上述农时的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怒族人民善于观察周边事物的变化来安排农时,认识到庄稼种植和节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通过 “江水上涨”、“桃树花开”、“布谷鸟、报春鸟叫”、“蝉鸣”、“飞蚂蚁出”等自然现象的出现来安排不同节令的农事生产。从这些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怒族人非常看重翻地、播种、蓐草等农时节令。在2014 年 2 月桃花开了,报春鸟叫时,怒族人就忙着用小铁锄翻; 在怒江水上涨时,雨季到了,布谷鸟叫了,怒族人就忙着播种了,飞蚂蚁出了,怒族人要忙着插秧了; 到了蝉不停的叫时,怒族人就要到地里蓐草了。农时不能耽误,如果误了农时,荞子撒迟了,就成了鸟雀食了,没有收成。这些谚语是怒族人长期农耕生产经验的总结,对于怒族人农耕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怒族妇女擅长织布,而且怒族的麻布远近闻名,余庆远在 《维西见闻录》 中记载: “怒子……麻布短衣……人精为竹器,织红纹麻布,么些不远千里往购之。”在怒族社会里,一个女人不会织布不但 “不值价”,而且要嫁出去都困难,因此,怒族姑娘个个擅长织布。正如谚语所说“养姑娘,在家里做活; 养男孩,到山里奔走。”意思就是姑娘经常是在家里织布以及料理家务,男孩长大后则主要是在山里狩猎,因狩猎在怒族早期的社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怒族谚语中也就有一些与怒族妇女织布相关的谚语,如: “庄稼要在好时节播种,织布捻麻要在空闲做。”“乱麻要一根一根地理顺,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去做。”“种粮食,收获心理踏实; 做针线,有穿心理欣喜。”“庄稼抓节令,织布抓空闲。”从这些谚语中可以看出,怒族先民主要是用麻来制作衣或裙的,捻麻织布是怒族妇女的特长,而且多半是利用雨天和晚饭后等农闲时间来完成的,一家老小的穿盖全是靠妇女一针一线织出来的。
  三、怒族谚语与传统狩猎文化由于怒族先民自古以来散居于怒江两岸的深山密林,长期过着刀耕火种、食尽迁徙的生活。由于刀耕火种收成非常少,狩猎自然也是怒族先民重要的生产方式。据杨慎本的 《南诏野史》载: “怒人居永昌,怒江内外,其江甚险……射猎或采黄连为生。”清代余庆远的 《维西见闻录》中说: “怒子,居怒江之内……谷产麦、黍。蔬菜薯蓣及芋,猎禽兽以佐食”从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狩猎是怒族先民非常重要的生产方式,是怒族先民获得肉食的重要来源。在怒族先民的狩猎中,弩弓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狩猎工具。明代钱古训的 《百夷传》 中甚至称怒族为“弩人”,为怒族史料中所罕见,或因其持弓射猎的特点给人印象深刻而被用作族名。碧江县( 今匹河怒族乡) 老姆登村的怒族中流传的 《创世纪》的传说: “在很早很早以前,洪水把地面上的一切都淹没了,只有两兄妹背着弩弓和织布机逃进一个蜂窝内随水漂流……。”
  可见弩弓对于怒族先民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怒族男孩一般在三岁左右便能得到父亲亲手制作的一般小弩弓。在怒族谚语中,自然就有关于弩与箭方面的一些谚语,如: “好看的脸蛋心底不一定美,漂亮的弩弓狩猎不一定准。” “山顶下雪鸟下山,正是农闲削箭时。” “一人可以挎两把弩,但不能同时射到两只虎。”当然,也有反映怒族先民狩猎经验方面的谚语,如: “雄鹰穿云破雾的硬翅膀是飞出来的; 猎人百发百中的枪法是练出来的。” “别人撵猎,我家的狗也会跟着撵猎; 别人教儿,我家的儿也会跟着懂事。”“虎山有虎,官山有官。” “老虎过路不重道,聪明人说话不重复。”“猎物背不完,树叶动不息。”( 喻: 事事顺心,吉祥如意。)此外,在怒族先民的生活中,捕捉野蜂、采集蜂蜜也是怒族日常食品的重要来源。怒族神话《创世纪》中就讲述到当洪水来临时,怒族兄妹是逃进了蜂窝内随水漂流的,可见捕捉野蜂、采集蜂蜜也是在怒族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怒族谚语中也有关于采集蜂蜜方面的谚语,如: “一窝富蜂蜜,养活一家穷人。”“漂亮的人心肠不一定好,美丽的森林不一定有蜂巢。” “别添吃人家号好的蜂蜜,别背走别人扣子上猎物。在怒族社会,谁发现野蜂窝,都用草结或刻木作为方位标记,表示早有号主,其他人见了就明白了。” “马蜂个大,没有蜂蜡; 怒苏力大,没有金银。”
  四、怒族谚语与传统宗教信仰怒族先民世代生活在怒江的高山峡谷,由于长期处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状态,怒族先民怒族谚语的文化内涵面对各种自然现象、自然灾难和瘟疫疾病等缺乏理性的认识,认为是各种灵鬼主宰着世界,由此形成了 “万物有灵”的观念。在刀耕火种时,怒族先民要祭祀山神、谷神、雨神等,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平安幸福。在打猎时,怒族先民要祭祀猎神唱 《猎神歌》,祈求女猎神赐予猎物,甚至在处理偷盗、械斗等社会矛盾时,都要祈求神灵判决。由此怒族谚语中就有一些是反映怒族传统宗教信仰的谚语,如: “养育儿女,倒养着鬼; 穿戴衣裤,却生着虱子。” ( 喻: 儿女不孝) “不吃的人不能强行给,死人后面不能跟着走。”“外表漂亮心灵不美,衣着干净灵魂肮脏。”“亲戚变成陌生人,猫头鹰变成邪恶鬼。”“要叫出生杂草枯死,要叫禾苗茁壮成长。” “天诅地灭,人焚如灰。”
  从上述谚语中的 “倒养着鬼”、“灵魂肮脏”、“猫头鹰变邪恶鬼”等可以看出怒族先民的鬼灵信仰。怒族先民认为人是有灵魂,怒族人认为 “死人后面不能跟着走”,因为死人能带走活人的灵魂,没有灵魂人就会患重病,甚至死亡。不仅人有灵魂,万物有灵,怒族人认为寨子周边的古树、岩石、山川、河流等都有鬼灵居住,怒族先民惧怕鬼灵,因此,在怒族先民在种植荞子、谷子等农作物时,要念 “杂草枯死”、“禾苗生长”咒语祈求鬼灵保佑有个好收成。甚至对于土地财产纠纷、偷盗等社会矛盾时,就须请于古苏 ( 巫师) 或中间人来作证,进行神明判决,神明判决时,当事人就会念 “天诅地灭,人焚如灰”等咒语,来请神灵判决。
  五、怒族谚语与传统伦理道德怒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伦理道德传统。清代余庆远在其 《维西见闻录》中描述到怒族社会的淳朴民风,“无盗,路不拾遗,非御虎豹,外户不扃。”简洁精炼的怒族谚语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怒族世代相传的伦理道德方面的谚语对怒族村寨社会内部的道德规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怒族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遵循着这些伦理规范。
  ( 一) 勤劳勇敢,诚实守信怒族同胞世代生活在怒江两岸的深山密林之中,生活环境十分艰苦,怒族人崇尚勤劳勇敢。怒族社会对那些能背、能挖、能吃苦以及无私无畏的行为视为美德,而对于哪些好吃懒做、怕脏怕累的行为认为是丑陋的。如同怒族谚语里所说 “嘴里说起来比刀还快,手做起来如捏屎”,这种只会空谈,不会踏实做事的行为历来被怒族人所鄙视的。怒族有不少体现怒族人民崇尚勤劳勇敢的谚语,如: “懒惰结的果子是苦的; 勤劳结的果子是甜的。” “勤劳的人,越做劲越足;懒惰的人,越闲越懒惰。”“浪再高挡不住鱼穿水; 山再高挡不住砍柴人。” “补的衣服可以穿一段,吃的那顿饭第二天就会消失。”“莫道聘礼多如毛,夫妻幸福在勤劳。”这些崇尚勤劳勇敢的谚语潜移默化的教育着一代代怒族儿女,在怒族村寨里,我们可以看到怒族小孩五六岁就跟着父母上山干活,老人七八十岁还仍然在地里干活。
  怒族人诚实守信,怒族社会民风淳朴。近代,严德一在 《怒江边的怒子》中写到: “怒子地方,虽是偏僻,才真是风俗醇厚的社会。”而且怒族 “人敬礼而膳之,不取值”。怒族人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伦理规范在怒族谚语中也有体现,如: “吐出的唾沫不能舔吃; 说过的话语,不能改口。”“我不要别人的是非,别人不会给我是非。” “跟着偷盗的人会偷盗,跟着诅咒的人会诅咒。” “交友不交阴阳脸,娶人莫娶莲花心。” “乱吃乱喝肚子疼,东说西骂逗人恨。”这些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怒族人讲求言而有信,为人要正直,光明磊落,这对于教育怒族人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二) 团结友爱,孝敬父母怒族人不仅勤劳勇敢,而且团结友爱。自古以来怒族村寨就形成了 “一家有肉大家吃,一家有酒大家喝,一家有事大家帮”的伦理观念。在农耕狩猎、盖房子、婚丧嫁娶等方面都是全寨子出动,人人为己任,共甘共苦,不分彼此。这正如怒族谚语所云: “松树靠着坡坡生,人们靠 2014 年 2 月着亲戚活。”“咆哮的江水靠群溪汇成。”怒族还非常的热情好客,敬重朋友间的友情,每当有客人来到,无论认识与否,主人都会盛情款待。就如怒族谚语所讲到: “黄金有价,情谊无价”、“求人一个已多,朋友百人还少”。千百年来,正是由于怒族同胞团结互助,热情好客,因而怒族亲朋邻里之间,村寨之间以及与周边兄弟民族之间都成建立并保持互帮互助、友好团结的和谐关系。
  怒族人将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作为调节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原则,孝顺父母是怒族家庭关系中至高无上的美德。正如怒族谚语所说: “母亲像太阳一样温暖,父亲像月亮一样明亮。”“父母本应养育儿女,儿女理应孝敬父母。” “父母的教诲不可不听,众人的决定不可不做。”“蜜蜂采蜜是为了过冬,父母养儿是为了养老。” “父亲不在,围栅腐烂; 母亲不在,衣被破烂。”怒族人不仅孝敬父母,而且怒族寨子有着孝敬其他亲族长辈的良好社会风俗。在匹河怒族中,母亲的兄弟辈称之为 “亚普”,即舅父,其意为最尊敬的父辈。 “亚普”在怒族社会中是最尊敬的一个称谓。有谚语为证: “村中竹子最大,人中舅舅最大”,“世间最长的是道路,人间最大的是舅父”。在解放前,外甥的婚姻大事需得征求舅父的意见,外甥女出嫁时,舅父要收受一头牛的彩礼。舅舅作为母权的代表,还具有代表家庭人丁兴旺的母亲角色。在匹河怒族的传统婚礼上,高高在上的舅父要破例与外甥媳妇一起跳 《生殖舞蹈》 以及其他含有男女交合动作的舞蹈,以此祝愿外甥家人丁兴旺。
  结 语总之,怒族谚语语言朴实,寓意深刻,是怒族人民语言文化的结晶,是怒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经验的深刻总结,折射出了怒族人民的智慧光芒。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怒族谚语蕴含了怒族丰富的传统物质文化和伦理道德文化,体现了怒族的民族文化心理。怒族谚语在怒族社会中的教育功能是不容忽视的,怒族谚语代代相传,不仅传承了怒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且对于怒族村寨 “路不拾遗”的淳朴民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学首页 | 原创论文 | 计算机原创
版权所有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