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在新的一年中,各位网友都进入紧张的学习或是工作阶段。网学的各位小编整理了文学论文- 云南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原因 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顺利!
一、前言
云南是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云南就有51个,其中, 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15个,云南少数民族人口12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 43%,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3. 5%。[1]因此,少数民族教育是云南整个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份。
解放前,云南民族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据1950年统计,全省少数民族地区仅有一所初级师范、5所中学、45所小学和75所教会学校,在校学生仅2万多人。[2]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给民族学校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政府把民族教育纳入现代化年,全省各级各类普通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为2603636人,占全省各级各类普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32. 40%,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在校生52231人,占全省普通高等院校总数的22. 50%;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78591人,占全省普通中等专业学生26.65%;普通高中少数民族在校生133689人,占全省普通高中生总数的27. 68%;普通初中少数民族在校生660516人,占全省普通初中生总数的34. 66。普通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1494614人,占全省普通小学生总数的33. 87%。[3]至2006年,云南省小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6. 57%,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95. 80%。[4]
二、云南民族学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云南民族学校的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云南民族教育的总体状况还比较落后。云南的基础教育水平与全国相比落后了近十年,在西部省区中居于较后位次,而边疆、民族地区又相比全省落后10多年,根据2005全国普九统计来看,全省129个县(市)区已基本实现“普六”, 105个县(市)区实现“普九”,其中民族地方已“普九”的县为64个,占全省“普九”县的60. 9%。[5]民族地区受教育年限比全省低2-3个百分点,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人均受教育年限全部低于全国水平,其中拉祜族只有4. 07年,傈僳族只有4. 74年,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全国15. 9%,云南25. 4%,在全国排第4位,教育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云南民族学校学生入学率、完学率、巩固率低,如澜沧县2004年民族中小学辍学率达到5.9%,初中生入学率只达54.1%,总入学率37. 4%,这意味着少数民族适龄儿童中有一半左右不能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6]
(一)民族学校教学设备落后,经费投入不足
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中, 102个县财政不能自给的县基本上是民族自治地方、边境地区和民族贫困地区。全省506个扶贫攻坚重点乡中,有386个民族乡或民族聚居乡。现有民族中小学校舍不足且非常破烂,校舍危房率高,校舍功能不全,学生住宿用的13床和学习用的课桌椅严重不足,仪器图书配备缺乏。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民族学校教育投入在不断增加,但仍然满足不了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据调查,云南省有7个民族聚居的乡镇中学还有危房5. 7万平方米,需要经费3000多万元,正在建设中的这7个民族聚居地的13个县的学校建设,需经费3580万元;正在扩建和新增建的150所寄宿制小学,基建和设备费约需1.5亿元,这些资金现在都没有落实。[7]
(二)民族学校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民族学校特别是乡(镇)村民族学校大多存在着凭经验管理,忽视了管理的艺术和效果,从而导致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协调一致发展,未能发挥他们的应有功效;其次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有些领导没有准确地把握工作要点,导致制定的管理措施操作性不强,设置的管理目标不明确。再次,学校的管理目标有些设置不当,导致了管理的短期行为,例如,由于对学校管理缺乏中长期目标,同时学校管理在建立各种制度时,只考虑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学校的长期发展,所以,学校管理工作运转不正常,没有能够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三)地方课程的开发处于尴尬境地
长期以来,受国家招生录取政策的影响,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校和省里各民族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按国家的统一计划制定的,语文,数学,英语等主干课程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受民族地区经济状况的影响和民族学校教师水平限制,民族学校地方课程的开发处于尴尬境地,缺少对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反映,当地学生无法通过地方课程来加强对本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和民族等方面的了解,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之所处的环境和生产活动相关性太小,学校课程、教材脱离了当地的社会实际与需要,不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无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学校教育的吸引力,从而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四)教师学历不达标、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
师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只有合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云南民族学校教师的学历结构主要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集中于本科与大专。民族学校教师的学历水平比普通中小学教师的学历略显得低。云南民族小学、民族中学、民族高中专的任课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0. 94、89. 04、71. 27,比全国基础教育专任教室学历达标率分别低7. 68、6. 18、12. 2个百分点。[8]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教师合格率仅达80. 6%,民族小学教师合格率93. 3%,澜沧县还有代课教师769名[9],西双版纳州现缺民族小学教师1000余人,特别是“双语”教师,民族中学尚缺300多人[10]。这说明了云南省民族学校师资整体水平低,教师数量不足。师资的现状严重影响了云南民族学校教育的教学质量。而且有些教师不懂教育理念,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再加上内地高校毕业的学生不愿到边疆,而过去从内地来边疆的老师又纷纷调回内地,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管理秩序和教学的质量。
(五)不同阶段的民族学校教育发展不平衡,民族学校内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小
在民族学校的调查中发现:只有小学阶段的民族生比例与当地人口比例相吻合,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在校生的比例不断下降,到大专以上的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比例与当地的民族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呈反比例关系。一些受宗教习俗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如傣族、布朗族等教育发展缓慢,而那些受宗教习俗影响较少的民族如基诺、拉祜、爱尼(哈尼族的一支)等则发展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