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大家对文学论文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 在高校民族学生中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 ”一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本文从这两个方面深入探讨,论述了在高校民族学生中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关键词:高等教育民族学生素质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的民族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民族教育,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相比,与新疆经济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足。尤其是新疆高等教育中,民族教育质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少数民族教育决定了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和新疆科技进步的水平,同时也关系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实现多民族共同繁荣的大事。因此,在高校民族学生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民族学生教育教学质量,是发展新疆经济,加强新疆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它不仅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操作教育,而且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教育,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根据工作实际与自身经验,结合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笔者认为抓好课堂教学和学生评价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
精心打造素质型课堂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媒介,课堂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是最能体现教育发展观落实状况的环节。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为学生精心打造素质型课堂。对每一个民族学生而言,课堂的收获不应该只是对概念、定义、公式、原理和基本事实等的掌握以及认知策略的完善,真正的收获还应包括理智的挑战、内心的震撼、精神的陶冶、心灵净化以及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和提升。素质型课堂既要有主旋律又要有多样化,除了奏好“双基”培养的主旋律,还应充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素质型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以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人本主义从人本身出发,强调人的内在完整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内在需要,都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而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其一、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其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其三、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其四、教材不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还要从其它途径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育者以发现式、探究式展开教学,通过创设适当的情境,组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素质型课堂应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目的的,因此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就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终生学习的基础,提供人人均等的学习机会,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进入大学之前,民族学生大都接受母语教学,在大学期间则以第二语言———汉语学习全部课程,所以学习难度大,接受知识慢,遗忘率高。语言障碍给学生理解知识带来了很大困难,学生汉语程度不同,对知识的理解也会各异。甚至当他们对知识的语言表述和教师的表述相似时,他们的理解也不一定与教师脑中知识概念相一致。因为民族学生借助的语言与其领会之间不一定相吻合。所以教师必须通过对学生在具体知识运用场合的反应来分析他们的学习程度。民族学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结论往往要借助生动直观的形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的支持。教师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广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唤醒他们已有的经验,引起学生展开联想,提出问题,自发地进行观察、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感到这门课程有用有趣,简单易学。民族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对民族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要求教师将汉语教学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始终;就要求课堂内容体现出基础性、实用性和发展性;就要求教育者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
素质型课堂应体现STS思想STS教育是英语中科学、技术和社会(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简称。它是从整体角度研究科学、技术、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STS思想及其教育观反映了当今科学教育的新发展;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整体论的科学观以及科学技术素养的教育观。STS教育观概括地说就是:培养全体公民具有科学技术素养,即能够:理解基本科学技术术语和概念;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能全面和正确地看待现代科学技术的正面效能和负面影响,真正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对事物有科学的态度以及对科学有兴趣,特别是要促进新一代国民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