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小学儿童同伴关系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希望对需要小学儿童同伴关系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53页37510字)
说明:一、 引言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从情感发展的背景上看,引导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可以成为一种保护因素,减缓不利因素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从个人的社会背景因素看上,引导儿童进行健康的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也使个人得到更多的机会使用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从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奠定基础;从认知发展的背景因素看,同伴还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是儿童获得社会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儿童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的获得也受益于同伴集体,同伴既可以向儿童提供关于自我的信息,也是儿童进行比较的对象。在冲突解决和共同任务活动中,同伴关系使人们更容易交流信息、相互合作、协调一致,因而使问题解决和共同任务活动更有效率,从而促进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初始阶段,是儿童因角色、活动、他人评价的多样化而引起的自我意识的萌发时期。小学阶段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开放性,心理活动的外显性,便于了解儿童真实的心理活动,使之成为培养良好同伴关系和矫正不良同伴交往的黄金期。
对于儿童同伴关系,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以来就受到国外心理学家的关注,取得了很多成果,美国社会学家库利(C.H.Codey)早在1923年就提出了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 )(或初级群体)问题。家庭、邻里、青少年的友伴等都属于首属群体。美国社会学家哈吐普(Hartup,1989 )把儿童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即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垂直关系(vertical relationships)主要指儿童与成人(如父母、教师等)的关系,水平关系(horizontal relationships)指与那些与自己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的关系。他认为在社会化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广泛。我国心理学家在80年代后逐渐关注此领域,也产生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普遍集中在儿童的层面,对此问题的关注集中在专家层面,对同伴关系改善和促进的策略主要集中在不良同伴关系的矫正上。针对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向广大的儿童,促进良好同伴关系的相关教育策略研究较少,一些理论研究的成果也很少转变为教育工作者的实际行动。此研究将切入点放在小学儿童这一特殊阶段,针对正常儿童,站在宏观的层面上,研究儿童同伴关系的教育现状,并据此提出相关策略,丰富了儿童同伴关系理论的研究内容和范围,为同伴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目录:一、引言
二、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综述
三、小学儿童同伴关系现状的调查
四、改善小学儿童同伴关系现状的对策
参考文献: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
张德琇.教育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
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美]玛戈,B.南婷.儿童心理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庞丽娟.教师与儿童的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王耘,叶宗根,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2.
[15]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6]李铮,姚本先 心理学新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7]李德显.课堂秩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8]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9]皮连生.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0]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1]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22]吴秀娟.陈子良.学生心理与班级管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3]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24]刘志琴.文化危机与展望[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25]王振宇.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26]班华.心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
[27]陈会昌.竞争社会心理文化透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8]丁钢,中国教育传统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9][美]Patricia Wallace. 谢影 苟建新译. 互联网心理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0][英] David Whitebread ,赵萍 王薇译.小学教学心理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02.
[31][美]罗伯特.斯莱文著, 姚梅林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32]J.M.索里 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3][美]Martin•V•covinton,伍新春译.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0.
[34][美]C•M•Charles,GaiW•Senter.小学课堂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1.
[35][美]罗伯特.凯根,韦子木译.发展的自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36]崔景贵.网络文化与青少年网民的心理健康[J].思想理论教育, 2002(2): 22-24.
[37]郑忠梅. 论父母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J]. 四川心理学, 2001(1): 22-26
[38]叶子,庞丽娟. 论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4):50-53
[39]万晶晶,周宗奎. 国外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进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91-95.
[40]杨渝川,郑淑杰,郑日昌,陈欣银,何云峰. 儿童对所属同伴团体的选择和适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44-48.
[41]陈建文,王滔.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3):34-39.
[42]程利国,高翔. 影响小学同伴接纳因素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2):35-43.
[43]邹泓. 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55-59.
[44]刘长江,郑日昌.教师领导行为与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3):29-33.
[45]韩立敏,卢谢峰,江光荣. 班主任互动风格与小学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4):61-65.
[46]王振宏,郭德俊,方平. 不同同伴关系初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J]. 心理科学, 2004(3):602-605.
[47]张文新,林崇德. 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互动关系的研究[J]. 心理学报, 1999(4):418-427.
[48]辛自强,孙汉银,刘丙元,池丽萍. 青少年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4):12-16.
[49]陈思帆,郭永玉. 受欢迎儿童的特点及研究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 2004(6):875-882.
[50]高琨,邹泓,刘艳. 初中生社会交往策略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4):41-46.
[51]周宗奎,林崇德.小学儿童社交问题解决策略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 1998(3):274-280.
[52]翟莉. 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相悖性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影响[J].教育学,2005(1):41-43.
[53]李丹,夏飞羚.儿童心目中的友好行为及其年龄发展趋[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1-4.
[54]张玲玲,张文娟,李小玲. 同伴支持:学校欺负干预的新视角[J]. 教育科学研究,2005(1):37-40.
[55]王益文,林崇德,张文新. 儿童攻击行为的多方法测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69-74.
[56]鞠亮,邹泓,李一茗. 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京), 2004(2):84-88.
[57]张文新,谷传华,鞠玉翠. 儿童欺负问题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述评[J]. 心理学动态(京), 2001(3):215-220.
[58]李丹. 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沪),2001(2):202-204.
[59]陈会昌等.青少年对家庭影响和同伴群体影响的接受性[J].心理科学,1998(3):34-37
[60]桑青松.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型学习者实现自我效能的超越[J]. 心理科学,2004(5):1239-1241.
[61]Erwin,P.G. Efeffectiveness of social skills training with children:a meta-analytic study.Counselling Psychology Quarterly, 1994(7):705一310.
[62]Coie,Dodge & Coppotelli.Dimensions and Types of Social Status:A Cross-age Perspective.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2 ,(18):557一571.
作者点评:毋庸质疑,支持性儿童同伴关系的建立对儿童的发展意义重大,在现代这个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中,在核心家庭增加与居住条件的大力改善的情况下,关注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关注同伴关系的教育状况,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代儿童的同伴关系的发展带有现代社会的特征,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变,独生子女的普及,应试教育“持续高温”,儿童同伴交往的空间越来越小,他们非常渴望同伴交往,渴望平等与民主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进而更注重同伴的评价。虽然独生子女表现出自主性强、合群性差、利他思想薄弱等弱点,但是他们表现出较高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我控制能力,更主动地参与同伴的交流,甚至是陌生同伴的交流,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有主见,大多能合理解决同伴矛盾。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儿童的友谊和小群体形成的开始阶段,对他们进行引导,会产生良好效果的。从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过程来看,提高与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现状的途径主要为以下五个方面:1.树立科学教育观,注重不良同伴关系的矫正;2.支持儿童同伴交往,创设儿童同伴交往的有利条件;3. 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提高同伴交往指导的有效性;4. 转变家庭教养方式,增强家庭对儿童同伴关系的教育功能;5. 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减少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消极影响。
在整个同伴关系的教育系统中,教师不是唯一产生影响的因素,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逐渐以学业评价为主的小学儿童,对于因角色、活动、他人评价的多样化而引起的自我意识萌发的小学儿童,教师有着特殊的地位。这些因素使教师的言行、评价及其评价的方式极大地影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间接地影响儿童的亲子关系。又由于学校和教师的专业性,学校成为唤起社会关注,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力量,教师成为发现儿童同伴交往问题、开展普及性的同伴交往指导和问题儿童矫正的主要执行者。因此,教育部门、学校、教师都应重视儿童同伴关系,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指导的有效性,起到社会中的引领作用。
儿童同伴关系的教育也不是完全依托于学校教师,它是社会,家庭共同影响的结果,而且同伴关系的发展与班集体的建设不同,它显得分散、隐蔽、复杂,对不良同伴关系的矫正也显得艰难,需要将模仿、强化、练习和认知疗法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一定的功效。儿童同伴关系的教育对于广大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需要在科学研究和大量的教育实践中摸索,寻求更多的有效的方法。